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问题现象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图像在绘画中的运用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数字图像时代,滥用图片的现象在油画创作中日益严重,模糊了图像与绘画二者之间的关系。应正确认识图像与人类、绘画的关系,正确看待图像对绘画方式的变革。通过分析图像在油画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策略,以更好地帮助绘画创作者正确地应用图像,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油画作品。
  关键词:图像;油画创作;速写
  纵观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的发展历程,图像素材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由来已久。图像的诞生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时代的象征。在摄影技术未出现前,人们满足视觉需求和了解世界主要依靠的是绘画和文字文献。19世纪30年代摄影技术的诞生彻底地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和了解世界的方式,也促使了视觉领域的大变革,文字不再是唯一有效的传达信息的方式,人们更多地运用图像获取和传达信息,而文字在此时作为图像的补充存在。在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图像在我国广泛的应用。
  一、图像与人类、绘画的关系
  (一)图像与人类的关系
  图像的产生由来已久,在原始社会,洞穴壁画就承擔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原始社会的图腾还是封建社会的绘画艺术,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所处的时代不同,图像的形式和作用也就不同。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图腾文化就与人类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山顶洞人在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当他们做出上述种种‘装饰品’,这种原始的物态化的活动便正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这些所谓的“装饰品”即图像,“只是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的符号和标记。但是凝冻在、聚集在这种种图像符号形式里的社会意识,亦即原始人们那如醉如狂的情感、观念和心理,恰恰使这种图像形式获有了超模拟的内涵和意义”。因此,可以得出,所处的时代不同,图像的作用与形式也就不同,人类和图像之间早就存在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的关系。
  (二)图像与绘画的关系
  图像对绘画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数字图像时代,图像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出生和生活在数字图像时代,电子、影像、数码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尤其是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信息的获得变得非常容易,信息变得碎片化,各式各样的图像以爆炸式的方式刺激着人们的视觉神经。在图像时代,图像素材是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出现毋庸置疑促进了油画的发展。机械生产的图像与传统手工绘制的图像相比,更加具有真实性、无限复制性和可快速传播等特点,这也是传统的手工绘制图像所不能达到的。这种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艺术家的绘画方式,例如,1919年达达主义代表人物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年)在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给洋溢着神秘微笑的主人公画上小胡子。杜尚的这种直接挪用图片的创作方式正式开启了图像素材在绘画创作中应用的先河。又如,1956 年英国的汉密尔顿采用杜尚式的拼贴手法用现成的大众流行公共图像创作了著名的拼贴画《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此外,国内著名的画家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等,都是对传统架上绘画艺术的一种颠覆。因此,传统的架上绘画在这个时代该如何打动观者,在这个时代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图像素材进行绘画,是当代画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图像在油画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图像素材的出现大大方便了艺术家的创作,但同时也造成了当下过度依赖图像进行油画创作的现象。许多油画创作者模糊了摄影与绘画的关系,过度运用照片,让绘画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正如本雅明在他书中所说的:“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这样的创作不仅没有任何的创新性,还会缺乏一定的艺术性。正如陈丹青在接受采访时点出当下的画家和青年学生在创作中对图像过度依赖。唐代著名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即通过内心自省和外部观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艺术形象。美术创作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知识,还需要丰富内在素养,因此,艺术创作者必须直面真实的社会生活,充分调动自己的艺术思维,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艺术灵感,在创作时融入自身感情、情绪,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打动人。无论何种绘画形式、技巧都应该为绘画目的服务,而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绘画主要是为了表现出画家当时最真实的状态与情感,画家应运用多种绘画技巧使绘画表达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和丰富,如果过于依赖一项绘画技术,就会削弱艺术创作效果。因此,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要确保个人在创作中的主体性,不能一味依赖图片进行创作。
  三、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图像的选择
  网络、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了图像的质量,使图像呈现形式日益多样化。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可以通过Adobe Photoshop等各类电脑技术软件对图像进行重新改造和重组以获得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技术的进步也造成了图像泛滥现象。在信息化时代,媒体、新闻和图像无不冲击着大众的视觉神经。“从自然适应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大脑显然对图像更加敏感。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以图像作为载体的视觉叙述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在这个“智能设备满天飞、人人皆是摄影家”的电子信息时代,图像已成为重要的创作资源。在创作中艺术家通过智能设备、网络等可以很容易获得理想的图像素材,这对创作者来说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然而面对数量众多的图像资料,该如何有效地选择和应用是当代每个艺术家在创作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对于图像该如何选择已有学者提出两个标准:“一要根据个人对生活、社会的关注点与兴趣倾向点进行搜集;二要根据创作题材、主题的需要进行收集。”除此之外,艺术创作者还需要在挑选图像时,从客观角度出发,考虑图片的客观性,进一步确定所选择的图像是否能够传达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这一步对创作的开端至关重要,只有达到以上标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创作者产生如在大海捞针般的茫然以及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另外,还需要从主观的角度出发去考虑该图像是否具有二次加工的可能性,在经过主观加工之后是否还能保留上述所提到的客观性,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在挑选图像时,不能只从主观角度出发挑选,还需要考虑客观因素,只有主客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利用图像素材。   (二)重视图像与速写的结合
  速写是艺术家创作、写生的重要手段,是记录艺术家灵感的载体,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速写在艺术家收集生活素材、捕捉生动瞬间和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速写过程中,画家能够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深切体验,并提高自己的观察力,使艺术技能得到训练,这样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不可否认,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的确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能够更好地帮助艺术家进行创作构思。艺术家使用照片进行构思会更加方便,比脑中想象或用速写的方式来创作小稿更有效。但抛弃速写一味用图像进行构思会削弱艺术创造者主动思考的能力,使创作出的油画作品缺乏美感。在创作中,艺术家需要进行感性表达,“这样的感性表达是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具体显现。速写带有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文化烙印,它能探索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速写可以使画家充分进行感性表达,对画家的个性培养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油画创作中需要正确看待图像与速写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孤立地应用图像,要将图像的优势和速写独特的形式美感相结合,这样才能创作出动人的艺术作品。
  四、结语
  在这个时代,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图像进行绘画创作是当下所有的绘画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首先,需要正确地认识图像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图像在油画创作中只是辅助手段,要正确利用它而不是被它所束缚,对图像运用不当则会让油画创作失去意义。在条件允许下应该多进行写生练习,在写生中搜集绘画素材,寻找绘画灵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其次,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对于图像,要像对待自然一样,不是想着如何去控制它,而是要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只有正确合理地利用图像,才能真正发挥图像在油画创作中的价值。再次,在油画创作中,还需要重视图像与速写的结合,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彰显速写独有的形式美感,发挥图像的优势,让油画创作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最后,主客观相结合利用图像素材,一方面充分发挥客观图像的作用,另一方面對图像进行主观化处理。在这个过程中,画家既要避免过度客观化,造成油画创作缺乏创新,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融入自身情感,使绘画创作引发人们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贾渊.浅析中国当代油画中图像复制、挪用现象[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09.
