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入生本思想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821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生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制定国策,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生为本”。如今各地区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优秀人才基本素质的基石。新课改表明,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的理念,深入教师灵魂,坚持以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着想,为一切学生着想,着想学生的一切。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应做好学习引导者、学习兴趣的促进者、活动组织者、教学方案研究者。
  【关键词】以生为本 语文教学 教师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很重要的课程之一,人与人的沟通、交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等都离不开语文。由此可见,语文,在这个时代不断发展的社会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小学语文正是打好语文基础知识系统的关键时期,必须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妙运用多媒体的相关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意识,体现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潜力。
  一、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学校没有了学生,就如大海没有了水,森林没有了树。学生是学校的根本,老师应以生为本。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老师应做好自己主导者的本职工作,保证每一位莘莘学子的主体地位。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和学生父母亲人一样,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渴望,但有时教师的高标准、高要求让许多差生感到很为难,甚至绝望,于是这部分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慢慢上升为厌学,渐渐地由学习的主人变成学习的仆人,由主演变成了一个不起眼配角。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能让全体学生吃“大锅饭”,应分清楚阶段、层次、等级教学。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学习状态,以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自尊心为前提,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释放学生潜能。以生为本,开展语文教学课堂,老师可依据自身教学的智慧去引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欲望,老师适度的指导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愿望等因素,指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组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沟通、交流,让学生们轻松、快乐的交流自己的认知、感悟、收获。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教学方案是很复杂的,师生互动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但是师生互动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中有一个亟待解决但又不可避免的问题,即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但不“自流”,“放开”但不“放任”?教师即要把握这两点的界限,又不能把课堂氛围搞得太死板。 不能占据学生主体地位,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对语言文字的语意、语境的理解,在日常学习和考试中都占着很大比例,因此,教师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疏忽。语文《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语言累积、运用及感悟,注重语文素养、技能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个人思想意识以及个性的发展正在逐步形成,这时老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身体、身心同步健康发展。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好奇心最强、思想跳跃最大的时期,对待同一件事有着不同的见解,这时老师应从多视角、多领域、多层次来引导学生阅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是首先解决生字词问题,其次介绍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然后读课文,标注文章段落,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段落大意,逐段分析文章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人物形象、意境等细节,最后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每次都用这种模板形式教学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无趣,心生厌倦。“传道、授业、解惑”乃师之基责。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用新颖、艺术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爱上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创设一个合适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创新
  开放课堂,给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摆脱思想的束缚,给予心灵的安全,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挥洒自己的知识,驰骋自己的思想,张扬自己的个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时期,什么东西都想知道前因后果,这正是创造创新的好时期,课堂上老师应抓住这一机会,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实践,探究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此空间中展示自己,挖掘潜能,创新创造。课堂上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心声,树立学生的自信,让学生说自己想说,道自己想道,不怕说错,不怕语言是否精简,不怕说的不好,可给学生第二次补充完善的机会,可以互相提出质疑的问题。
  总之,以生为本在小学語文教学课堂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维持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挖掘学生的创新创造潜力。
  参考文献
  [1]宁翠娥.小学语文课堂贯彻“生本”理念的途径[J].大庆社会科学,2012(06)
  [2]周玉桃.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渗透[J].广西教育,2013(01)
  [3]严海波.生本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师,2013(1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来,而通过观看英文电影进行英语学习则在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经过试验并借助SPSS进行数据分析,本文探究了无字幕观看英文电影、纯中文字幕观看英文电影这两种字幕调整方式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视听理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相比无字幕,中文字幕对于英语学习者的视听理解以及词汇习得有着显著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无字幕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教改下被提及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作用,因为合作学习一般都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按照教师给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互帮互助以达到共同进步的境况,进而提高教学水平。文章就合作学习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 应用策略  小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是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语文这门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一统。基于它这一显要地位和学科位置,身为语文教师的我高度重视、密切关注语文教学的发展动态,洞察课堂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形式,力争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科学探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 新理念 教学  为了更加有效的实施语文教学,我大胆进行学习、努力进行研究、积极进行探索,让我的语文课堂充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学习数学兴趣同样重要,兴趣是学好此学科的基础,为此我们该重视以下几点:一是课堂课后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知己知彼,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重视课堂语言,适当的运用一些幽默风趣来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体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数学学习更形象直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通过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学习兴趣、开展教学活动。数字故事是故事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拓展分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借助媒体技术全方位的呈现故事、引入教学内容,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形象、直观的呈现数学知识、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还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字故事 应用策
期刊
【摘 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 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 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氛围 激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
期刊
【摘 要】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它应有的功能?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谈了看法:吃透教材和学生是前提、精心设计是关键、课后及时反思是延续。  【关键词】有效导入 兴趣 设计 反思  课堂导入是指新课开始时的前3-5分钟内,教师利用各种媒介或方式在学生和所学内容之间创设诱发情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迅速吸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教学效果。本文论述了基于网上授课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从互动教学入手,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互动教学 互联网 自主学习 创新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在开放、动态、交互环境下自主学
期刊
【摘 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
期刊
【摘 要】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培养小学生的能力是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采用多种手段,拓宽思路,让小学生懂得如何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思路想问题,换个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本人凭着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谈一谈该怎么样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发散思维 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