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联合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研究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理论及实践效果,深入研究目前土木工程专业院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与社会及行业期望之间的不协调状况,掌握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设计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采取“3+1”和“3.5+0.5”等方式和不同的行业领先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培养。
  [关 键 词] 校企联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55-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的办学机制方面,建立由政府主导,各行业指导,有企业实质性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最终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制度化。
  在国外,很早就开始了校企合作下的办学模式,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其中在英国实行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在美国采取的合作教育模式、在德国制定的“双元制”模式最为典型,并获得了国际上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效仿。
  随着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针对各用人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校企联合”是培养适应性和创新性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但大多数高校还处于试探性的政策制定阶段,还没有意识到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只有建立校企联合培养高校人才的长效机制,构建符合高层次、综合性、创新性人才培养规律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体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技术的提高以及高校扩招给普通省属高校生源质量带来的冲击,及高校教师“校门到校门”的工作经历带来的实践环节薄弱等现状,造成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与行业需求的期望脱节,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为实现行业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目前,国内高校的教育模式主要围绕较细的专业开展,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缺乏与企业的沟通,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企业高管与企业高级技能人才很难在高校教学培养方案环节产生根本性影响,使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从培养过程到培养结果总体上偏离日益发展的行业现代化需求,脱离了高等教育为行业生产和行业发展服务的本意。
  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以符合社会及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入职角色转换快,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为目标,提出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环节有效结合的原则和方式,合理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建立多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大学生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发现创新点的意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以使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具备一定创新能力,达到行业及社会需求。
  二、校企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通過与用人企业的座谈和调查走访工作,制定了“3+1”和“3.5+0.5”两种模式的校企结合方案。所谓“3+1”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最后一年去施工企业实践一年;“3.5+0.5”是指在第七学期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阶段,可以选择去签约单位完成实习及毕业设计。
  (二)校企联合的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实施
  以吉林建筑大学与中国建筑土木建筑有限公司的校企联合为例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实施的说明。学校与行业领先的施工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书”。
  根据协议,吉林建筑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把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路桥)作为“实践教育基地”,组建“路桥砼人”实践教学班每年定期到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路桥)下属企业(含海外的国际工程项目)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实践工作。吉林建筑大学将第六学期结束的土木专业学生送至合作单位,由合作单位统一分配,安排至正在施工的项目。在工程项目中,施工企业会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实践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让学生尽快将学校所学理论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快速进入状态,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为将来的个人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而在其真正就业之后会大大缩短应届毕业生的适应期,快速成为有经验的工程师,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三、结论
  校企合作“3+1”“3.5+0.5”的合作办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一次创新,也是一个开放式办学的新平台。校企合作必将有力推进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卢丽.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实践研究: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于化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51(21):23-25.
  [3]马鹏举,王亮,胡殿明.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9(1):143-147.
  [4]黄伟,贾冬云,蔡建安.土木工程专业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20,122.
  [5]潘海涵,汤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再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2,27(2):104-106.
其他文献
[摘 要] 头脑风暴法(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
期刊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援疆工作的进一步推行,发达省区对边疆地区的对口援助力度进一步得到增强,其中以援疆干部对新疆高校的支援扶持工作最为突出。基于此政策的发展现状,以塔里木大学近些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为例,深度剖析援疆干部到新疆高校开展支援工作,在实践中产生的创新成果,以期能够让更多的有关人士了解到援疆政策的惠民成就,借以促进援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关 键 词] 援疆干部;塔里木大学;地方
期刊
[摘 要]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主旨思想。知青精神是情怀也是时代感召,更是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教育呼唤。深度解析了知青精神的本质内涵,并辩证分析了知青精神对现代教育的支持反思作用,同时提出了基于解读知青精神的新时期中国梦实现维度,以期使知青精神对现代教育的实质作用逐步深化。  [关 键 词] 知青精神;中国梦;教育呼唤  [中
期刊
[摘 要] 根据“易班”网络平台的特点,课题前期构建了工科大学新生班级的管理模式。对该模式进行了实践,通过制度建设、活动引导、平台搭建、交流服务等方面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取得了一点成效。  [关 键 词] 易班;工科;新生班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29-01  课题在前期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易班”网络平
期刊
[摘 要] 以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现有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改革建议。  [关 键 词] 研究生;奖助体系;奖助学金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27-01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升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和提供高水平
期刊
[摘 要] 随着驱动创新背景下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应用型高校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教师队伍分类考核管理、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以推动高校师资队伍多元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7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3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民办高校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就民办高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 键 词] 民办高校;行为规范;新形势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43-01  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不断修订和完善,民办高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更加稳步的发展,在全国各
期刊
[摘 要] 在幼儿教育事业中,做好园本教学研究,能够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带来重要支持。先对园本教研的价值予以分析,之后对基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园本教研工作对策予以探讨,希望能够为幼儿园教师团队专业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带来支持。  [关 键 词] 园本教研;幼儿教育;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31-01  幼儿教育
期刊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课程教学是“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能力和素质共同发展的基础。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的重要内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中的共同特性,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服务。  [关 键 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
期刊
[摘 要] 通过浙江省安吉县农村居民参与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形式调查,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形式进行了探讨。通过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样本数据进行观察,得出结论。结果表明,对政策了解程度越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宣传的了解程度越高、较高受教育程度(初高中、中专及本科学历)的、长期居住当地的年轻人的居民越倾向于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对农村居民提出关注生态讯息,培养主人翁意识;弘扬志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