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s88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的高中化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操性。这就要求高中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对相关的知识点要灵活地运用。在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师可以积极引导高中生自主探究,发展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同时,怎样能够更好地将高中化学知识的核心知识呈现出来,提高高中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应该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高考标准的革新,深度学习的概念深入人心,在化学学科中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具备挑战性的学习主题进行实验探究,进一步掌握学科知识,从而让化学内容得到深入讲解,实现教师及学生的发展提升。因此,以深度学习为切入点,研究分析在化学学科中有效推进深度学习的措施。
  一、深入分析化学概念,促使学生深度理解
  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概念既是基础,还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只有学生掌握牢固的化学概念,才可以拥有理解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能力,为他们接下来的深度学习扎实根基.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首先需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化学概念,再从化学概念中提炼出核心知识,使其借助核心知识展开深度学习,逐步培养与提升他们的深层理解能力.在进行“离子反应”教学时,教师谈话导入:大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连有小灯泡和电源的2个金属片插入不同溶液中,发现有的溶液可以使小灯泡发光,有的则不能,哪些溶液能呢?学生可能说到氯化钠、烧碱、盐酸等,设疑:为什么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一起来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借势揭示新课主题.接着,教师询问:电离是什么?由学生结合固有知识经验自由讨论,然后播放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视频,结合视频内容讲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使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电离,并思考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拆解,哪些物质需拆解等,让他们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上述案例,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讲述离子反应的概念,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深层理解能力,为深度学习与后续从电离的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打下基础,使其理解能力也得以发展.
  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需要化学教师依照一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等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及综合素质。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时,教师还要依照学生的实际化学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增强化学知识、摆正学习态度、丰富化学学习情感体验等。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主动挖掘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建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以此推进化学的深度学习,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化学反应原理”中弱电解质的电离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分析CH3COOH电离平衡过程的实验中,有效观察CH3COOH电离过程中各粒子浓度的变化,提升自主学习及探究能力。
  三、巧妙设计化学问题,发展学生深度思维
  问题教学法也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提问还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规环节,不过在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重新优化问题的形式与内容,引领学生深入分析化学知识,发展他们的深度思维.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结合课本知识巧妙设计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与讨论,活化他们的化学思维,使其思维也得以提升.以“氮的氧化物”教学为例,教师先简单介绍NO与NO2,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信息,询问:看过以上资料大家有什么感受?他们观察与思考后回答:氮的氧化物虽然是污染环境的物质,但是也有积极的一面,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接着,教师提问:NO与NO2是怎么产生的?引领学生结合预习与阅读回答: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氮气和氧气,在雷电或高温情况下即可化合成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与之反应生成NO2.之后,教师演示实验:在通风橱中打开装有NO气体的集气瓶,学生可以看到瓶口出现红棕色,最终整瓶气体变成红棕色,使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由他们阐述原因,随后继续设计问题深入探究。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围绕所授内容巧妙设计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在对比中思考与讨论,使其在问题驱动下逐步提升思维深度,最终让他们深入了解这两种氮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
  四、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深度
  深度学习的重要目标不仅在于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实验培养正确的化学态度及责任,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化学教师在推动深度学习的同时要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与生活建立联系,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化学教师还要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进一步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例如,在教学“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弱电解质电离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不仅要结合实践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在实际的生活中有哪些化学反应原理?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弱電解质及哪些现象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让学生可以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通过化学实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化学责任,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可以用化学知识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学教师还要注重化学课堂中与课堂外的有效结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互联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化学知识,推进深度学习。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活动中要选择能够承载核心知识的情境,如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或者生活中接触的实际问题。另外在课堂中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也非常重要,实验探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落实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发新.谈高中化学元素观的教学功能及教学方法[J].化学教学,2014(06):22-25.
  [2]刘学文,韩庆奎,相虎.中学化学教科书课后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J].化学教育,2015,36(03):32-36.
  [3]吴晗清,方平.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化学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17,38(01):42-47.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为物理教学指明了方向,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为此基于教学实际深度备课,设计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延伸物理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研究性学习;学习目标;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跟踪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我们从学习目标的制定、课前预习的设计、課堂合作学习展示交流、跟踪评价有效延伸几个环节进行设计与
摘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关键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借助深度学习理论,深入发掘数学课程资源,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达成数学深度学习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简要分析了深度学习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意义,对借助深度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在初中的几大学科中,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难度比较大。但是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并不是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而是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数形结合思想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進行思考,便可将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具象化,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在教学中合理融入数形结合思想,不仅可以让学生发掘图形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建立起正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识字的初级阶段,对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更好地开展阅读、写作等学习活动。可以说,识字教学效果是影响学生语文基础的直接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识字教学的重视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现如今,虽然时代不断变迁,学生也不断接受着外来文化,但是识字仍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体现课外阅读的价值,提升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应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使其在好奇心的引导作用下掌握更加丰富的阅读内容,提升语文阅读与写作学习效果,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写作;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课
摘要:STEM是一种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理念,其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确保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摘要:目前,日常生活中车辆随处可见,所以在交通中车辆故障也时常发生,如轮胎爆炸,两车相碰等,都会造成或大或小的混乱。这时,事故清障车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目前常见的事故清障车类型有:皮卡、清障车、平板清障车、拖吊联体清障车等。  关键词:事故清障车;交通事故;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清障车所具备的功能并不是很完整。如果事发地点又出现其他问题,他们无
摘要:新课改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原本作为“副科”的初中体育课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初中体育课的有效开展能够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育,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状态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但是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初中阶段体育课课时严重不足,造成学生身心发展的极度不均衡。教师要积极思考策略,激发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  
摘要: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入,应试教育理念逐渐被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所替代,初中作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存在,也在不断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道路上。议论文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关键,借助序列化的训练模式,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就从训练序列化的教学原则入手,深入分析如何更好的展开训练序列化语文议论文写作活动,以此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进而让学生能够拥有清晰
摘要:最近这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影响,美术科目也受到了更加多的关注。与此同时,在高中美术学习活动中,欣赏课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能够有效地提升同学们的审美能力,而如何才可以更好地激出同学们对于美术欣赏课的兴趣,也已经成为了高中美术教师一直以来都在探究的课题。基于此,下文就围绕高中美术欣赏课激趣教学策略做出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