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校以营造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构建了养成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三个层次的德育内容体系,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三个维度育人的德育管理体系,全面实施“金种子”工程、平安工程、“知心”工程、“四风”工程和“211”工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五”和谐德育模式,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科学构建养成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三个层次的德育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极其丰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相互联系。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我校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德育内容体系:养成教育,即合格公民教育;责任教育,即生命教育;励志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其中,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责任教育的核心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励志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理想信念。
二、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三者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力量达到和谐统一,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实施和谐德育必须树立整体化的德育观,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社会教育的平台作用以及学校教育把握方向、设计方法、统筹兼顾、积极协调的主体作用,并使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从而使学生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家庭成为好孩子、在社会成为好公民。
三、立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个维度育人的德育管理体系
在“人人德育、事事德育、处处德育、时时德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形成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的德育模式,要求全校教职工人人做学生的成长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做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四、全面实施“五大工程”
1.“金种子”工程。
我校通过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播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金种子”;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播撒崇德向善的“金种子”;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播撒文化沁润的“金种子”;开展爱心关爱活动,播撒爱心奉献的“金种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播撒民族团结的“金种子”。
2.平安工程。
平安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平安校园是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我校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狠抓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和自救能力,强化安全管理,确保校园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
3.“知心”工程。
心理健康是和谐德育的重要指标,对德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我校广泛实施“知心”工程,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专题讲座、个体咨询与辅导,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四风”工程。
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的建设彰显了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能营造平等、和谐的校园气氛,又能开阔师生的视野,诠释学校发展的观念和特色。教风正则学风正、学风正则班风正、班风正则校风正。在实施和谐德育模式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团结奋进的班风、刻苦勤奋的学风、严谨廉洁的教风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
5.“211”工程。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学校提出了“全面发展 特长”的素质教育目标,并通过实施“211工程”来实现。“211工程”是指每位学生在校期间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培养1项艺术特长,参与1项科技制作。
近年来,通过构建“三三五”和谐德育模式,我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做到了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了德育实效性,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0)G1290。
一、科学构建养成教育、责任教育、励志教育三个层次的德育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极其丰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相互联系。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我校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德育内容体系:养成教育,即合格公民教育;责任教育,即生命教育;励志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其中,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责任教育的核心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励志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理想信念。
二、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三者之间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上各有优势,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力量达到和谐统一,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实施和谐德育必须树立整体化的德育观,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社会教育的平台作用以及学校教育把握方向、设计方法、统筹兼顾、积极协调的主体作用,并使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从而使学生在学校成为好学生、在家庭成为好孩子、在社会成为好公民。
三、立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个维度育人的德育管理体系
在“人人德育、事事德育、处处德育、时时德育”理念的引领下,我校形成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度”的德育模式,要求全校教职工人人做学生的成长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做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
四、全面实施“五大工程”
1.“金种子”工程。
我校通过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金种子”工程,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播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金种子”;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播撒崇德向善的“金种子”;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播撒文化沁润的“金种子”;开展爱心关爱活动,播撒爱心奉献的“金种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播撒民族团结的“金种子”。
2.平安工程。
平安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平安校园是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我校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狠抓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和自救能力,强化安全管理,确保校园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
3.“知心”工程。
心理健康是和谐德育的重要指标,对德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我校广泛实施“知心”工程,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专题讲座、个体咨询与辅导,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四风”工程。
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的建设彰显了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能营造平等、和谐的校园气氛,又能开阔师生的视野,诠释学校发展的观念和特色。教风正则学风正、学风正则班风正、班风正则校风正。在实施和谐德育模式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团结奋进的班风、刻苦勤奋的学风、严谨廉洁的教风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
5.“211”工程。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学校提出了“全面发展 特长”的素质教育目标,并通过实施“211工程”来实现。“211工程”是指每位学生在校期间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培养1项艺术特长,参与1项科技制作。
近年来,通过构建“三三五”和谐德育模式,我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做到了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强了德育实效性,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0)G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