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体育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强身健体,还可以锤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适应未来的社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德育和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体育中的德育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好体育,学会做人。那么,在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做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练习兴趣
小学体育课如果只是依靠教师的一个口哨,操场上的两个篮球,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能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呢?笔者认为,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他们会倍感亲切,兴趣浓厚。
案例:在教障碍跑时,我们以往都是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那几个单调、枯燥的动作,学生毫无兴趣,只是在机械地重复。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障碍跑融入消防演习。上课伊始,我说:“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看过消防队员训练吗?”学生说:“老师,是救火演习吗?”我点了点头说:“是的,那你们觉得消防队员勇敢吗?”学生说:“是的,他们很勇敢,不怕困难,不怕艰辛。”我再问:“那么,你们想和他们一样,做勇敢的消防队员吗?”学生们大声说:“想。”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我在讲解障碍跑的动作要领时,学生都聚精会神,特别专注。之后,我把跑、跳、跨、钻等动作设计成取水、翻窗、扑火、救人等活动,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完成障碍跑训练,他们显得特别兴奋,动作完成的效果特别好。
这样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情绪高涨,他们被情节吸引了,被生活化的训练融化了,每一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他们在练习中不仅想方设法地做到最好,还互相提醒,纠正动作。在教学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学生的开朗、活泼,还看到了他们张扬的个性和灵动的思维。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障碍跑,在学习中体会消防员的苦与乐,知道了工作是辛苦的,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要感谢父母给予的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这样他们可以净化思想,让品德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提升。
二、小组合作,强化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进行锻炼,会让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得到提升。因为在合作中,他们不能只顾自己,必须兼顾其他同学,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在小组合作的体育锻炼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会得到增强。
案例:800米长跑是学生比较头痛的,他们害怕跑800米,是因为怕苦怕累,不想坚持。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都是让学生自己跑,他们不情愿,总是叫苦连天,应付了事,即使最后被迫跑完,也只会觉得累,毫无成就感。大多数学生的800米成绩都很差,无法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一直在考虑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跑步兴趣。在一次课上,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并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名字,如:“飞鹰队”、“火箭队”、“恐龙队”等。当他们取好队名以后,我让他们给自己加油,说一句鼓励自己的话,如:“我是最棒的!”、“只要坚持,就能胜利!”、“我是最优秀的!”、“第一是属于我的!”,等等。在讲解清楚跑步要求以后,学生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改变了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不再拖拉,不再躲避。在小组中跑步时,改变了互相关心,当体力较差的同学需要帮助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树立了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他们相互合作和组间竞争,没有了对800米跑的恐惧和厌烦。这样的教学氛围,对于德育的渗透无疑是最佳的,学生在学好长跑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同学互助的关爱之情。
三、交流互动,生成新的精彩
体育课堂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在运动中感悟、充实和提升自己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张扬个性,生成异样精彩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教而教,而要给学生自己感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交流与创造,在毫无压力的交流中,学会运动技巧,生成一个个新的、更加璀璨的精彩。
案例:冬天上体育课时,学生们怕冷,不愿意下楼,不愿意去操场。为了让他们开心、快乐地上体育课,我会看天气预报,等待雪天。但是,这样的天气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在课上,引导学生想象下雪的情景,并问他们:“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学生回答:“喜欢啊,老师。”我说:“但是今天没有下雪哎,我们能一起创造雪花吗?”学生笑着问我:“老师,那我们怎么做呢?用什么来做雪花呢?”我说:“那就要看你们了啊!”学生笑了,我说:“你们自己想想,哪些东西可以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呢?你们可以几个人一组合作,制造小雪花。当你们做好之后,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雪天吧!”学生的创意是无限的,他们到操场上找枯草,到操场上捡废纸……虽然雪花没有那么美丽,但是他们的行动还是值得称赞的,本来我以为雪花会让操场显得凌乱,没想到他们并没有弄乱操场,而是将操场搞得更加干净、整洁。几位学生说:“老师,其实我们的雪花可以是漂亮的,也可以是特别的,我们不仅要感受到雪花的美,还要让老师觉得我们不是破坏环境的坏孩子。”我看着他们欣慰地笑了。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值得尝试,因为运动无处不在,德育要在运动中落地生根。让学生在运动中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还拥有水晶一般纯净的心灵。我们期待着,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期待着他们的未来更加精彩。
