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个字它就是廉,像一面镜子悬在天地间……”上海城建集团的廉洁从业之歌《清风》,以它明快跃动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为会议拉开了序幕。2012年4月10日,上海市首个检企联合开展的“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活动在《清风》之歌的传唱者——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
检企联合建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了“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活动。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许佩琴、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委副书记张为民、上海城建(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志强、党委副书记陆雅娟,以及共建双方普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智毅、隧道股份董事长杨磊、党委书记朱晨红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分别发表了讲话。市检察院、国资委和普陀区检察院相关部门的领导,隧道股份全体中层干部和纪检干部,城建集团下属基层单位财务、分包、采购等事项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以及包括本刊记者在内的多家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络媒体人员,共两百余人一同见证了此次启动仪式。
会议由隧道股份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放伟主持,纪委副书记王瑜成以《廉政文化力促制度建设,强化创新助推和谐发展》为题进行了多媒体汇报。他介绍了隧道股份通过载体守廉、网络宣廉、文艺颂廉、警示促廉、共建推廉等积极有效的宣传形式,传播健康向上、生动有效的文化形态,传导正确的廉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容。
启动仪式上,普陀区检察院和隧道股份共同签署了“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活动协议。许佩琴同志与张为民同志共同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揭牌,并点击开通了“工程建设领域廉洁从业宣传教育网上展示厅”。会上首发了共建双方联合编印的《画说〈廉洁从业若干规定〉》漫画宣传册,并启动了“工程建设领域廉洁从业宣传教育巡展活动”。市检察院还向隧道股份基层单位的书记赠送了《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警示与预防》宣传书籍。
此次丹巴路基地“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活动,是隧道股份和普陀区检察院积极推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要坚持预防在先、防患未然,进一步加大预防和监督的力度。双方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提高,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双方签订的“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活动的协议明确:从2012年1月起,在为期两年的活动中,检企双方将以这一活动为载体,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以落实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为重点,着力加强企业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努力构建检企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积极拓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开展检企工作交流,推进廉政制度建立,共推内控机制建设。
检察职能树屏障
“你们用专业的视角和资源帮我们构建了一道‘风险防控的绿色屏障’。”城建集团董事长王志强用简洁的言辞,道明了检察机关履行预防职能对企业的廉洁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创建是检企携手丰富企业廉政文化新内容、拓展企业廉政建设新途径的有益尝试,将为检察机关探索事先预防的工作模式,构建企业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积累经验。此次启动仪式是双方创建廉政文化示范基地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院与隧道股份定会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使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为检企联手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普陀区检察院检察长杨恒进对记者如此说。
近年来,普陀区检察院坚持立足检察职能,推进多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与多家单位签订了创“双优”活动协议,并定期召开会议,推进具体工作。预防干部通过深入企业进行廉政教育法制报告、制作宣传展板到创“双优”单位及参建施工单位进行巡展活动、组织企业领导干部、高风险岗位人员前往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等方式,积极将预防的触角深入到各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预防部门还编发《普陀预防》季刊,深入推广预防工作的影响。普陀区检察院在预防工作方面的丰富积累,让记者对此次检企联合“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活动的有效开展充满期待。
“此次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创建,得益于双方积极推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共同心愿,以及在筹备阶段所做的大量工作,同时也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普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张智毅在会议上对示范基地得以创建表示感谢的同时,也针对活动的具体开展提出了建议,“在此次创建活动期间,我们双方将利用各自的工作资源,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有针对性的活动,有效推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领导层面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双方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企业全体员工的配合与参与。希望双方统一思想、强化认识,深刻理解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意义;紧贴实际、注重效果,逐步营造企业员工廉洁从业的良好氛围;加强交流,开拓理论,以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制度为抓手,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
据了解,在创建活动期间,普陀区检察院将通过组织隧道股份公司人员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听取廉政专题报告、举办专题研讨等方式,促使公司人员充分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廉洁从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企业廉政制度、机制转化为企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企业廉政助发展
隧道股份是上海市政建设的主力军,长期承担着上海越江隧道和轨道交通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建设重任,承建了上海50%以上的轨道交通项目和90%的越江工程,目前还有70%的工程在市外。在工程建设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频发的环境中,这份工作不仅考验着他们的施工能力,更是对他们自觉抵制外来诱惑能力的考验。长期以来,隧道股份紧紧围绕中央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着眼于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教育、制度、监督等各环节中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含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现今,大众对廉政的理解过多地停留在教育和宣传方面。其实,素质提升和机制改善更是自觉守廉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在推行项目经理职业化之后,在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同时,项目经理更应该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而企业针对项目经理的配套机制也要不断完善,做到奖惩分明,让他们在制度面前不愿贪、不想贪、不能贪。隧道股份已有其自身非常好的企业文化,在廉政文化的创建上更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次隧道股份与普陀区检察院联合“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将更多地在构建企业廉政风险防范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制度加科技的手段,切实规范权力运行。
