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3345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已经成了我国乡村的普遍现象,为了祖国花朵的未来,简单的爱心已经不能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因此学前教育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为儿童们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来生活。因此本文以留守儿童的问题为基,力图提出几条可行的建议来解决。
  关键词:学前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探讨
  来自德国的志愿者卢安克在中国各贫困山区支教十多年,他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是,在中国,教育只是为了达到被社会承认的某种标准,而不是为了孩子。从中映射出的中国教育的问题发人深省,因为学前教育的缺失而给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更值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思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
  (一)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留守儿童越来越能享受到不同的待遇,无论是学习资源,还是教师配备上都有很大的改善,另外还有大学生下乡志愿者的工作,都使得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得到改善。但是,儿童的不平衡感仍然存在,城镇儿童能享受到家长的呵护,然而留守儿童一回到家只有年过半百的老人,很容易被一些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城镇儿童触手可及的医疗资源、娱乐资源、学习资源随时触手可及,然而乡村儿童只能通过周围人的传闻和经验来学习,要想拥有以上的资源,只能进入附近的县城。这种不平衡感一定会造成失落感,所以留守儿童的心理会变得内向而不善与人交流。因此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照顾他们的心理,并给予呵护与爱。
  (二)家庭教育不到位,儿童易染上不良风气
  幼儿园的入园率大有提升,越来越多的儿童进入幼儿园并接受教育,为父母分担了一些管教压力,但是毕竟儿童的教育是雙方面的,幼儿园的管理很严谨,但是一回到家中,儿童如果只能受到家中松散,懒慢的风气,那么儿童便深受其害,一个家庭对于儿童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儿童都会模仿,家长的带头作用非常重要。现在乡村里的老人的教育理念和生活观念普遍很单一而且落后,除了解决温饱问题,然后就不予不问,任由儿童散漫,因此,儿童们在语言、行动、情绪情感、社交等方面会有所缺陷。
  (三)幼儿园对于留守儿童的针对性教育不足
  幼儿园对于儿童的常识教育都具备,计算,图画,音乐,文字等方面都能教的到位,但是缺乏对于留守儿童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留守教育,尤其是对于儿童的社会性非常缺乏,儿童的内向也源自于此,缺乏对外交流。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互动与爱护,并且是长期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而多数老人都认为儿童只要学一些简单的常识就能过关,而全面发展的常识,如德智体美劳却无法实现。因此幼儿园应该设计一些有关于此类的课程,让儿童们能感受到温暖与爱,并且让这一特殊群体能与正常儿童得到同样一样的教育和关怀。
  二、关于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对策
  (一)社会要加强管理和建设力度
  政府要从基础资源建设方面要加强,不仅是财政支持,还有对于幼教的编制。一方面,政府要将乡村附近的公路交通加强建设,并对公共交通加大投入力度。幼儿园内部要设置一些图书角,并设置一些运动设施,让学生们能在知识和运动中找到自己的生活乐趣。如果有非常贫困的学生,要给他们一些特殊津贴,并且在幼年不深受家庭贫困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幼教的考核要严谨,不仅是对于专业职能的考核,还要考核其道德素质,并在训练中加入对于伦理学的教育。社会要多多给予儿童以爱护,才能使儿童得到来自社会的爱护。
  (二)留守儿童要多与父母交流
  远在他乡的父母每年看望儿童的时间并不多,每年都寥寥无几,虽然不可能增加回家次数,但是要用信件,聊天工具,电话等方式给儿童以应有的爱,多多鼓励儿童们让他们能不断进步,并且多与他人交流,给他们带来自信感能更好地成长。另外,政府也要给予当地农民工以一定的交通补贴,让他们能多次回家与儿童相聚,并且给儿童们以相应的教育与呵护。来拉近儿童们与父母的距离,逐渐消除他们之间的差距来让儿童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要针对留守儿童以专业的教育
  乡镇幼儿园要设立一个专门的幼教场所来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毕竟家庭教育不能对留守儿童进行去全方位的教育与关心,可以用幼儿园来对其进行专门的呵护。不仅是教学上,还有儿童的日常生活都要给予热心的呵护。另外,要专门派遣一些相关专家定时对幼教进行指导和学习,幼教要将学到的东西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儿童身上。为儿童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并且要时常要开展一些活动来使儿童们得到快乐,并且在活动中要强调团结友爱,和平责任等社会核心价值观。让儿童们的成长不至于太过孤独,给他们以生活的希望与信心。最后,儿童们要和幼教保持良好的关系,因为孩童的生活习惯不可能全都一样,而且淘气顽皮的儿童也并不在少数,幼教要懂得在不伤害他们内心的基础上,对儿童们进行严厉而且有分寸的教育。适当的教育会使他们感觉到幼教与他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而并非掐人打人的阿姨。因此,幼教要多在这方面下功夫,了解他们的心理,并且给他们帮助,通过家访,游戏,春游等方式来提高他们之间的亲密度。
  三、结语
  对于留守儿童来讲,穷与特立独行成了他们的生活标签,这既是城里人对乡下人的偏见,而且也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家长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因此只能选择留下老人与儿童。但是此时对留守儿童的关怀成了社会问题的焦点,是让他们一生都无法得到真理与艺术的浇灌,成为碌碌无为的00后或者90后,还是看到外面世界的美好,用尽一生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我想对于一个社会工作者来说,更愿意看到他们能在苦中茁壮成长,在贫穷中找到自己的志向而不为眼前环境所限。因此,我们要真正落实好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工作,为他们的未来打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李梅.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学周刊A版,2013,(5):193
  [2]艾春梅.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4):121-122,18
