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编教材,落实核心素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mouse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语文课程的改革指向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教师从课后思考练习题的角度切入,通过朗读,引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练笔思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关键词]统编教材;思考练习;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以“语文要素”和“宽泛的人文主题”为双线组织单元,教学思路清晰,而精读课的课后思考练习题融“思考”和“练习”两个概念于一体,体现了“理解与交流”“积累与运用”“拓展与实践”三个维度。准确把握课后思考练习题的编写意图,并将之用准、用好,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现以《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为例,浅谈如何通过课后思考练习题达成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指导文本朗读,感悟语言文字魅力


  《大自然的声音》课后第一道思考练习题提出:“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第2~3自然段。”题目中的“朗读、背诵”等字眼指向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较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因不容易找到训练的抓手,教师们容易忽略的是如何在朗读中“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用它独特的方式演奏出了和谐动听的音乐,令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威力。在朗读的时候,可以采用男女声对读的方式,女孩轻巧的声音朗读描写微风拂过时的语句,仿佛轻柔的呢喃;男孩有力的声音朗读描写狂风吹起时的语句,仿佛是森林合奏出雄伟的乐曲。
  在对课文精彩部分的朗读中,学生通过声音、语速的对比和情感的渐入,逐渐体会到文本中所描绘的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这种“美妙”有来自文本中对风声雨声、鸟叫虫鸣声的生动描写,也有对用声音塑造文本情感和意境所产生的愉悦感。

二、运用思维导图,促进思维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咬文嚼字,还要在培养和提升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就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统编教材在《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中第一次使用了思维导图:“填一填,再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这一道练习题的编写意图指向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和对课文结构的梳理。题目使用了简易思维导图作为工具支撑,展示了第一层级的内容:“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第二层级的例子,很容易就能发现课文还写了“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和“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這两个部分,完成图表的填空后,课文主要内容就呼之欲出了。
  思维导图中层级关系简单明了,不但凸显了“先总后分”的课文结构,也揭示了文段间的包含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梳理文本信息。

三、拓宽练笔思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清单中提到了“语言运用能力”要求,而课后思考练习题中的小练笔是训练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阵地。
  《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安排了一次小练笔:“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因三年级学生大多数时候会对稍纵即逝的声音缺乏关注,导致练笔时无从下笔,这是训练的难点。教师可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课文中列举的两个例子分别揭示了“美妙的声音”来自大自然和家庭,由此可将学生的思路拓宽至学校、会场、公园等生活场景,再选择定位至一种熟悉的声音。这样,对学生的训练就指向了本单元“留心生活”这一语文要素。在写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声音来写,在前一个单元“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训练基础上,再尝试用上在本课学习中积累的一些有新鲜感的词语,一种“美妙的声音”就跃然纸上了。
  课后思考练习题是使用统编教材教学的“规定动作”,教学时,我们对每一道题都要做到“方法有指导,训练要落实,效果有保证”,以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118号。  林苑宾馆坐落在哈尔滨道里中心地段,距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金安欧罗巴商圈几分钟路程,三星酒店,闹中取静,老建筑,是黑龙江省林业系统的国字号老店,接待过国内外众多宾客。  每年冬、夏都是宾馆的热季,一些老顾客会再次“光临”,不光图它地点便利,更惦记丰俭由人的特色饭菜。  后院的特色农家院饭菜远近知名,环境修新如旧,完美还原了20世纪60年代东北农村的
[摘 要]小学语文深度学习主要集中在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这是一种高阶思维下的理解性学习,强调批判理解、内容整合、迁移运用等。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教师从目标导向、发挥想象、多元融合、有效拓展等方面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语用能力;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由芬兰赫尔辛基乘船,三个小时即可到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的一颗璀璨明珠,塔林就是其中最为闪光的部分,它既是国家的首都,又是风景最美的城市。塔林是座保有中世纪外貌与格调的古老城市。三面环水,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海岸线绵延45公里。与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义为“水边居住者”。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发达,经常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
[摘 要]对于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文中,在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之间走一个来回,从双主线的单元要求中了解学习目标应该确定“语文要素”这一教学的重难点,围绕“课后练习”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从感悟、积累、运用等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训练。  [关键词]双主线;课后练习;积累;感悟;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75
[摘要]以课文为基础进行语言训练是夯实学生语用实践能力的基础。教师要对教材展开精准研制,开掘适切的语用价值;通过联系对比,辨析独到的表达形式;进行内化实践,拓展丰富的练笔渠道。  [关键词]借力文本;言语发展;精准研制;联系对比;内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7-0069-02  以课文为基础进行比较扎实的语言训练是夯实学生语
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曾经历过一次儿子走失之险,他总结告诫家长:  第一招,广播。但是不能瞎广播,你不能说“我儿子叫甜甜,大眼睛,长得可漂亮了”,这样广播没有用。你得说孩子叫什么名字,上身穿什么,下身穿什么,有几颗虎牙,哪有一道疤,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说出具体的特征来。  第二招:“十人四追”。找十个人往四个方向追,十个人一个方向两个,还剩两个,一个妈妈,一个爸爸。妈妈要在原地不动,万一孩子回来了呢?这
[摘 要]面对借班上课,学情分析顯得尤为重要。教师可在设计教案时,通过预测分析学情;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学生表现分析学情;在教学结束时,通过总结回顾分析学情。学情分析是教学的出发点,能够使语文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学情分析;借班教学;预测;学生表现;总结回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6-0072-02  在我县教学评选
研究表明,在人一生所受的教育中,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占到两成,社会教育占到三成,而家庭教育则占到了五成。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都是学校的事,这实在是一个大误区!其实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学业发展中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所以,当一名智慧的家长,很重要。  现在祖父母带孩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专家提醒,孩子0到6岁时,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父母自己带孩子。因为这段时间是孩子人生观养成的重要时期,祖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对孩
[摘 要]小学生学习语文,需要自主阅读感悟。而学生阅读感悟仅仅靠读是难以实现的。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因素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感悟的形成。  [关键词]潜移默化;阅读感悟;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78-01  小学生学习语文,需要自主阅读感悟。而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仅凭学生的智
好习惯不但有助好身体,好习惯也会养成人的美姿美态。就拿牙齿来说,你以为那一口珠贝一样闪闪发光的都是天生的?Angelababy的惊艳就在她整牙之后。  作为普通人,大家更关注牙齿的健康,健康是牙齿美的前提。  “三三三”原则  3次刷牙:三餐后刷牙、漱口;每次刷牙至少3分钟;咬合面、颊舌面、近远中。  正确的刷牙方法:刷毛于牙面呈45°;加压刷毛入龈沟;水平颤动4、5次;向咬合面垂直扭转;前牙舌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