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之殇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3yo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你自然不会想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时光带走了那个她。三十年前,她是侍萍,温柔婉约,深情款款;三十年后,她再次出现在他面前,她是四凤的妈,而他是周老爷。侍萍已经死去了——她只是那个相框里的人,是周朴园回忆里的惊鸿一面。做少爷时,他有过激情,我们可以猜想他为了侍萍也曾反抗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世故老成。周朴园虚伪,侍萍又何尝不是?口口声声说“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却还是一步步引导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她忘不了放不下逃不脱的无非一个“情”字。多年苦难之后,命运让她再次遇到他。
  历史总是如此相似
  周萍和四凤这两个年轻人惺惺相惜,在沉闷的周家热烈地相爱了。老天真会开玩笑,竟与三十年前如出一辙,但他们似乎比父母更勇敢一些。然而造化弄人,偏有身世的秘密阻隔他们。但转念一想,即便没有身世的秘密,结局也不会是个喜剧。就算私奔成功,他们还会不会重演“抛弃——悔恨”的戏码?毕竟这是沉闷的周家,这是雷雨骤降前的时代。周萍的懦弱甚于父亲,他唯父亲之命是从,从不敢冲撞父亲,更何况他还有与后母繁漪的感情纠葛。至于四凤,她像极了她的母亲,温柔、勤劳、单纯,但她单纯得过了头,因此频频被鲁贵敲诈,被繁漪利用。她与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向往着爱情,但不知道哪儿才是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不知道繁漪是怎样嫁人周家的。她读过书,谈吐不凡,在这个死气沉沉的周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样长久的岁月,谁能够想象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命运偏要给她一点儿光明,让她爱上一个不应该爱的人。即便如此,她的情感仍然是寂寞的、空虚的。繁漪这样的女子,不免让人心疼,封建社会给她的桎梏太过沉重,让她透不过气来。
  少年,可敬、可怜、可悲
  许多人说,周冲是《雷雨》的一束阳光。他年轻,有热情,对四凤的喜爱炽热勇敢。他懂得尊重心爱的女孩,不追问她的心上人;他懂得平等,想送四凤上学。他在周家显得格格不入,他和四凤可以说是最有希望逃离周家的人。周冲似乎太美好,但是这个做儿子的,难道对母亲的痛苦没有半分察觉?可他只会看看母亲,她的门关着,他也就回了。对仆人四风尚且那样关切,对至亲的母亲却不能为其排解半分忧愁,为其带去一丝温暖,真是可悲。
  鲁大海是我最喜欢的人物。矿上罢了,反抗周朴园,他有理智,有冲劲;孝敬母亲,关爱妹妹,斥责父亲,他有情有义。尽管曹禺给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给读者留下了一分希望。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开第一枪,这个像大海一样的小伙子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市侩人物也出彩
  如果说《雷雨》中其他人物、线索、矛盾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那么鲁贵应该是最贴近生活的.他有市井小人物的无赖气质,赌钱,但勉强还能度日;他最会生活,享受好茶,赖皮不还赌债;他几乎什么都知道,但统统不戳穿;他揣着每个人的把柄,永远留着一手!只可惜,本剧最大的秘密他不知道,难怪鲁贵说:“我好好地在周家做事,怎么你一来,全给搅和了呢?”他是麻木的,只求普通的生活;他又是自私的,对亲生女儿都忍心敲诈;他也是可悲的,最终落得个被子女抛弃的下场。雷雨过后,太阳终将会㈩来,周家的窗户终将会打开,当新生活来临时,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文章分组解读了《雷雨》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周朴园和侍萍、周萍和四凤、繁漪、周冲和鲁人海、鲁贵,也是对整部《雷雨》的解读。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雷雨》有非常充分的理解,并把对每一个人物的解读放在时代背景下,精准、客观.芙中不足的是,文章的新意不足。
  (祈成)
其他文献
黄河居然被废过?  不走睢宁还真没听说。  六百多年流过这片土地,  带走多少故事和传奇。  突然一天地裂山崩,  老黄河翻身跃出河床。  像一個古怪的精灵,  闯出拘禁自己的魔瓶。  肆无忌惮, 呼啸喧闹,  浊浪排空 ,一切横扫!  把弱小的淮水揽入怀抱,  让汪洋形成新的河道。  六百年的母亲河弃我而去,  睢宁说:母亲发怒,比父亲更暴躁!  从此留下黄河故道,  几脉清水,是母亲的余温缭绕
