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疲劳性骨折成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运动实践,结合有关文献,对骨的成分及其结构、疲劳性骨折发生的机制、疲劳性骨折的容易发生的部位,以及疲劳性骨折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疲劳性骨折产生机理与预防措施的研究,使我们更加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减少或避免在日常的运动与训练中疲劳性骨折的发生,为本症的诊断、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疲劳性骨折 疲劳特性 预防措施
  
  引言
  骨是人体承担力学功能的器官,疲劳性骨折是在大运动量训练下,疲劳积累而产生的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是指反复轻微的外力施加在正常骨同一部位,使骨组织的结合部位断裂而受伤,或者瞬时大的外力造成的外伤性骨折与异常,直到完全骨折。本文根据运动实践,结合有关文献,对疲劳性骨折发生的机理及预防措施下做一粗浅分析,试图为本症的诊断、治疗和正确合理的运动训练提供依据。
  第一章 骨的疲劳特性
  骨的疲劳特性是指在小于骨屈服点的外力的重复作用下,骨组织的力学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解的现象。但骨又有别于一般的人工材料,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通过骨组织的再生修复其损伤,只有当疲劳损伤太大、太快或损伤积累超过了骨自身的修复能力,才会使骨组织发生疲劳性骨裂,从而大大降低了使骨组织产生骨折所需的外力。
  骨的疲劳性骨折系由骨膜受到外力的不断牵拉,使骨膜逐渐剥离,骨膜中的毛细血管遭到破坏,受损骨膜下产生出血点、贫血、浆液渗出等,形成广泛炎症,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阻,供血不足,新陈代谢机能下降,营养不良,使骨组织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如果该情况继续演变,可侵蚀骨皮质,慢慢地使骨皮质疏松、变性,在负重的情况下,则极容易产生疲劳性骨折,有马等通过X线对运动后骨的结构进行研究并将疲劳性骨折的X光片分为4种类型。(如图1.1)
  第二章 疲劳性骨折的发生机制
  2.1疲劳性骨折的发生机理
  疲劳性骨折大多是因为轻度损伤累积而成的慢性损伤,常发生于过量的运动训练或运动竞赛过程中,是附着肌肉部位的应力和肌肉力量超过了骨的正常弹性限度而导致的骨折。可发生于全身许多骨骼,不同运动项目所发生的疲劳性骨折的部位,与该项运动的肌肉主要力点有关,如跑、跳等运动多数发生在下肢骨,投掷运动多数发生在上肢部位。
  导致疲劳性骨折的因素一般认为是机械因素。即在一定环境下,长期不正常的应力对关骨骼牵引产生积累所致。疲劳性骨折的发生,是一个慢性损伤的发展过程。最初阶段,只在骨骼的一个应力点上产生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损伤裂隙,称为“显微镜下的骨折”。大约在症状出现21天后,由于损伤裂隙的骨膜增生修复,这时做X光拍片,能见到局部有轻度的骨膜反应,称为“疲劳性骨膜炎”,早期损伤裂隙如果不及时修复,就可能继续发展成为骨膜下不完全裂纹,称为裂痕骨折。如果再不停止运动,就会使损伤部位无法得到有效的修复,若继续给予牵引拉力,裂纹将不断伸展,持续过量运动会使疲劳性骨折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同时,持续过度的运动会引起肌肉疲劳、肌肉收缩力下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肌肉的能量储备下降。骨受到异常的负荷,其应力分布就会发生变化,产生异常张力,从而引起骨组织的继续破坏,以致发生骨折(图2.1)。
  2.2疲劳性骨折发生的频度
  管原等报导,在3年半时间内,对国家田径队现役队员因运动引起疲劳性骨折有32例;Matheson在5年时间里有320例;Hulkko在17年时间里有368例。全部运动伤害的病历中,其比例分别为4.0%、4.4%。
  关于各部位频度,各家的报告见(表2.1),下肢病例占多数,多集中在胫骨部位。
  第三章 疲劳性骨折的预防
  运动过程中发生创伤和劳损是在所难免的,但如果实施科学的防伤措施和训练手段,会大大减少重伤和慢性损伤。预防损伤要强化预防损伤的意识,重视准备活动,掌握正确的技术,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合理安排负荷,加强医务监督等。
  3.1重视全面身体训练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是预防损伤的重要条件。在训练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增强身体对抗中的自我保护,尤其是青少年,在发展四肢力量时,注意四肢的平衡协调发展,避免单侧或上下肢过度负荷,防止局部肌肉负担过大,同一部位和同一的同时的动作练习不宜多做,要不断改变骨的应力集中区,有效地控制运动负荷,掌握从量的积累渐进到质的提高。并同时特别重视腰背肌的协同发展,注意全身肌肉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练习,对防伤有特殊意义。
  3.2加强易受伤局部肌肉和关节力量的训练
  掌握损伤与训练的规律,加强易伤部位的力量训练,尤其是下肢中在胫骨部位,效果显著而持久。学会自我保护和使用防护器材,运动员自我保护的方法已成为一种对抗性技术内容,必须认真掌握。大量运动后,一定要对胫骨等易伤部位加以保护,例如,按摩、做放松运动等,千万不能轻视,存在侥幸心理。
  3.3纠正不良姿势,预防运动损伤
  注意矫正治疗运动员的拇指外翻、膝内、外翻和膝部过伸,这些异常形态,破坏了正常的力学平衡,受伤率最高。所以一定要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及时矫正错误动作,正确合理的技术动作不仅给人以美感,更能更好提高锻炼的效果,减少甚至避免损伤的发生。
