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有伊朗媒体报道称,“中国正推进在伊朗南部地区建立小规模海军基地。”但中国媒体很快就澄清,有关构思其实“不是军事基地”,“很有可能是为了掌握本国油轮的位置以及观测地区状况等而在当地建设观测基地”。
在霍尔木兹海峡的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座大岛叫做格什姆岛,隶属于伊朗。有专家估计这里可能是中国有意建立观测站的选址之一。
伊朗学者阿法拉西亚比撰文指出:中国之所以试图“进军”霍尔木兹海峡,首要原因是此处是由中东运输原油至中国的必经之路:作为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也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这个长度只有150公里、最窄处仅48公里的海峡,平均每8~10分钟就有一艘油轮通过,每天有 400万吨石油经此运往世界各地,因此也被形容为“世界经济咽喉”。
应该指出,中国在此建立观测站,也有十分合理的原因。中国四成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并无针对海湾地区出现紧急状态的紧急预案。中国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也有一个观测基地,但该基地理论上并不是海军基地,且因为距离太远,根本不能掌握海湾地区。
美国现已在印度洋上设立了迪戈加西亚海军基地,它可利用航母、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兵力达到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效果。而前不久,法国也与邻近霍尔木兹海峡的阿联酋设置首个军事基地达成了协议。中国军事专家担心,美国海军只要在马六甲海峡或霍尔木兹海峡这些战略性的咽喉要点采取军事行动,就可迅速切断中国的能源供应命脉。所以,即使中国在伊朗建立一个小规模的海军基地,也根本不可能应对真正的危机。
有分析认为,伊朗方面向外张扬“中国拟于伊朗南部建海军基地”,可能是跟德黑兰在地缘博弈感到莫大压力有关。
由于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重要,近30年来,美国与伊朗在海峡附近有过两次军事较量。一次是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之后,美国为解救被扣人质于1980年实施了“蓝光行动”计划。停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的8架直升机载着120名突击队员起飞,长途奔袭德黑兰。第二次是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为油轮护航的美军导弹护卫舰被水雷炸伤。美国认定是伊朗人所为,遂派第五舰队驶入阿曼湾,击沉伊朗护卫舰两艘、战斗机一架,甚至还击落了一架伊朗民航客机。
随着现在美伊关系进入僵局,美伊又在霍尔木兹海峡展开了对抗,美国常驻海湾有两个航母战斗群,而伊朗也在海峡北岸部署了重兵,仅战术导弹就包括5个射程达360公里的新型“雷鸣”反舰导弹发射阵地,此外,伊朗海军60余艘小型舰艇,3艘俄制“基洛”级潜艇、4艘袖珍潜艇及新型国产“鲸”式潜艇都在海峡附近游弋。
伊朗海军虽然保持着海湾地区老大的地位,但其海军总共才2万人,而美国一支航母特混舰队的人数就可以达到5000人,双方实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今年1月5日,5艘伊朗海军的快艇与美国海军的3艘战舰在霍尔木兹海峡对峙,局势骤然紧张。
现在,从布什急于推动中东和谈可以看出,华盛顿孤立德黑兰的态势愈趋明显,要反制美国的围堵,伊朗手上最大的讨价还价本钱,自然是中国牌了。
然而,中国政府决不可能在美伊博弈的敏感时刻去建立一个军事基地,事实上,中国从未在海外设置过军事基地;若然中国突然改变此一方针,势必引来区内极大关注,这是以和平发展为导向的中国所极力避免的。
在霍尔木兹海峡的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座大岛叫做格什姆岛,隶属于伊朗。有专家估计这里可能是中国有意建立观测站的选址之一。

伊朗学者阿法拉西亚比撰文指出:中国之所以试图“进军”霍尔木兹海峡,首要原因是此处是由中东运输原油至中国的必经之路:作为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也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这个长度只有150公里、最窄处仅48公里的海峡,平均每8~10分钟就有一艘油轮通过,每天有 400万吨石油经此运往世界各地,因此也被形容为“世界经济咽喉”。
应该指出,中国在此建立观测站,也有十分合理的原因。中国四成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并无针对海湾地区出现紧急状态的紧急预案。中国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也有一个观测基地,但该基地理论上并不是海军基地,且因为距离太远,根本不能掌握海湾地区。
美国现已在印度洋上设立了迪戈加西亚海军基地,它可利用航母、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兵力达到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效果。而前不久,法国也与邻近霍尔木兹海峡的阿联酋设置首个军事基地达成了协议。中国军事专家担心,美国海军只要在马六甲海峡或霍尔木兹海峡这些战略性的咽喉要点采取军事行动,就可迅速切断中国的能源供应命脉。所以,即使中国在伊朗建立一个小规模的海军基地,也根本不可能应对真正的危机。
有分析认为,伊朗方面向外张扬“中国拟于伊朗南部建海军基地”,可能是跟德黑兰在地缘博弈感到莫大压力有关。
由于霍尔木兹海峡地理位置重要,近30年来,美国与伊朗在海峡附近有过两次军事较量。一次是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之后,美国为解救被扣人质于1980年实施了“蓝光行动”计划。停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美国“尼米兹”号航空母舰上的8架直升机载着120名突击队员起飞,长途奔袭德黑兰。第二次是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为油轮护航的美军导弹护卫舰被水雷炸伤。美国认定是伊朗人所为,遂派第五舰队驶入阿曼湾,击沉伊朗护卫舰两艘、战斗机一架,甚至还击落了一架伊朗民航客机。
随着现在美伊关系进入僵局,美伊又在霍尔木兹海峡展开了对抗,美国常驻海湾有两个航母战斗群,而伊朗也在海峡北岸部署了重兵,仅战术导弹就包括5个射程达360公里的新型“雷鸣”反舰导弹发射阵地,此外,伊朗海军60余艘小型舰艇,3艘俄制“基洛”级潜艇、4艘袖珍潜艇及新型国产“鲸”式潜艇都在海峡附近游弋。
伊朗海军虽然保持着海湾地区老大的地位,但其海军总共才2万人,而美国一支航母特混舰队的人数就可以达到5000人,双方实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今年1月5日,5艘伊朗海军的快艇与美国海军的3艘战舰在霍尔木兹海峡对峙,局势骤然紧张。
现在,从布什急于推动中东和谈可以看出,华盛顿孤立德黑兰的态势愈趋明显,要反制美国的围堵,伊朗手上最大的讨价还价本钱,自然是中国牌了。
然而,中国政府决不可能在美伊博弈的敏感时刻去建立一个军事基地,事实上,中国从未在海外设置过军事基地;若然中国突然改变此一方针,势必引来区内极大关注,这是以和平发展为导向的中国所极力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