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民胞物与”及当代价值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b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载是一位比较特别的思想家,他用他独特的视觉和感知,提出了“民胞物与”这样的社会理想。“民胞物与”体现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我们要做到“民吾同胞”,“爱必兼爱”;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做到“物吾与也”,以求能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对我们当代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民胞物与;大同;天人合一;现实价值
  一、“民胞物与”的源出
  “民胞物与”最早出现在张载的《西铭》中。《西铭》的原文为: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从张载的思想演变过程来看,张载最先接触并学习的是儒学,之后又转而去学习佛学和道学,但是最终又回到了儒学的轨道上,之后又钻研儒学,学习《中庸》、《周易》等等,最终构建了一套自己的哲学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就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宋代的时候已经是趋于成熟的阶段了。宋儒在继承与发挥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但是也同时吸取了墨家的“兼爱”的思想,而且也受到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思想的影响,以及赞同并吸收了惠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观点,以上可知,他是通过广泛地学习和吸收并最终提出了“天地万物一体”的说法,以至于使儒家的“天人合一”论成为更加系统地、完备地理论体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张载“民胞物与”的思想作为他完整的人道思想,最终得以确立,主要是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的。
  二、“民胞物与”的思想境界
  (一)《西铭》的“大同”理想
  在仅仅三百多字的《西铭》中,张载用其独特的视角精心的描绘了“民胞物与”的大同世界。在这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是由万物之气构成的。在这个独特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有关系的,整个世界是一家,大家彼此都是亲人,都是同胞,世界万物都是同伴,每个人都是天地的子女,大家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君主也不例外。世界上的一切都与自己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有直接的义务去完成一切道德活动。张载还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应明确并谨记自己的身份,我们都要自觉认同及完全融入到这个大同社会之中,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做到使我们的人格更加完美、自由,最终达到真善美完美结合的理想境界。
  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的思想呼应了封建知识分子的心声,是封建思想家所认同和幻想过的理想,这种思想时刻激励着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把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责任,把国家人民生活的稳定以及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生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和荣誉。
  (二)“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
  张载的“气化论”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张载认为,“气”是世界的本源,人乃万物中的一物而已,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源于“气”,所以说,人的本性也就等同于天地万物的本性。他说:“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阴阳天道,象之成也;刚柔地道,法之效也;仁义人道,性之立也。三才两之,莫不有乾坤之道。”在人性问题上,张载沿袭儒学“天人合一”的传统,把人的至善本性归之于“天地之性”。张载认为,“天地之性”是人的本性,“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认为人的“气质之性”是可以回复到“天地之性”的,也就是说,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正确的理解宇宙人生,不为生死所苦,不为贫贱所累,达到圆满的人生境界。
  张载是宋明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独立创新的哲学体系更是他人生思想中的一大亮点。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备的有关“气”的理论的人,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哲学体系。张载首创的有关“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学说不但在当时影响极大,受到了程、朱的极力推崇,而且也为明代的心学代表王阳明所吸收。总而言之,在张载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其理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完成,其中所涉及内容包括宇宙本体论、气体论、人性论、道德论,到社会政治论。
  三、“民胞物与”思想的当代价值
  在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民胞物与”所蕴含的伦理、生态的智慧有助于缓解人与人、人与自然日益紧张的社会现状。“民胞物与”思想中有关“民吾同胞”、“爱必兼爱”的观点,以及“物吾与也”“天人合一”的境界,将为人们点亮明灯、指明方向,并且对当前构建我国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张载的“民吾同胞”的思想对于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积极作用。张载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儒家的“爱人”思想,提出“民吾同胞”思想,主张把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有爱的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而只有把关爱他人作为爱整个社会的起点,那么,我们就会爱他人如爱自己一样,把他人都当做是自己兄弟姐妹,视为一家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站在社会的高度去爱社会的人,之后才会有可能做到爱天下万物。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们只有做到“爱必兼爱”,才能使我们整个人类社会进入和谐发展的轨道。其次,张载的“物吾与也”的思想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极大助力。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是相当紧张,这是人类的危机。而这种危机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价值观念越来越偏离轨道。从根本上讲,张载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物吾与也”的观点是一种生态意识和宇宙意识。他指出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不是人类的征服战胜的对象,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相连的。张载还追求天、地、人和谐交融为一体,主张人的行为应符合天道的要求,强调天道与人道有机统一。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使得我们能有效的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它不仅能引导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问题的良方,最终使得我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得到加强和巩固,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也正是张载“民胞物与”和谐伦理观的归宿所在。
  张载的学说思想不仅在中国影响力度大而广,而且在海外也是具有相当的影响和号召力。首先是在十九世纪中期,来自美国的传教士丁韪良在其《翰林集》中曾推测过,十七世纪的法国哲学思想家笛卡尔的“以太和”说“旋涡”说极有可能曾经受到张载关于气的学说的影响。還有就是当代著名的科学技术史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是高度评价了张载的“宇宙论学说”,并在一篇论文中引用了张载的《西铭》中的一段话:“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这也是在肯定新儒家“任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思想的合理性。还有就是在我国研究张载的专家陈俊民先生倡导下,西德的汉学家已将张载的《正蒙》一书翻译成了德文。在日本,以东京的学者为代表的东京学派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将关学作为自己的重点研究课题。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张载是我国古代一位颇具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可能在我们现在看来,张载的思想可能有的显得有些过时了,有些可能不能为当代所用,但是,从他对社会国家的呕心沥血,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和学说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精神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4
  [2] 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4] 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是新时期农村经营体制的一大创新.它是联结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实现共同致富的纽带和桥梁.它的产生是在农村不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求更高,责任更重.面对新的形势,如何进一步做好当前农经管理工作,
【摘要】REACH法规是迄今为止我国遇到的最为复杂、影响面最广的一项国外技术法规,我国很多出口制成品都难逃罗网。本文分析了欧盟REACH法规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并从政府、行业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REACH法规;纺织品;影响;策略      一、欧盟REACH法规简介    (一)REACH法规主要内容  即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法规(Regulation co
【摘要】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大多源于基层机构的员工,正是这种风险聚焦引起了管理者的高度关注。因此,本文从探索商业银行员工失范行为入手,分析道德风险危害及产生的潜在原因,进而提出完善制度规范,构建履岗尽职机制,引导员工自觉遵循,用制度去规范日常工作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以防范道德风险于未然。  【关键词】商业银行 道德风险 防控机制  商业银行规范与失范,是一对行为方式的矛盾集合体,它涉及到其内部的每个机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的是农村,应结合各地农村的不同实际来建.而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成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长远战略和根本目标,就
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课程理念、知识素养、教学策略等都对课程实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师资队伍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本文选取了超过70例患者的肝胆外科临床研究作为资料,对肝胆外科的护理方法和患者的康复体会做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证明,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患者都顺利完成了相关的手术,尽管
广播体操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我们经历了第一、第二套广播操明确了它是学校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他简单易学,实用性强。但是第三套广播体操的突出特点是以身体各部位活动为主,身体活动的幅度比、运动量较第一、第二套有所提高。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活性和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不断建立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认知过程来实现的.因此,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优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