  3.4平衡膳食
  运动后应加强膳食的调剂,尽量多吃些富含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虾、牛奶、大豆制品、肉类等,以增加血钙的含量,这对增加血钙的浓度,提高骨骼钙盐的沉积和利用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组织结构的发育和受损组织的修复能力,预防疲劳性骨折的发生。
  总之,要预防疲劳骨折,必须重视全面发展其身体素质,作好准备活动和放松训练,注意平衡膳食加强营养和健康保护,尤其要特别重视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如果运动员在运动后发生类似的下肢肿胀、疼痛,且长时间不愈者,就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这是预防运动员疲劳骨折的主要措施。希望通过对疲劳性骨折产生机理与预防措施的研究,使我们在日常的运动与训练中减少或避免疲劳性骨折的发生,帮助于我们在日常的运动中合理科学的运动与训练。
  
  参考文献:
  [1]有马亨.疲劳性骨折[M].整形外科,1983(27):129-140
  [2]郭志祥.运动员疲劳性骨折的发生机理浅折[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4):10
  [3]管原诚,山村俊昭,桥本英树.运动所致疲劳性骨折研究[J].北海道运动医科学杂志,1993(2):11-14
  [4]赵芳.胫骨疲劳性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3(1):33-37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环境要求的日益严格,脱硫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新型高效脱硫技术也不断开发成功,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简要介绍了流光放电氨法
文中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训教学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职类《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构建。
摘要:情景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情景的创设可分为提供具体活动的场景和提供学习资源两类。前者以口语为基础,借助环境氛围、动作表演等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如语文学科的分角色朗读;后者指提供白主化、协作化的学习环境,须强调的是真实的情景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最易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受力和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谈几点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学习 策略  合作学习是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
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山岭重丘区出现大面积、高边坡、长路堑路段,给边坡施工带来新的难题和考验.通过工程实践,谈谈如何做好路堑边坡的施工控制.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坚持以美育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必须依靠相当一批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教师审美素养的提
中原油田石油采出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泥,未经处理而进入环境,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物质和能源浪费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采用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对污泥的化学成分和
<正>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全称为品质管理圈,是指由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组成圈(小组),针对所选定的部门内问题,自发查找原因,探求对策,改善流程,以提高工
会议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的良好的心里素质有着直接的作用,而且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这时由心理在人的整个素质结构中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决定的。人的心理作为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对人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它以广泛的内容,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渗透到人的一切活动中。人的言行实际上是其心理活动的不同程度的外在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其他一切素质基本身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