从后门上二楼,我来到受访者的家。主人是一位偏矮偏瘦、和善和蔼的老人。  进了家,布局和摆设给了我明确的信号:这是一个套用间——厨房连带用餐。一把已经看不出“脉络”的躺椅让人无法忽略。它,狠狠地击中了我的心,一股酸凉冒上来,比喷泉还凶,似乎在咕咚作響。它,依偎在一堵掉皮发黑的墙边。说是躺椅,其实只剩“骨架”。旧红布重重叠叠包扎在“骨架”上,躺椅似乎穿上了不成体统的“外套”。米黄色的塑带组织,从靠背到
“安那其”,是无政府主义的音译。蒋勋写过一篇小说就叫《安那其的头发》,写他在巴黎求学时曾加入过无政府主义的学习小组,组长是个清瘦俊朗的男生,有一个女组员很爱他,尤爱他那一头迷人的金褐鬈发。可是有一天,她突然发现那只是锃亮脑壳上的一顶发套。故事戛然而止。  这当然是个隐喻:无政府主义本身就带有虚无的、否定一切的意味,而结尾的“否定之否定”又意味着什么呢?显然,那是个信仰缺失的时代,旧的信仰被打得粉碎
清澈如镜的天湖边,有一条石铺的小路,沿着小路走到山顶,登高远眺,福建省福鼎市嵛山岛的秀丽景致尽收眼底:有山,有海,有湖,有草甸。  嵛山岛的山形地貌,还有这登高远眺、目之所及的意境,太像我家乡的大青山,让我仿佛回到了家乡,那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小时候,我经常登上高山,迎着山风和群山喊话,群山会回应你,好像山那边有个你。  那里是北方,这里却是“海上仙都”。  站立在红纪洞山顶,左面远望去群山連
那一圈长着野草、竹子、柴草的荒地,叫百花坟头。张先生跟我说。  东前村周围的山坡,柴草、树木、竹子、茅草,还有许多植物,低矮的、高大的、阔叶的、细叶的……密密麻麻纠缠在一起。春天,山上有许多野果子,甜的、酸的、涩的都有。冬天,有各种下山来觅食的野兽,野猪偶尔也会出来。村庄里的人习惯了,也就不足为奇。百花坟头在后头山,四周长满了高大的竹子,春  天,从地里钻出许多笋,一天疯似一天地向天空直直生长。一
人会隐藏,瓜,也一样。  可能是长得不好看,圆圆的扁,弯弯的长,也就是圆不圆、扁不扁、弯不弯、长不长的,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就叫它“倭瓜”。也可能它有自知之明,从夏天的开花结果开始,一直隐藏在浓密肥大的叶子丛中,时刻寻找着逃跑的机会,不想让你逮住它。然而当冬天快要来了的时候,万物开始枯萎了,掀开这一丛那一丛的瓜秧,“呀”,瓜秧上、黄叶子背面的许多小刺儿一下扎住了手,接着是阻挡不住的突然的惊喜:“倭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从大人们的嘴里听到“里下河”这个词了。心中常常有疑問——里下河,是哪里的一条河呢?后来总算知道了,里下河不是一条河,而是指江苏省中部沿海江滩的一块湖洼平原,西起里运河,东至串场河,北至苏北灌溉总渠,南抵新通扬运河。但又因为里运河简称“里河”,串场河俗称“下河”,平原介于这两条河道之间,故称“里下河”平原,被誉为“鱼米之乡”。  说来也巧,就在我38岁的时候,我踏上了“里下河”这方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  ——素材A15年前乡亲凑钱给丈夫看病。  浙江老人春节挨家挨户还钱  20 17年春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塘头村的村民们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徐兰芳。这位66岁的老人揣着15年前的账本,推着一辆放着一箱箱八宝粥的手推车,在村里挨家挨户还钱,她说她这是在帮老伴完成遗愿。据悉,15年前,徐兰芳的丈夫王乐年突患尿毒症生命垂危,源源不斷的治疗费让这个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雪上
一年秋天,元代大诗人萨刺都来到向往已久的杭州,想欣赏一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西湖美景。可天公不作美,那几天淫雨霏霏,他只好借宿集庆寺。一天拂晓,秋雨稍歇,天空朗月高悬,适逢寺里晨钟悠扬,良辰美景促使他诗情大发,遂笔走龙蛇,吟成七律一首。其三四句云:“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這首诗很快传遍大江南北。  时隔不久,萨刺都收到一封来自山东的信。寄信人是一位老者,他在信中说:“全诗意境颇佳。
家有“三熊”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这个问题恐怕老妈最有发言权。  “老熊”当道  “爸!我不想看这个,我想看《寻味顺德》!”“哎呀,这个有意思些,坐下坐下,一起看。”老爸一边乐呵呵地拍拍我的肩膀,一边不动声色地把遥控器往身后挪了挪。“爸,我看到了!你快给我,我真不想看《熊出没》!”我把他的手推开,跺了跺脚,撇着嘴直勾勾地望着被他藏在身后的遥控器。  老爸見我不服软,脸上的笑容倏地一收,轻哼一声,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