而最终要将廉政文化转变为企业的生产力,这就需要隧道股份着力于将公司员工的廉政认识变为廉政意识,将廉政意识变为廉政制度,将廉政制度变为廉政机制,将廉政机制变为廉政行为,继而实现廉政行为到企业生产力的转变。
如今,在明确公司员工的廉政认识,力促其转变为自觉的廉政意识以及建设公司的廉政制度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今后如何将现有的制度转变为一种长效的机制,以规范公司员工的行为,并最终让这样的行为转化为公司的生产力,这就需要隧道股份不仅在创作、参与、引导、传播健康向上、生动有效的文化形态上进行拓展,更要在有效性上作进一步探索。
通过丰富的载体,使廉政意识和廉政观念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准则,促使其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这不仅要构建和谐的隧道廉政文化氛围,更要把廉政文化的内涵引入企业文化,使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在党员干部中间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不仅要把廉政文化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更要用制度加科技的手段,探索构建“三道防线”,促进形成防控网络,以“流程监管、节点控制、动态防控、制度规范”为主要内容,推进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科学预防监管机制建设,并渗透到企业的管理制度执行中,用创新的方法和思维,促进企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隧道股份不仅是检企共建示范基地的积极探索者,也是检企共建示范基地的不懈实践者,更是检企共建示范基地的最大受益者。”记者衷心地希望在为期两年的创建活动后,隧道股份能够像张为民副书记所说的那般,在积极探索、不懈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受益于廉政文化建设。
文化示范思价值
会议上,许佩琴同志提出:“要充分认识检企协作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中央推进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的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应用的监控制度。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上海市委也十分重视贯彻中共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工作,下发了有关的实施意见。习近平同志在最近的《求是》杂志上发表了《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的署名文章。此次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正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在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检察机关可以进一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检企合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对于企业而言,示范基地的创建有利于促进自身的生产、经营、建设工作,从而规范企业的生产活动。
丹巴路基地不仅是隧道股份的第一家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在国资委的系统内,也是第一家现场示范基地。许佩琴同志在讲话中更是对检企双方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希望双方积极地探索、及时地总结,将示范基地的工作有效地推广。真正地发挥好这个示范基地的作用和优势。并在丹巴路基地的基础上,把建设示范基地的成果逐步推广到城建集团、国资委系统。通过丹巴路基地的示范作用,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
确实,廉政文化示范基地创建的最终目的便是有效地将成果予以推广。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企业构筑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具有独特文化属性的经验易于交流却不易移植。这或许就考验着共建双方,如何在示范基地创建的过程中做深一步,为后续的示范推广提供新思路。■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yahoo.com.cn
检企联合建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开展了“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活动。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许佩琴、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纪委副书记张为民、上海城建(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志强、党委副书记陆雅娟,以及共建双方普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智毅、隧道股份董事长杨磊、党委书记朱晨红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分别发表了讲话。市检察院、国资委和普陀区检察院相关部门的领导,隧道股份全体中层干部和纪检干部,城建集团下属基层单位财务、分包、采购等事项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以及包括本刊记者在内的多家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络媒体人员,共两百余人一同见证了此次启动仪式。
会议由隧道股份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放伟主持,纪委副书记王瑜成以《廉政文化力促制度建设,强化创新助推和谐发展》为题进行了多媒体汇报。他介绍了隧道股份通过载体守廉、网络宣廉、文艺颂廉、警示促廉、共建推廉等积极有效的宣传形式,传播健康向上、生动有效的文化形态,传导正确的廉洁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容。
启动仪式上,普陀区检察院和隧道股份共同签署了“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活动协议。许佩琴同志与张为民同志共同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揭牌,并点击开通了“工程建设领域廉洁从业宣传教育网上展示厅”。会上首发了共建双方联合编印的《画说〈廉洁从业若干规定〉》漫画宣传册,并启动了“工程建设领域廉洁从业宣传教育巡展活动”。市检察院还向隧道股份基层单位的书记赠送了《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警示与预防》宣传书籍。
此次丹巴路基地“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活动,是隧道股份和普陀区检察院积极推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要坚持预防在先、防患未然,进一步加大预防和监督的力度。双方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提高,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双方签订的“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活动的协议明确:从2012年1月起,在为期两年的活动中,检企双方将以这一活动为载体,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线,以落实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为重点,着力加强企业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努力构建检企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积极拓宽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开展检企工作交流,推进廉政制度建立,共推内控机制建设。
检察职能树屏障
“你们用专业的视角和资源帮我们构建了一道‘风险防控的绿色屏障’。”城建集团董事长王志强用简洁的言辞,道明了检察机关履行预防职能对企业的廉洁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创建是检企携手丰富企业廉政文化新内容、拓展企业廉政建设新途径的有益尝试,将为检察机关探索事先预防的工作模式,构建企业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积累经验。此次启动仪式是双方创建廉政文化示范基地的开始,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院与隧道股份定会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使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为检企联手推进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普陀区检察院检察长杨恒进对记者如此说。
