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工资化”不可取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zhang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湖北武昌实验小学六(A)班,实行了类似知名游戏《大富翁》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实行“工资制”,如教室门窗管理员每月“工资”25元、英语课代表每月“工资”20元等。
  笔者对这种“游戏管理”并不赞同。首先,班级管理不是游戏,班级工作是实实在在的:地应该扫,玻璃应该擦,灯应该按时开关,作业应有人收发,不是不想做就可以不做,而是必须要做。班级管理是一种现实而非游戏,用“游戏化”的方式代替现实的管理,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内可以引发孩子的好奇心,但是也容易让孩子误以为凡事皆是游戏,让孩子形成“人生如戏”的轻浮心理和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误导孩子的人生。
  其次,每个学生,作为班级的一个成员,都具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工资制”管理剥夺了学生应有的权利,同时也淡化了学生的义务意识,将权利和义务变成了“商品”出售,这种“市场化”的班级管理,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培养。
  班级管理,是一种事务管理,更是一种教育。好的班级管理,不仅仅是让同学们做好教室窗明几净的具体事务,更应该是培养同学的团结、协作、互助精神,培养同学的奉献和服务意识。在这个大前提下,让每个同学承担班级相应的事务,在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中形成较强的集体意识,共同成长。
  把班级管理“工资化”“市场化”“游戏化”的做法并不可取。教育的创新,应当是建立在更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湖北武昌实验小学的“工资制”班级管理,不是什么教育创新,而是在“愚化”学生,“游戏”教育。
  (博客链接:http://jsyzh.blog.edu.cn/2013/831880.html)
  教育微博圈
  @成墨初: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和鼓舞。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孩子的理性是不断成长的,不要喂养他们,而要引导他们。一切教育都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
  @郑希升:教育者,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必须守法遵规地实施教育行为,不能想当然地胡来。
  @李思伦: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个性。教育的真正的意义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发展其个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巨大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芒。
  @张怡筠:没好环境而有动力的孩子,会自己创造好环境;而有好环境没动力的孩子,注定一事无成。对于教育孩子,重视情商打造他内心动力,远比赚钱花钱打造优越环境重要。
  @罗崇敏:教育效能普遍较低是世界共性问题,投入多产出少,数量多质量不高。我们应通过发展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人力资本效能、物质资源效能和时间空间效能。这样的研究和实践在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穷国办强教育、小国办大教育都有赖于提高教育效能的体制设计和政策安排。
  @鹿永建:降低英语考试分值绝不是英语学习不重要,不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的步子变小。降低英语分值之后,把众多学生从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还应当采取配套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于外语和涉外专业人才的选拔、培育,为国家对外开放培育更多更好专业人才。
  @丁大卫:作为教师,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教师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应该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结果。
其他文献
小学生异国游学是另类“拼爹”  文/张玉胜 河南读者  日前,贵阳一私立小学打算组织学生到国外游学。通知一出,家长们分成两个“阵营”:一方认为,海外游学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就是“游而不学”;另一方则认为可以开阔眼界、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4月17日《贵阳晚报》)  说起家长对小学生异国游学的争议,所谓两个“阵营”的对立应该与异国游学本身的兴起相伴而生。尽管有人可以“小学组织出国,元芳怎么看”而百般求
一段大学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徒手劈砖的视频近日在网上走红,主角更被网友称为“劈砖教授”。其实,这位老师当时不是为了展示功夫,而是要借机讲授一些物理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南方都市报》记者随后获悉,这位老师是四川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副教授魏骁勇,当时正在给研究生上科学工程实践课。(10月24日《南方都市报》)  “教授劈砖”,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大学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他用生动的实验教学展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
要真正地理解学校文化,必须要对学校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解读,笔者试图从大学文化的主体、载体、资源等要素结构入手,将大学文化这个生态系统分为三个生态子系统:主体系统、环境系统和资源系统。大学文化的组成要素就构成了这三个子系统的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在各个生态子系统中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处于一个有序的动态平衡中。将大学文化的生态化建设理论应用于河海大学的文化建设中,打造以“精神文化熔铸工程
近期,大学“教授治学”成为一个新的热词,作为高教改革的一个方向、一项措施被提了出来,并见诸不少报刊文章议论中。然而笔者认为,“教授治学”的定义存在种种不当之处,导致出现运作的困难和弊病。特别需要明确的是,“教授治学”并未写进我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前仅是部分专家学者在阐释国家教育法规时提出的个人观点。因此,对这一概念进行厘清,非常必要。
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于2012年建立了创业实验室。一些中国留学生在这个实验室里获得的新体验引起了中国媒体的注意,并对此予以关注报道。这些中国学生不知道的是,中国的很多大学早已有了自己的创业实验室,哥伦比亚大学的创业实验室与中国大学实验室的区别在于,哥大的创业实验室服务于实际的创业,中国大学的创业实验室则采购了昂贵的软件系统,把虚拟创业变成了大学里的一项固定课程。  关注实际创业VS软件模拟  美
在冰天雪地的俄罗斯感受人性的温暖、在高福利社会加拿大遭遇高学费困境、从东京闯荡到北京、在美国为了绿卡不择手段……在世界各国的大学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经历着在国内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生活,留学的经历反过来也决定了他们今天所过的日子。《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了几位留学生,请他们讲述自己留学的故事。  留学俄罗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在北京西四环外田村路上的四季川菜馆,《教育》旬刊记者采访到了老板娘的妹妹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永葆青春的课题,在每一个国家、每一种社会形态中,只要存在对人的教育,必包含对人的价值观的教育。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客观情况的变化,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因此其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课题。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其价值观的取向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途,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传统的价值观教育载体相对较单一,主要是通
专业素养来源于德育实效  《教育》旬刊: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檀传宝:辅导员专业化属于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方面,而教师专业化包括学科的专业化和教育专业的专业化,更重要的是教育专业的专业化。对辅导员来说,要着重培养他们的教育专业素养。  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重在方法上。辅导员培训只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制约了教学效率和德育实效的提高,也没有鼓励辅导员加强自身学习的机
撤销训诫书  2020年3月19日,国家监委调查组发布了《关于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有关情况调查的通报》。《通报》称:由于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中南路街中南路派出所出具训诫书不当,执法程序不规范,调查组已建议湖北省武汉市监察机关对此事进行监督纠正,督促公安机关撤销训诫书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随后,武汉市公安局发布情况通报,决定撤销对李文亮医生出具的训诫书,并就此错误向当事人家属郑重道歉,且对相关责
在2012年,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已上升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为提高教师投入提供了可能,而将更多的公共经费投向教师,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和紧迫任务。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  芬兰 芬兰教师队伍培养和建设的经费来源基本上是国家和地方财政。芬兰大学实行免费教育,高校学生的一切费用由政府买单,高等学校中的教师教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