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必绿江南岸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荫蔽中的草木特别渴望阳光的照耀。教育工作者要像春风、雨露一样滋润每个学困生的心田,走近他们的心灵,抓住其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支撑和帮助,让他们逐步走出学习的困境。在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上,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以情感人,亲和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心灵接触的基础是情感。情感对人的认识和活动有巨大的影响,积极的情感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内驱力,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带来阻力。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用无私的爱去温暖差生灰暗的心灵。
  04届陈迅同学父亲身患重病,长期卧床不起,奶奶早已丧失劳动力,母亲却因承受不住家庭巨大的压力而服毒自杀。家庭的不幸遭遇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了深深的阴影,他整天神情恍惚,经常旷课,各科成绩均是全班倒数,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升入我班后,我想方设法亲近他,多次和他谈心开导他。做作业时走近他的身边适时点拔,发现缺少文具,帮他购买。一次个别辅导时,他突然呕吐,我为他打扫脏物,并送他到医院治疗,治疗期间我又多次看望他并帮助他补习。我真诚的关爱唤起了他走出困境的勇气,孩子脸上渐渐地露出了微笑,成绩也逐渐有了起色。他说道:“老师是您给了我力量,让我看到了希望……”
  
  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因素造成的,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他们从小在学校缺乏成功的体验。一次次不及格,使他们遭受了一次次失败的折磨,幼小的心灵承受着一次次的痛苦,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勇气和动力。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是学习动力系统中的支撑点和调节器。许多学生并非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而往往是因为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学中应尽量减少差生的挫折感,让他们更多地品尝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相信自己,坚信“我能行”。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当他们回答问题思路出现偏差时,我总是耐心引导,热情地期待,哪怕只答对问题的一点意思,也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面”地坐下去。平时测验降低难度,尽量让他们取得满意的成绩,从而激发他们再学习的愿望。在考前的复习时,有意识地渗透试卷中估计会出错或较难的题目,让其先尝试一下,使他们不惧怕考试。对个别“特困生”采用二次评价法,当他们对考试结果不满意时,鼓励他们提出申请重新作答与第一次不太相同的试卷。评讲试卷前请他们对做错的题目进行自我分析,写出错误的原因,并适当给分。在老师的扶助之中,学困生经历的不是失败而是成功,学习的自信心也就得到增强。
  
  三、授之以渔,掌握方法
  
  学困生往往存在较强的依赖性,他们的学习往往被动,虽然主观上也想学好,但就是不懂得怎样学。因此,教师应教会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交给他们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变被动为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其学习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如教学数学应用题时,要努力让他们养成读、点、画、想、算、检验的习惯。读:就是把题目认真读清楚,弄清题意,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点:即找出关键句、关键词和字,并点出标注。画:稍复杂的数量关系画出直观图,利用图形帮助理解数量关系。想: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算:列式计算,书写要规范,强调随时复核计算结果,最后检查所写的答语。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解答应用题时,也就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
  
  四、作业留言,升华情感
  
  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只有真诚的爱每位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自身学习、生活以及对教师教学方面的建议等诸方面的信息。平时,我利用课内外作业,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学习中的困惑,尤其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对教师的建议等,搭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学以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他们能把课中的疑难问题以及旧知识方面的缺漏都在作业中及时反映出来。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转化工作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就需要教师付出辛勤的劳动,持之以恒的耕耘。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满腔热情地关爱每位学生,耐心地做好转化工作,不信春风不绿江南岸。
其他文献
一、按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思路    语文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套路是教师切入正题后就按设计好的教路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看不出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困难,也难得看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和情感的碰撞。这样的课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也不可能出什么“彩”。  我经常问上完课的教师:“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学,这些按课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测试题,让学生边学边做,结果会怎样?”教师们的回答是一致的——大多数学生能掌
水墨江南
期刊
美工区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孩子们喜欢在美工区操作各种材料,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情感和体验,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但教师在投放材料以及观察幼儿与材料互动时,往往只关注材料特有的艺术价值,将艺术教育的目标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中所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  一、材料丰富,摆放有序,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秩序是一种需要,是一种影响个体终身发展的习惯和品质。幼儿期是个体秩序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
如果儿童的某种必需的可能生活没有被实现,便意味着儿童“可能世界”的缺失。  儿童世界存在的可能性是对话可能性的前提,反过来,没有独立的语言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根基。这在历史上是有证据的。法国菲利浦·阿利斯在《“儿童”的诞生》中,明确了“中世纪没有儿童”的观点,因为那时候的儿童无法以同等的地位与成人对话,他们必须围绕着成人中心世界。必须尽早地从事跟成人一样的事,说一样的话。同时期,美国纽约的大学教授尼尔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由于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家庭教育成为学生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受益一生”。新一代的家长都受过教育,他们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比较认真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但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正确,虽有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愿望,却事与愿违,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已成为广大家长急
点评人:尹少淳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主任    女孩头像  麦泳琪(6岁 贴纸画)  辅导教师:刘磊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容桂蓓蕾幼儿园  专家点评:  孩子的绘画不应该简单地套用成人绘画的分类方式,因为只要我们不约束孩子,他们就会随心所欲、不拘形式地描绘自己眼中、心中的形象,表达自
包昭会,成都市郫都区示范幼儿园教研组长,专职美术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她多年来一直参与幼儿园各级美术科研课题研究,在幼儿园“润爱于心,与美偕行”教育理念下,坚持“童画见童真,让孩子大胆创意”的教学主张,指导的幼儿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比赛并多次获奖。  妈妈是个购物狂  蔡昀晏(5岁)?指导老师:包昭会  孩子的话:妈妈最喜欢在网上买东西,她最开心的事就是拆快递。看,家里又收到了一堆东
“开发性阅读”是笔者在人教版实验教材教学中进行的尝试。它遵循课程的理念,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开发教学内容,整合文内、文外及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填补、延伸、重构、评论等创造式的阅读。其目的是开发学生的阅读智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植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活用文本,开发文本资源    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开发陸阅读立足文本
“最是书香能致远”,要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享受到“我读书我快乐”的滋味,就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在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呢?我是这样做的:    1 班级环境巧创设    新学期伊始,班级都要进行环境布置。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到新华书店转一转,买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张贴在班级的墙上;也可以发动学生回家找一找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然后读一读、写一写,再请书法好的同学选几句名人名言写下来
材料作为幼儿园教学、幼儿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对幼儿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幼儿借助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实现着对世界的认识探究和对经验的主动运用。教师在为儿童提供活动材料时,需要注重材料开发和选取的多元性和实用性,以“幼儿为本”,尽力挖掘活动材料的本体价值和可能价值,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以此促进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发展。  本期将说一说蜂窝板的趣味玩法。想要玩转材料,就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