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杉木造林技术推广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杉木种子园生产的良种(桂S-CSO(1.5)-CL-003-2009),开展杉木速生丰产林建设。帮助周边群众掌握杉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与当前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将形成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和当前科技发展趋势的杉木良种推广及高效栽培技术。本文对此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杉木;良种;造林;技术推广
  一、项目推广的目的和意义
  林业技术推广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林业技术、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创新要素汇聚,坚持走科技兴林,提升林业效益必经之路。推广使用杉木良种,加速广西杉木人工造林良种化和经营集约化步伐,并在示范和推广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速丰营林技术的实践和理论,切实为广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巩固林改成果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开展良种杉木造林技术推广,并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和发放技术资料,帮助周边群众掌握杉木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与当前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将形成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和当前科技发展趋势的杉木良种推广及高效栽培技术。
  二、主要依托的技术成果
  利用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等杉木种子园生产的良种,开展杉木速生丰产林建设。该良种是在“六五”、“八五”国家林木良种繁育攻关成果的基础上,建成的国内杉木多世代滚动种子园的模式,收集优良遗传资源1323个,开展杉木生长与种子产量双优改良,选出双优繁殖材料116个,进行大面积多年、多点、从子代测定工作到遗传参数估算工作,选育出优良家系52个,优良组合24个,8年生混合種造林木材材积增益36.8%。成果可在国内杉木栽培区推广应用。
  三、技术路线
  利用上述技术成果,在广西北部建立了一个100亩的杉木优良高产栽培示范点,进一步开展杉木速生丰产林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国营平乐县广运林场为项目主持单位,桂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为项目协作单位。具体技术路线如图1。
  四、推广步骤
  1.制定实施方案、技术培训训、项目备耕;2.技术培训、项目整地、示范造林;3.技术培训、抚育管护、数据测定、造林推广;4.技术培训、数据测定、造林推广、项目总结验收等。
  五、技术要求
  1.洗山与整地
  将伐区迹地上的剩余物进行清理、砍倒胸径10cm以下的活立木、灌木及杂草分散归堆;整地采用挖暗坎方式进行,暗坎规格40×40cm。
  2.造林密度
  株行距为2×2米,每亩种植166株。
  3.造林与补植
  苗木采用具有三证一签的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杉木种子园生产的良种(桂S-CSO(1.5)-CL-003-2009)苗木。种植前进行严格选苗,高度35cm以上,地径0.5cm以上;裸根苗起苗后,苗木须用黄泥浆浆根,如起苗后不能及时种植的,须进行假植。植苗时,要求适当深栽,保证根舒、苗直、复土要压实;时间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在雨天透土或雨后进行;造林后1个月进行成活率检查,发现死苗及时补植,以确保造林株数达到设计密度。年底再进行1次成活率检查,对成活率低于85%的地块,在翌年春进行补植。
  4.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是提高林木生长质量,促进林木快速生长的重要环节。造林后进行三年抚育管理。每年进行除草2次,第一次在5-6月进行,第二次在9-10月进行。采用全刮方式,要求刮除地内杂草、藤灌,砍除萌芽。
  5.幼林施肥
  为了促进幼林生长,第一年的第二次抚育后进行一次施肥,第二年和第三年第一次抚育后进行一次施肥,共进行3次;第一年每株施肥0.3斤,第二年、第三年每株每次施肥0.5斤。要求在幼树上方开沟、放肥料后回土覆盖。肥料采用广西林科院研制的杉木专用复合肥。
  6.辅助道路修建为了方便项目的施工、检查、验收及监测等工作,在项目建设地上适当修建辅助道路。
  六、项目预期效益
  1.预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至项目实施期满3年,年均树高生长量1.5m以上,年均胸径生长量1.5cm以上。
  2.预期经济效益
  (1)木材生产:100亩高效试验示范林在项目实施期内未能体现直接经济效益。但以年均蓄积生长量1.5m3/亩计算,至15年生时蓄积量将达2250m3,以出材率0.75计,则可生产木材逾1687.5m3,以1200.0元/m3计算,销售收入可逾202.5万元,以15年经营期计,平均年收益达1350元/亩。
  (2)良种推广增效:采用良种、良地、良法推广,使用的杉木良种壮苗蓄积生长量可比普通种苗增产30%以上,至15年生时蓄积量可增产约6.75m3/亩,以出材率0.75计,则可增产木材近5m3/亩,以1200.0元/m3计,增收约6000元/亩。推广应用面积越大,则带来的增产效益越大。
  七、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良种杉木造林技术推广,并与当前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将形成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和当前科技发展趋势的杉木良种推广及高效栽培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杉木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木的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有力支撑林业产业建设的发展。因此,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许翠菊.良种杉木造林技术与效益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6(2):107-108.
  [2]黄时知.良种杉木造林技术与效益探讨[J].绿色科技,2017(9).
  [3]彭远超.杉木良种推广造林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1):65-66.
其他文献
摘 要:干旱问题一直是影响本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原因,是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因素,结合多年从事基层林业生产的工作实践,就“苗木、整地、栽植、管理”四个环节谈谈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浅显看法。  关键词:造林;成活率;四个关键环节  干旱问题一直是影响本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主要原因,是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因素,本地区基本上是三年一大旱,年年有小旱,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使
摘 要:在我国杨树是最常见的护林树种,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防护林树种。在杨树栽培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防治病虫害,不然病虫危害会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树木死亡。本文结合吉林省梨树县杨树种植栽培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分析了杨树病虫害发生危害的基础上,就杨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危害;防治
摘 要:本文粗浅地阐述生物多样性在我县高寒冷凉山区间套种栽培技术中的应用背景、应用机理原则、应用模式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策。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高寒冷凉山区;栽培模式  一、应用背景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隶属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丽江、剑川接壤,西与福贡、泸水相连,南接云龙,北邻维西。总面积4325平方公里。全县有四乡四镇,104个行政村,8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林业得到有效发展。但是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使得树木生长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重视度,明确病虫害发生的原因,结合有效的策略来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策略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组成,
摘 要: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马铃薯都是所占的比例比较大的粮食之一,由于马铃薯适应能力强,在种植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马铃薯的种植成本相比较于其他的一些粮食来说,马铃薯种植成本比较低,在国内的种植范围也比较广泛,在我国的粮食结构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为了能够推动我国的马铃薯的产量,进一步降低马铃薯的种植成本,本文着重研究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为能够推动马铃薯更广泛的种植推广提供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