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图书馆改善读者服务工作的若干对策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_shang_c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若干改善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肩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是培养合格人才必不可缺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国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建设,使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作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为师生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以适应学校办学的开展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大都是新成立的,受时间和经验的制约,其提供的读者服务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馆藏资源不充足
  图书资源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而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新建立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大多是白手起家,受时间和投资规模的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相对匮乏。
  2. 馆藏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馆藏资源主要是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内容陈旧,无法满足高职院校的专业知识的需求。又由于管理、资金等问题,高职院校数字资源建设严重滞后,数字资源数量少、更新慢,更没有形成一定规模。
  3. 读者服务部门职责不明确
  由于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规模不大,人员较少,还只停留在中专阶层的管理上。服务部门也只设了流通部、参考咨询部等,而这些部门又各自为政,交流甚少,再加上馆员素质不高,造成读者服务部门职责不明,分工不明确。
  4. 服务模式尚处于传统阶段
  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意识比较落后,还处于被动的服务状态,每天只是坐等读者来借书、还书,然后取书上架,缺乏与读者的沟通交流。再加上长期以来的单一落后的手工操作,造成服务效率的低下,服务水平不高,这就直接影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
  5. 馆员素质普遍不高
  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都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还停留在传统的单一的被动服务状态,服务态度和服务观念比较滞后。还有,由于馆员学历较低,参加培训机会较少,造成文献信息意识淡薄,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较低,就不能全方位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6. 图书馆网站建设与网络服务滞后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网站建设比较落后,有的学院甚至没有图书馆网页。这样,读者不能直接地了解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也就无法开展网上信息服务,如读者自助服务,网上查询、续借等。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改善读者服务工作的对策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改善读者服务工作,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高职院校的采编部门应结合教学需要,紧跟知识更新的节奏,及时采购那些有形的纸质图书和光盘、音像制品,以及那些无形的电子图书、数据库资料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也可以聘请一些专业教师作为兼职采购员,因为他们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更新更为敏锐,选购图书资源比较有针对性。这样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高职院校图书资源相对匮乏的现象就可得到克服。
  2. 更新读者服务模式
  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学院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职能,就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服务模式。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网络环境下的服务观方式,应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牢固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2)服务方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改变服务方式,已成为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服务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变一次性服务为跟踪动态服务,变简单服务为深层次服务。通过现代化工具主动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主动关注各学科研究热点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动态,进行知识挖掘和信息增值服务,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
  (3)服务手段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新时期,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读者服务工作的手段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变到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进行信息服务工作。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声像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实现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利用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提高读者服务的效率。
  3. 全面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提高图书馆员素质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是图书馆对读者服务和工作创新的保障。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准和服务精神。鉴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来源与知识、能力结构的现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提供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适时提供培训、参观交流的机会,使所有馆员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与此同时,图书馆内也应适时采取轮岗工作制度,使在馆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及不同工作部门的工作特点,这样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读者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因此图书馆馆员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4. 加强读者导读工作
  导读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一环。导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馆藏文献资料在读者中的利用程度。开展导读工作,培养读者阅读兴趣,有利于读者知识信息需求的不断拓宽和深化,从而促进读者整体水平的提高。图书馆应根据不同的读者、不同的学习阶段为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服务。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新生入馆教育。在新学期开始,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介绍馆藏的情况、图书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图书借阅。
  (2)开设文献检索课。由资深馆员对全校读者开设文献检索课。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增加计算机、光盘、数据库、网络等使用方法,要教会读者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鉴别、筛选、整理和分析研究文献信息,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意识和提高他们的信息能力。
  (3)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各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专题讲座。如提供“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PAC)及馆藏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指导”,进行“如何利用万方数字资源”、“电子图书的使用”等方面的讲座。
  (4)设置咨询台。图书馆的咨询部应在大厅内设置咨询台,由资深馆员接待读者,解答读者遇到的问题。
  (5)开展网络虚拟咨询。利用BBS,E-mail等方式与读者进行网上信息咨询服务,努力做好高层次的读者服务工作。
  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也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更新服务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在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下胜任本职工作,满足读者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学院教学工作,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雪梅.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教育,2008(12).
  [2]郭晓彤.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刍议[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3]李小英.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若干措施[J].河南科技,2007(12).
  [4]殷子.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7(34).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其他文献
针对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双曲正切模型稳定控制器设计问题,给出一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并引入自由权矩阵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来源越来越广,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由于学生思维的幼稚,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特别是信息本身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一些不科学的信息严重影响了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加强对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  一、 调查问卷显示加强对学生科技意识的培养是迫切需要的  最近我在203个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显示,算过命的学生有29.4%,相信求神拜佛的学生有51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要求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要有较大的提高,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大,靠的是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的人才需要教师平时在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多种渠道,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创建和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必须建立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