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设计初中数学随堂练习的技巧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随堂练习是一种目的性较强、指导功能较明显的教学组织活动,也是学生了解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素质教育、完成课程改革的良好载体。下面所探讨的是由目标生发,直到生活化导向的几点随堂练习设计技巧。
  一、由目标产生练习
  明确学习目标是布置随堂练习任务的前提条件,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了,课堂练习题的安排才能更好更精。教师在进行练习题选择与裁剪的时候,应当仔细钻研教材,梳理教学内容里面何者为重点、何者为难点、何者为重点兼难点,同时洞悉学生个体情况的区别,继而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有机会接触难度适宜的练习,练习应当尽可能当堂完成,且当堂结束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当堂即了解、巩固所学内容,避免授课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的“夹生”。比如在学习到苏教初中数学“图形与证明”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达到使学生顺利理解“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样一项知识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下述三题,使大家回答各三角形内具有半倍关系的分别是哪两条边。这样的问题恰好符合目标明确、难度适中的要求,同学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在1题里面,AB=2BD、AC=2CD;在第2题里面,AC=2AD,BC=2CD,AB=2AC;而在第3题里面,AB=2AE,AC=2AD。这种练习效果明显,而且不必耗费过多时间,当堂练习、当堂讲解,是随堂练习中最为常用的模式,事实证明,它也是最为有效的模式。
  二、以典型活跃思维
  目标明确是随堂练习内容的基本要求,当基本要求达到以后,教师即应当考虑练习内容的典型性,内容应以活跃学生思维为出发点。也就是说,课堂时间有限,练习需要强调典型性与精练性,贵精而不贵多,使学生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能在练习过程中接触一些问题处理的方法与客观规律,这些方法与规律有时可能不会马上应用得到,但是深贮于脑海,在接下来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将会随时跃出,帮助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数形结合思维、方程思维等皆是如此。比如在对勾股定理进行深入理解的教学时,随堂练习可以安排为下述内容:
  如图1所示,在四边形ABCD里面,AB=3;BC=4;CD=12;AD=13;∠B=90°;请给出ABCD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当学生了解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有关知识以后,教师顺势给出几组可以留心识记的特殊勾股数组,并告知同学们:在碰到计算一些四边形面积题目时,完全可以通过割补法,把原来的图形分割为两个或者更多几何图形,利用知识迁移规律,达到顺利处理问题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目标并不是要使学生记住某些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掌握到一种思维方法。
  三、据个性形成差异
  数学教师在安排随堂练习内容前,应当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针对个性差异设计同一层次的问题,问题应当是多元化的,也就是要同时包含基础训练及提升训练两部分内容,并适当融入拔高训练,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随堂练习时即能掌握并巩固解题技能,树立足够的解题信心。比如当接触了苏教初中数学中与方差有关的内容时,在进行平方差公式随堂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同时给学生出示三组问题,三组问题举例如下:
  在这三组问题里面,A、B两组都是必答题范畴,基础好、接受快的学生独立完成,基础稍弱学生需由教师指导B组问题。C组问题属于选答题范畴。若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将A、B两组顺利完成,那就说明课堂取得了成功,而在课堂上即可以将C组完成的学生,则表明它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思维,这正是差异化问题的良性结果。
  四、从课堂走向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里面给我们这样的提示: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了解到生活实践里面包含有数量众多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实践里面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在遇到生活里面的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学会主动利用所学知识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并探索数学学科的深层次价值。鉴于课程标准的这种指导性思路,教师需要尽量走进学生生活背景中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经历,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切合实际的随堂问题,达到课堂同生活在随堂问题上的无缝对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
  比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实际给学生提出下述问题:
  超市有一种商品,每天能够卖出30件,每件可以产生50元的利润,为了增加超市销售量,减少库存压力,超市经过讨论决定采取降价的方法进行促销。经过调查走访得知,当这种商品每件减少1元价格进行销售时,超市每天即可多卖出2件。现试问:超市若想利用这种商品达到每天盈利2100元的效果,商品应当消减多少元、当减价到多少元的时候,日盈利额最高?
  当教师向学生渗透完一元二次方程盈利问题以后,再利用超市降价这种常见现象进行随堂练习,学生很容易对问题产生亲近的感觉,从亲切而兴趣、从兴趣而热情,为练习的有效性奠定了情感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对于课堂教学里面的随堂练习来说,需要将时间留给学生、将机会还给学生,借助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差异,使之能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其他文献
“做中学教训模式是基于学生主体的探究型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以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符合了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做中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不仅可让数学教学走出传统灌输式的束缚,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一、创设丰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初步感受所要学习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动物源性食品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各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污染已成为危及人类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本文建立了尿液中9种β2-受
地球上的生命体系是振荡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有生命的组织都包含上百种化学振荡反应,有些生物大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等在自组装过程中不仅需要pH变化还要温度变化。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从实验、机理分析和模拟等方面对溴酸盐-亚硫酸盐-高锰酸盐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该反应体系中质子与溴离子自催化过程和高锰酸盐负反馈剂引发的负反馈过程决定了其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实验中采用亚硫酸盐-
学位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因其杰出的电子的、电化学的以及耐热的优越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而吸引了众多人的兴趣。石墨烯的独特性质,如高比表面积,高电子转移速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明它有望应用于包括复合材料、电子、新能源和医学疗法等广泛领域。本文中我们合成了石墨烯及介孔二氧化锰、金纳米棒、银纳米簇等纳米材料。利用石墨烯的独特性
许多软物质由于表面电荷的电离而具有水溶性的,这一重要的性质使它们能与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在溶液中产生自组装。在胶体科学中,聚电解质可以与表面带相反电荷的胶束复合,人们利用
钴基磁性薄膜在现代高技术磁性材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CoP系硬磁薄膜以其优异的硬磁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CoP系硬磁薄膜的制备方法中,电化学方法能在任意复杂的表面大面积成膜,且操作温度低,操作简单,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镀液组分复杂,影响磁性因素众多。为弄清影响磁性的因素及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分别采用化学镀和电沉积制备了CoP系硬磁薄膜,详细地考察了各因素对薄膜结构和磁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