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油田進行正常运作生产的过程中,供电线路以及供电系统的稳定安全是重要保证,电力能源消耗属于油田中的主要能耗。在我国的油田生产过程中,高压电力系统线路在进行电力能源配电输送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能源损耗。所以,应该通过对油田高压线路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了解油田高压电力线路节能降损的有效措施,找到合理方案降低成本,从而达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的目标。本文从电力系统能源损耗分析入手,综合研究了降低电力线路系统能源损耗的有效措施,分别从技术实施上、变电装置的合理选择上以及管理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油田高压电力线路节能降损研究可以对我国油田的发展进步发挥重要指导作用和意义,同时为电力能源损耗较大的企业制定节能降损方案提供重要支持。
[关键词]油田;电力线路;节能降损
中图分类号:TM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391-01
1 电力线路系统能损分析
线路损耗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即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又叫做一般理论线损,它是指在电能传输过程中,各个元件的损耗。技术线损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导体自身电阻产生的损耗成为电阻损耗,这种损耗是会根据电流大小不断改变的,因此可以叫做可变损耗;二是与电网电压相关在电路输送的过程中由于磁场产生的损耗,在一般情况下,电网的电压是为一个固定值的,因此损耗也不会发生变化,可被称为固定损耗。源自于设备或者认为误差的损耗为了管理损耗,例如,元件出现漏电现象 管理不好 计量装置存的误差等,而这种损耗又是无规律可言而且没有办法进行预测的,因此又被称为不明损耗。它主要包括营销环节的损耗,计量环节的损耗以及用电环节的损耗三层含义。
2 降低电力线路系统能损措施
2.1 在技术上实行降损措施
第一,提高无功补偿的能力。主要有两种无功补偿的方式即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集中补偿是在变电站时期负荷的无功功率进行安装装置的容量的平衡计算,其目的是依据负荷功率因数的高低从而及时合理地投切电容器,以实现整个配电系统的网损到最低。将高压集中补偿家装至配电线路中,可以避免由于大容量无功功率在长距离的输送过程中引起的线损,实现线路功率因数的提高。减少损耗。在线路上进行的补偿称为分散补偿,其原理与无功补偿是大致相同的,利用无功补偿的自动投入装置合理 急死的对无功补偿电容器进行投切,以维护符合要求的线路功率因数,进行实现电能损耗降低。
第二,对配电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技术合理规范是配电网进行规划的原则,电源点要尽量设置在负荷的中心位置以实现降损的目的。若出现负荷很高而且密度点也很大的情况,就要考虑对电源点进行增设。同时进行合理的规划的过程中对于电源的出现是需要兼顾负荷的,以防止由于出现负荷不同引起的电网不平衡而导致主编负载出现失衡的现象。
2.2 在变电装置合理选用上的降损措施
变压器的损耗是线路损耗的主要来源,由于变压器的不仅仅运行所带来的线损是非常大的,因此需要在变电装置方面进行改进工作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变压器进行合理的选用,普通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铁损以及铜损等所产生自身损耗是非常大的。其作为能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要要装配损耗低的变压器而且要降低压电容器家装在其末端。同时,在其运行的过程中药加强管理,不间断的对变压器的使用负荷进行合体的调配以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第二。通过对出现间隔的合理地利用进行分流改造。具体做法是对一些损耗较高,负荷较大的线路实行分流改造措施。通过对电流密度的降低,利用线路出现增加形成负荷的分流,达到线路负荷降低的目的最终实现损耗的降低。也可以通过对变压器的类型进行合理地选择以改良其运行条件,或者调整负载实现变压器实用效率的提升,从而实现降低损耗。
2.3 在管理角度进行的降损措施
第一,对理论线损计算的加强,计算理论线损是进行节能降损的一种常用技术手段,作为线损管理中的目标,保证其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相关运行部门对包括线路资料和设备参数等在内的各种资料进行累计,了解。要快速对新建线路的参数图进行更改,尤其在电网有变动的情况下,要对比,分析其理论损失,找出其网络潮流变化规律,以及及时掌控其分布情况。要对整个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若存在很大的理论损失并且已经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此时就要对电网进行结构调整或者对其进行实施改造。
第二,进行线损的有效分析,对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系统的管理情况,进而找到其中的管理问题。若出现实际线损很高的现象,则表明在电网中的漏电线性,在队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漏洞的存在;若出现理论线损很高的现象,则表明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电网布局的问题或者运行过程不仅仅的问题。若出现高的固定损耗,则表明符合要求设备没有达到,此时需要对负荷进行改变或者在运行过程中适用电网的额定高电压。
此外,还要加大对临时施工以及专供店管理,尽可能减少电力的流失;对转供电的高压电量计量系统进一步进行完善,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实现线损自担计量模式;采取各种形式的检查方法以及各种进行的仪器进行窃电线路的寻找,避免广电,村屯的窃电行为,尽量减少电量的丢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展开定期的线损分析工作,找到线路中的薄弱环节,找出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线损或升或降的原因,及时有效地对降损措施制定实施计划,明确以后的主攻方向最终实现降损的目的。
3 结语
由于油田本身的特殊性,其采用的大多为散性的供点模式。随着勘探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也就造成了实际需求量和实际发电量的不协调,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可靠性和经济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次要高度重视节能降损,不断积极探索能够实现节能降损的最佳方式,进而保障油田经济以及社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油田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应用[J].武俊宪.石油石化节能.2013(06)
[2] 高原油气田电力系统节能降耗方法的探讨[J].李佳.科技传播.2012(11)
[3] 油田电力线配系统优化运行方案设计[J].袁学忠.现代商贸工业.2012(06).