  (作者单位:贵州省兴仁县鲁础营回族乡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部颁发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预示着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结束,未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将以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最高的追求和宗旨,课程改革主旋律是核心素养。新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为: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模块是相互联系的,语言建构与应用是第一层次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思维能力和
期刊
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位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对于一名小学班主任昵?从我个人的实践经验来看,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仅拿教书育人做为基本要求显然是不够的。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很重要。一个班级管理不好,就不会有一个好的班风,也不会有一个好的学风,也就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可见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管理为主,育人为本。  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要坚持“两手抓方针”一手抓
期刊
摘 要: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是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仍然是我们应该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拟就此一方面,做些浅薄的分析探讨,以期能对同行的相关教学起到些许指导作用!  关键词:赏识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都能以撒播“爱”之雨露为前提,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善于利用教育环境,善于创设教育情景,善于把握教育分寸,将会带来育人的高效益。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育人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业劳动者。如何育人,是教师这一行业古今不尽的话题。千百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这就是热爱学生。今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班主任育人工作往何处走
期刊
摘 要:中考作为检验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水平高低的权威性考察,其成绩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解题技巧的掌握,更反映出学生是否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联系以形成综合性、规律性的思考方法。因此教师应在总复习阶段从良好的复习思路入手,用科学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健全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数学是中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学
期刊
摘 要:在初中阶段实施语文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未来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丰富自身的知识及情感。本文主要是分析我国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以此增强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期刊
摘 要:提高课堂效率,打造优质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不懈的追求。如何利用短短的四十分钟,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得到发展,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有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赏析与解读,目标的设定,巧妙地引导,组织的活动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学习欲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才能达到高效,下面从以下几
期刊
摘 要:初中语文的教学历来是新课程改革所重点关注的工作,它不仅是基础知识的完善,更是深入学习的基础。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对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策略进行了多方探索,这一阶段教师所实践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层出不穷。“核心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已成为当代一线教育者渗透在自身教学中的教育观念。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理解和运用核心素养,谨以此文供各同僚所借鉴,希望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但目前普通高中英语学困生所占比例很大,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提高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关系到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是高中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困生;提高;策略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贯彻这一理念,英语教师
期刊
摘 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我们的教师在职业道德修养必须得到加强,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师德。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学校要把加强教职工的师德建设与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加强师德建设放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之中。  关键词:师德修养;观察问题;改进措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建设问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