近年来,普陀区检察院坚持立足检察职能,推进多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职务犯罪预防部门与多家单位签订了创“双优”活动协议,并定期召开会议,推进具体工作。预防干部通过深入企业进行廉政教育法制报告、制作宣传展板到创“双优”单位及参建施工单位进行巡展活动、组织企业领导干部、高风险岗位人员前往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等方式,积极将预防的触角深入到各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预防部门还编发《普陀预防》季刊,深入推广预防工作的影响。普陀区检察院在预防工作方面的丰富积累,让记者对此次检企联合“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活动的有效开展充满期待。
“此次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创建,得益于双方积极推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共同心愿,以及在筹备阶段所做的大量工作,同时也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普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反贪局局长张智毅在会议上对示范基地得以创建表示感谢的同时,也针对活动的具体开展提出了建议,“在此次创建活动期间,我们双方将利用各自的工作资源,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有针对性的活动,有效推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领导层面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双方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企业全体员工的配合与参与。希望双方统一思想、强化认识,深刻理解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的意义;紧贴实际、注重效果,逐步营造企业员工廉洁从业的良好氛围;加强交流,开拓理论,以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制度为抓手,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
据了解,在创建活动期间,普陀区检察院将通过组织隧道股份公司人员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听取廉政专题报告、举办专题研讨等方式,促使公司人员充分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性,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廉洁从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企业廉政制度、机制转化为企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企业廉政助发展
隧道股份是上海市政建设的主力军,长期承担着上海越江隧道和轨道交通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建设重任,承建了上海50%以上的轨道交通项目和90%的越江工程,目前还有70%的工程在市外。在工程建设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频发的环境中,这份工作不仅考验着他们的施工能力,更是对他们自觉抵制外来诱惑能力的考验。长期以来,隧道股份紧紧围绕中央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和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着眼于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教育、制度、监督等各环节中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含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现今,大众对廉政的理解过多地停留在教育和宣传方面。其实,素质提升和机制改善更是自觉守廉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在推行项目经理职业化之后,在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主体同时,项目经理更应该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而企业针对项目经理的配套机制也要不断完善,做到奖惩分明,让他们在制度面前不愿贪、不想贪、不能贪。隧道股份已有其自身非常好的企业文化,在廉政文化的创建上更是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次隧道股份与普陀区检察院联合“创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将更多地在构建企业廉政风险防范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制度加科技的手段,切实规范权力运行。
而最终要将廉政文化转变为企业的生产力,这就需要隧道股份着力于将公司员工的廉政认识变为廉政意识,将廉政意识变为廉政制度,将廉政制度变为廉政机制,将廉政机制变为廉政行为,继而实现廉政行为到企业生产力的转变。
如今,在明确公司员工的廉政认识,力促其转变为自觉的廉政意识以及建设公司的廉政制度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今后如何将现有的制度转变为一种长效的机制,以规范公司员工的行为,并最终让这样的行为转化为公司的生产力,这就需要隧道股份不仅在创作、参与、引导、传播健康向上、生动有效的文化形态上进行拓展,更要在有效性上作进一步探索。
通过丰富的载体,使廉政意识和廉政观念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准则,促使其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这不仅要构建和谐的隧道廉政文化氛围,更要把廉政文化的内涵引入企业文化,使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在党员干部中间形成共同的目标感、方向感和使命感;不仅要把廉政文化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更要用制度加科技的手段,探索构建“三道防线”,促进形成防控网络,以“流程监管、节点控制、动态防控、制度规范”为主要内容,推进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科学预防监管机制建设,并渗透到企业的管理制度执行中,用创新的方法和思维,促进企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隧道股份不仅是检企共建示范基地的积极探索者,也是检企共建示范基地的不懈实践者,更是检企共建示范基地的最大受益者。”记者衷心地希望在为期两年的创建活动后,隧道股份能够像张为民副书记所说的那般,在积极探索、不懈实践的基础上真正受益于廉政文化建设。
文化示范思价值
会议上,许佩琴同志提出:“要充分认识检企协作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中央推进党风廉政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的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力应用的监控制度。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上海市委也十分重视贯彻中共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工作,下发了有关的实施意见。习近平同志在最近的《求是》杂志上发表了《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的署名文章。此次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正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在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检察机关可以进一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推进检企合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对于企业而言,示范基地的创建有利于促进自身的生产、经营、建设工作,从而规范企业的生产活动。
丹巴路基地不仅是隧道股份的第一家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在国资委的系统内,也是第一家现场示范基地。许佩琴同志在讲话中更是对检企双方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希望双方积极地探索、及时地总结,将示范基地的工作有效地推广。真正地发挥好这个示范基地的作用和优势。并在丹巴路基地的基础上,把建设示范基地的成果逐步推广到城建集团、国资委系统。通过丹巴路基地的示范作用,将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
确实,廉政文化示范基地创建的最终目的便是有效地将成果予以推广。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企业构筑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具有独特文化属性的经验易于交流却不易移植。这或许就考验着共建双方,如何在示范基地创建的过程中做深一步,为后续的示范推广提供新思路。■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