[4] 胜利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研究[J].倪承波.科学决策.2010(11).
[关键词]油田;电力线路;节能降损
中图分类号:TM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391-01
1 电力线路系统能损分析
线路损耗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即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又叫做一般理论线损,它是指在电能传输过程中,各个元件的损耗。技术线损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导体自身电阻产生的损耗成为电阻损耗,这种损耗是会根据电流大小不断改变的,因此可以叫做可变损耗;二是与电网电压相关在电路输送的过程中由于磁场产生的损耗,在一般情况下,电网的电压是为一个固定值的,因此损耗也不会发生变化,可被称为固定损耗。源自于设备或者认为误差的损耗为了管理损耗,例如,元件出现漏电现象 管理不好 计量装置存的误差等,而这种损耗又是无规律可言而且没有办法进行预测的,因此又被称为不明损耗。它主要包括营销环节的损耗,计量环节的损耗以及用电环节的损耗三层含义。
2 降低电力线路系统能损措施
2.1 在技术上实行降损措施
第一,提高无功补偿的能力。主要有两种无功补偿的方式即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集中补偿是在变电站时期负荷的无功功率进行安装装置的容量的平衡计算,其目的是依据负荷功率因数的高低从而及时合理地投切电容器,以实现整个配电系统的网损到最低。将高压集中补偿家装至配电线路中,可以避免由于大容量无功功率在长距离的输送过程中引起的线损,实现线路功率因数的提高。减少损耗。在线路上进行的补偿称为分散补偿,其原理与无功补偿是大致相同的,利用无功补偿的自动投入装置合理 急死的对无功补偿电容器进行投切,以维护符合要求的线路功率因数,进行实现电能损耗降低。
第二,对配电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技术合理规范是配电网进行规划的原则,电源点要尽量设置在负荷的中心位置以实现降损的目的。若出现负荷很高而且密度点也很大的情况,就要考虑对电源点进行增设。同时进行合理的规划的过程中对于电源的出现是需要兼顾负荷的,以防止由于出现负荷不同引起的电网不平衡而导致主编负载出现失衡的现象。
2.2 在变电装置合理选用上的降损措施
变压器的损耗是线路损耗的主要来源,由于变压器的不仅仅运行所带来的线损是非常大的,因此需要在变电装置方面进行改进工作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变压器进行合理的选用,普通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铁损以及铜损等所产生自身损耗是非常大的。其作为能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要要装配损耗低的变压器而且要降低压电容器家装在其末端。同时,在其运行的过程中药加强管理,不间断的对变压器的使用负荷进行合体的调配以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第二。通过对出现间隔的合理地利用进行分流改造。具体做法是对一些损耗较高,负荷较大的线路实行分流改造措施。通过对电流密度的降低,利用线路出现增加形成负荷的分流,达到线路负荷降低的目的最终实现损耗的降低。也可以通过对变压器的类型进行合理地选择以改良其运行条件,或者调整负载实现变压器实用效率的提升,从而实现降低损耗。
2.3 在管理角度进行的降损措施
第一,对理论线损计算的加强,计算理论线损是进行节能降损的一种常用技术手段,作为线损管理中的目标,保证其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相关运行部门对包括线路资料和设备参数等在内的各种资料进行累计,了解。要快速对新建线路的参数图进行更改,尤其在电网有变动的情况下,要对比,分析其理论损失,找出其网络潮流变化规律,以及及时掌控其分布情况。要对整个系统的经济性进行分析,若存在很大的理论损失并且已经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此时就要对电网进行结构调整或者对其进行实施改造。
第二,进行线损的有效分析,对理论线损和实际线损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出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系统的管理情况,进而找到其中的管理问题。若出现实际线损很高的现象,则表明在电网中的漏电线性,在队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漏洞的存在;若出现理论线损很高的现象,则表明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电网布局的问题或者运行过程不仅仅的问题。若出现高的固定损耗,则表明符合要求设备没有达到,此时需要对负荷进行改变或者在运行过程中适用电网的额定高电压。
此外,还要加大对临时施工以及专供店管理,尽可能减少电力的流失;对转供电的高压电量计量系统进一步进行完善,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实现线损自担计量模式;采取各种形式的检查方法以及各种进行的仪器进行窃电线路的寻找,避免广电,村屯的窃电行为,尽量减少电量的丢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展开定期的线损分析工作,找到线路中的薄弱环节,找出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线损或升或降的原因,及时有效地对降损措施制定实施计划,明确以后的主攻方向最终实现降损的目的。
3 结语
由于油田本身的特殊性,其采用的大多为散性的供点模式。随着勘探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也就造成了实际需求量和实际发电量的不协调,对电网运行过程中可靠性和经济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次要高度重视节能降损,不断积极探索能够实现节能降损的最佳方式,进而保障油田经济以及社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油田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应用[J].武俊宪.石油石化节能.2013(06)
[2] 高原油气田电力系统节能降耗方法的探讨[J].李佳.科技传播.2012(11)
[3] 油田电力线配系统优化运行方案设计[J].袁学忠.现代商贸工业.2012(06).
[4] 胜利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研究[J].倪承波.科学决策.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