一、创设情境,激发练习兴趣
小学体育课如果只是依靠教师的一个口哨,操场上的两个篮球,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能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呢?笔者认为,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进行体育锻炼,他们会倍感亲切,兴趣浓厚。
案例:在教障碍跑时,我们以往都是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那几个单调、枯燥的动作,学生毫无兴趣,只是在机械地重复。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把障碍跑融入消防演习。上课伊始,我说:“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看过消防队员训练吗?”学生说:“老师,是救火演习吗?”我点了点头说:“是的,那你们觉得消防队员勇敢吗?”学生说:“是的,他们很勇敢,不怕困难,不怕艰辛。”我再问:“那么,你们想和他们一样,做勇敢的消防队员吗?”学生们大声说:“想。”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我在讲解障碍跑的动作要领时,学生都聚精会神,特别专注。之后,我把跑、跳、跨、钻等动作设计成取水、翻窗、扑火、救人等活动,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完成障碍跑训练,他们显得特别兴奋,动作完成的效果特别好。
这样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情绪高涨,他们被情节吸引了,被生活化的训练融化了,每一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他们在练习中不仅想方设法地做到最好,还互相提醒,纠正动作。在教学中,我不仅感受到了学生的开朗、活泼,还看到了他们张扬的个性和灵动的思维。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障碍跑,在学习中体会消防员的苦与乐,知道了工作是辛苦的,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要感谢父母给予的爱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这样他们可以净化思想,让品德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提升。
二、小组合作,强化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进行锻炼,会让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得到提升。因为在合作中,他们不能只顾自己,必须兼顾其他同学,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在小组合作的体育锻炼中,学生的团队意识会得到增强。
案例:800米长跑是学生比较头痛的,他们害怕跑800米,是因为怕苦怕累,不想坚持。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都是让学生自己跑,他们不情愿,总是叫苦连天,应付了事,即使最后被迫跑完,也只会觉得累,毫无成就感。大多数学生的800米成绩都很差,无法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一直在考虑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跑步兴趣。在一次课上,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一组的合作小组,并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名字,如:“飞鹰队”、“火箭队”、“恐龙队”等。当他们取好队名以后,我让他们给自己加油,说一句鼓励自己的话,如:“我是最棒的!”、“只要坚持,就能胜利!”、“我是最优秀的!”、“第一是属于我的!”,等等。在讲解清楚跑步要求以后,学生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改变了教学方式,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不再拖拉,不再躲避。在小组中跑步时,改变了互相关心,当体力较差的同学需要帮助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树立了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他们相互合作和组间竞争,没有了对800米跑的恐惧和厌烦。这样的教学氛围,对于德育的渗透无疑是最佳的,学生在学好长跑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同学互助的关爱之情。
三、交流互动,生成新的精彩
体育课堂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在运动中感悟、充实和提升自己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张扬个性,生成异样精彩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教而教,而要给学生自己感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交流与创造,在毫无压力的交流中,学会运动技巧,生成一个个新的、更加璀璨的精彩。
案例:冬天上体育课时,学生们怕冷,不愿意下楼,不愿意去操场。为了让他们开心、快乐地上体育课,我会看天气预报,等待雪天。但是,这样的天气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在课上,引导学生想象下雪的情景,并问他们:“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学生回答:“喜欢啊,老师。”我说:“但是今天没有下雪哎,我们能一起创造雪花吗?”学生笑着问我:“老师,那我们怎么做呢?用什么来做雪花呢?”我说:“那就要看你们了啊!”学生笑了,我说:“你们自己想想,哪些东西可以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呢?你们可以几个人一组合作,制造小雪花。当你们做好之后,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雪天吧!”学生的创意是无限的,他们到操场上找枯草,到操场上捡废纸……虽然雪花没有那么美丽,但是他们的行动还是值得称赞的,本来我以为雪花会让操场显得凌乱,没想到他们并没有弄乱操场,而是将操场搞得更加干净、整洁。几位学生说:“老师,其实我们的雪花可以是漂亮的,也可以是特别的,我们不仅要感受到雪花的美,还要让老师觉得我们不是破坏环境的坏孩子。”我看着他们欣慰地笑了。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值得尝试,因为运动无处不在,德育要在运动中落地生根。让学生在运动中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还拥有水晶一般纯净的心灵。我们期待着,学生更加热爱体育,期待着他们的未来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