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略论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既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融合的主要渠道,如何恰到好处的进行问题设计,关系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成败,本文就课堂问题设计应具有启发性、渐进性、适度性、系统性、应用性以及层次性进行简要阐述,以期对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在开展问题设计方面有所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问题;设计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学会思考指的就是要具有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不应该是简单机械地接受过程,而应该是思维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课堂提问,可以促使学生学会思考,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课堂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的思维活动,增强其主体参与意识,从而达到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然而在教学中,常见有些教师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缺乏“为什么提这些问题”的考虑,把提问流于形式。因此,为了避免同样的疏忽在我们数学课堂上发生,也为了使提问更加有效性,就课堂问题设计上,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一、 启发性
  教学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在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去考察,学生以问题为起点进行思索,就能引导思维的方向,激发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望与探索。如,教学应用题:“大丰粮店运进大米40吨,运进面粉的吨数是大米的3倍,运进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吨?”教师可作启发性提问:要求的面粉和大米一共有多少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发展其纵深思维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透彻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能训练其思维的正确性与深刻性,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提高了探究思维。
  二、 渐进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因此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内容,要求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出科学、合理、准确、有层次的问题组,层层深入;另外,还要考虑到其间的衔接与过渡,及时引导学生把问题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如把一个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由浅入深,降低了知识的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可以用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
  三、 适度性
  教师在设置问題时,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免挫伤学习的积极性,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教师提问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学生可以毫不迟疑地回答,分为3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这样的问题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信息量过小。但如果把问题改为,将所学图形(三角形)进行分类,想一想可分为哪几类?各按什么分类标准?拿到此题,学生需加以思索才能回答。这种提问扩大了问题的广度,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概括能力。教师设置这些问题,建造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环境,是为了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一步步探求问题的结论,使他们投身于寻求知识的情境中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四、 系统性
  提问要体现局部知识与整体教学的统一,注意由已知到求知的衔接,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可以使学里集中注意,引发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思考,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使知识一体化,培养学生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种方法我们多在阶段复习时采用。通过设置相应系列性的问题,使知识与技能得到同步提高,形成概括性的知识体系。
  五、 应用性
  知识本来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的,在实际中会得到进一步的检验与发展。数学知识与人的生产、生活都十分贴近,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释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提高他们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数学问题也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的略高于生活的问题,但他们是数学习题中最能反映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关系的一类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解,同时又能通过问题的解决,这样做,既能加深对知识,推动他们主动思维的进程,养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六、 层次性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作为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在上课时,不同的问题问不同的学生,让问题问到点子上,发挥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因此提出问题时覆盖面要广,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中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提问的方式。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些信息量和难度都小,清晰度较高的简单而应用性强的问题,以鼓励其学习积极性;对思维开阔的学生,提些信息量和难度较大,发展性思维的问题,以满足他们的思维活动量。通过设疑、解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参与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得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尤为注意的是:要增强问题的科学系统性、启发性、渐进性、适度性和应用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以及想当然式的问题设置,最终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学科特点。结合初中生的心理活动特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采用适时适当的问题设计,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杜美娟.巧妙进行问题设计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J].考试周刊,2018(24):82.
  [2]严天合.小学数学导学问题设计之我见[J].新课程·中旬,2017(10):24.
  作者简介:
  李振南,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大南坂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的大发展,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再以学生的成绩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综合方面的表现。这就对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需要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  初中生由于正处在飞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很多事物的认知还具有片面性,需要有人从旁指导。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
摘 要:从某个角度分析,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我国政府财政资金问题面临机遇与挑战,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国库集中制度作为一种财政手段,是将财政收入入库的一个过程,且财政支出需要在财政部门设置统一的账户,在经过审批等流程下,将资金会给供应商户头,这种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财政资金拨付制度,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资金拨付问题,减少了成本,提高资金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财政资金;监
相对于传统絮凝剂而言,微生物絮凝剂具有絮凝效果好、应用范围广、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文章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
2010年开行将围绕全行发展战略,以国际视野和创新理念谋划全局,以"理念领先、规划领先、架构领先、管理领先"为原则,全面提升信息科技核心竞争力。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文性将是现代办公空间环境设计的主导理念和发展趋势,办公室的人文性化设计成为当代办公室设计的主题。本人从办公环境的人文性设计的概念出发,论述了办公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这种趋势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办公环境;人文性;文化;以人为本;舒适  在人们生存环境的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在人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角色“办公环境”也有了很高的要求。如何设计舒适健康
本刊讯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和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日前作出决定,将日立民用电子旗下的液晶投影机业务于2013年6月末之前移交给日立麦克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