  [3]赵岩.图像时代下的当代架上绘画创作现状[J].当代美术家,2021(3):56-57.
  [4]连维建.图像视觉思维[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5]白岩.源于图像而高于图像的油画创作思考[J].美术文献,2020(8):56-59.
  [6]王润添.当代油画创作中对图像的应用[D].沈阳:沈阳大学,2013.
  [7]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8]刘琨.浅析速写在油画创作中的意义[J].硅谷,2009(6):127.
  [9]赵铂.“读图时代”的视觉特征[J].新闻战线,2016(23):101-103.
  [10]张坚.西方现代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11]李敏.谈速写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5(19):50-51.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李新华,天津理工大學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期刊
1914年2月,袁世凯政府颁布《崇圣典例》,貌似一项“嘉惠圣裔”的制度安排,但实际上,该典例中的部分条款对孔子嫡裔衍圣公府在帝制时代所享有的经济、政治特权造成了巨大冲击.因此,孔子第76代嫡孙衍圣公孔令贻迅即动用各种人脉关系,并以“重圣祀而垂令典”的话语策略进行应对.几经折冲之后,日渐走向“尊孔复古”之路的袁世凯批令内务部“修正原文”,规复了衍圣公府依旧制自行征收孔氏祀田租税等方面的权力.不过,孔令贻在具文诉争中所提及的取消林庙奉卫官“由曲阜县遴选”并依旧制自行选充的诉求并未得到满足,故自1916年初曲阜
曾被纪检机关痛批为“金钱的奴隶”的浙江厅官陈祥荣近日获刑。3月26日,浙江舟山市中院公开宣判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祥荣受贿案,对陈祥荣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对陈祥荣受贿所得赃款、赃物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2000年至2018年,陈祥荣利用担任临海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副书记、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区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及个人在企业上市、项目用地、房产开发等事项
期刊
摘 要:中国的绘画人类学在老一代人类学家和画家研究的基础上,并在新一代学者的研究实践下初步建构起来。中国绘画人类学走过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已然颇丰,初步形成了绘画本位的绘画人类学与人类学本位的绘画人类学两种立场。通过分析中国绘画人类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为绘画人类学寻找一个合适的学科定位,推进绘画人类学的学科建设。  关键词:中国绘画人类学;学科定位;学科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
作者简介:   黄溢琳,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创意制板。   徐明明,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傳统手工艺的设计再造。   肖志轩,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设计。   黄熙,硕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建成环境与人的关系。
期刊
作者单位:   廣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期刊
正值中考、高考录取升学的关键节点,为持续刹住“升学宴”“谢师宴”等宴请歪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龙马潭区纪委监委持续“亮剑”,通过发送廉洁短信、“一对一”约谈等方式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早提醒、早预防,敲响廉洁警钟。7月以来,龙马潭区纪委监委纪检监督室、驻区教育体育局纪检监察组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大对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的监督检查力度,嚴禁借子女升学名义违规
期刊
摘 要:宗徽宗时期创办的画学在中国美术史上存在的时间较为短暂,犹如昙花一现,却独树一帜,是后世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关于徽宗朝画学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管理、教学、招生、考核办法等方面。虽有部分学者的研究对宗徽宗时期画学取士标准的内容有所涉及,但都因篇幅限制或论题重点不同,或举有遗漏,或语焉不详。基于此,根据史料记载,探究北宋国子监画学取士标准设立的思想
苏轼的宦游人生,后人為什么会用“8341”来概括之?韩愈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为何会有“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如此强烈的负能量?这一切,都源自古代异地为官的用人制度,也就是避籍制度。  古代朝廷为防范地方官场腐败、防止地方势力坐大,不得不让“牧羊”的地方官常年异地迁徙。大部分官员未等到三年一考便被异地调任,漫漫赴任路,有强盗、灾病、车祸,到了地方语言不通,还有胥吏作乱。在权力与乡愁中
期刊
摘 要:中國画是否要吸收西方绘画思维、如何将传统气韵与时代脉搏融入创作,这一问题始终存在着诸多争议。通过对于明代画家张宏代表画作与思想体系的阐述,分析其绘画思维的独特性,论述张宏绘画对于现代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启发,进而回答如何改良中国当代受到了近代画坛粗野一面影响的山水画、山水画中传统气韵与时代脉搏如何相融这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山水画;张宏;现代性;文化交流  在17世纪的绘画史中,最显著且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