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iao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但在现实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学生感觉到物理难学,继而兴趣下降。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运用生活实例创设物理情景,努力发掘身边与物理密切相关的事例。让物理课堂充满更多的生活气息,以此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理解规律。
  【关键词】 生活实例;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物理事实上是一门有趣又有用的学科,而不少学生谈到物理都会说难,即使开始时有兴趣,但随后很容易就“知难而退”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知识和生活分离了,所讲授的知识规律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探究的乐趣,从而觉得理论是深奥、抽象、复杂的。如何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使物理更加贴近生活,是我们在教学中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让生活实例进入物理课堂的必要性
  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活动和需要。”这告诉了我们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力量源泉。而初中的基础物理知识与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基本都可以从生活现象中归纳和建构。因此初中物理课堂应贴近学生生活,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进行相当抽象、系统的思维活动的时候。所以应抓住这个阶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保持良好的兴趣。例如,在初中第一节引入课的时候,可以列举一些熟悉常见的实例,如筷子有一截在水里的时候,看起来像断了是怎么回事;也可以提出问题,比如往开水壶里倒开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越来越低沉还是越来越高音,这个又该用什么来描述,可以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带有悬念来学习,带着问题去探究。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更让学生明白初中物理并非高深莫测的,同时也让学生消除对物理的陌生感与恐惧感。经验告诉我们,脱离生活的教学,即使是再简单的问题也难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在物理课堂上多一点生活气息对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二、充满生活气息的物理课堂需要生活型的物理教师
  第一、做生活型的物理教师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理解教材内容,用足用活教材,并且介绍新鲜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参考于教材,细到教材上的一幅图片,一个科学家的历史故事,都可以加以延伸拓展。但同时又不该只局限于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以及绝大多数学生的生活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来理解和发散教材内容,形成自己的授课内容。比如讲到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课本上出现地铁与安全线的一幅图,虽然有部分学生接触过地铁,但有大部分还不清楚的。而对于坐火车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火车站台上的安全线是跟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这个原理有关的,大部分学生都有坐火车的亲身经历,以此来代替地铁可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从而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便于理解。
  第二、要让物理课堂充满课堂气息,就要做用心型的物理教师,积累生活中的物理素材。物理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平时就要特别用心留意生活,才能不断地收集到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素材,更新已有的素材,同时体现了我们的课堂的内容要与时俱进,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比方说按照国家要求,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这条与物理相关的知识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清楚的,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三、从课堂走向生活
  有生活气息的物理课堂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熟悉的东西跟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不再觉得物理离生活遥远,可以达到学生会利用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同时还使学生也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收获。由于在课堂上大量地引入了生活中的物理,用心的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应用物理知识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物理。例如在学习磁极概念时: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体的磁极,以条形磁体为例,磁极就在磁体的两端。提示学生思考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磁体磁极都在两端呢?让学生收集相关磁体,如圆环形磁体,椭圆形磁体等,学生通过课后的探究,发现圆环形的磁体磁极是在磁体的上下两个表面。即使这些内容课本完全不说,但教师有意识地做个拓展,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奇妙的现象,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对于有趣又有用的物理学科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交流与琢磨。只要我们时时留意,经常总结,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生活事例,也在实践过程中把自己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统一起来,实现物理课堂的多姿多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夏海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J]宁夏教育,20091(1):48
  [3]彭小虎.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4]李荣明,张云生.《用原型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物理教学探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音乐是抒发心灵之声,自古就是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最好工具。音乐的力量是无限的,心灵之声是美好的东西。因此,音乐对人的情感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音乐的目的是认识世界,音乐可以传递感情,具有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等作用。在音乐教学上,更应该把情感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宽松自由
【摘 要】 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在阅读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使阅读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技能呢?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开设阅读指导课,二是指导选择课外读物。三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 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
目的:通过构建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 Cj)活菌口服灌胃,联合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致Hartley豚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模型。探讨空肠弯曲菌消化道感染后同时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考查科目,在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能够反映教学的效果,我们要从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来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我国正在开展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是其中一
【关键词】 教学;愉快;灵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有很多人认为,音乐课学生最爱上了,谁不爱唱歌啊,可不735200教此课,怎知道此课教学中也从在许多的技巧知识,怎样让学生学好技巧知识,我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
【摘 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学,使学生学会探究知识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积极贯彻构建绿色课堂的教学改革理念,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创造条件。  【关键词】 挖掘教材;教学效率;主体作用;绿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 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来由、特点及原则、《新目标英语》教程的编排体系为实施“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教学可行性以及“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在初中《新目标英语》教程中的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英语教学;自主学习原则;活动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义务教育所遵循的新课程标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不断提高,全球化和出国热的持续升温,英语的地位也可见一斑。然而,在学校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远不及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生需要学会综合运用各项技能。虽然在很多省市口语并未列入考试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英语口语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