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n19112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对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将修薄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5例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皮瓣面积8 cm×6 cm ~12 cm×8 cm。

结果

15例中14例移植皮瓣存活,色泽红润,质地柔软,1例坏死。术后随访6~36个月,成活皮瓣无臃肿、张口度正常,供区无功能障碍。其中1例(T3N1M0)16个月后死亡,1例(T3N1M0)8个月后局部复发。

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修薄后血运可靠,修复后颊部外形功能良好,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颊癌术后颊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15例手部热压伤患者进行早期清创,术中清除发黑、发白组织,直至创面出血活跃,再设计以肱深动脉为轴心血管的上臂外侧皮瓣进行一期覆盖创面。结果15例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覆盖彻底清创的热压伤创面是恢复手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方法。
目的研究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rodibenzo-p-dioxin,TCDD)作用于C57BL/6J孕鼠后,胎鼠腭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变化及DN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情况。方法C57BL/6J孕鼠共40只,完全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TCDD组于妊娠第10.5天(GD10.5)以TCDD28 μg/kg一次性灌胃,对照组以等量玉米油一次性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膏对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normal human dermal fibroblasts,NHDFs)增殖、转分化和胶原产生及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将第3~6代NHDFs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 μg/ml生肌玉红膏组、2 ng/ml TGF-β1组、2 ng/ml TGF-β1+5 μg/ml生肌玉红膏组、5 ng/ml TGF-β1组、5 ng/ml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