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白的看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200710081202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知道这样读是否正中小白的心意:被他引导着,看他要你看的东西,并被这些东西迷住或激怒。
  
  比起一般的随笔集,《好色的哈姆莱特》可以算是少见的体裁统一、思路连贯。但小白及其作品并没有因此就更容易概括,简直是一概括就死。性文化考?色情史?视觉艺术论?还是更为暧昧的“准风月谈”?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必将出现在书讯、书评中的词汇,洋溢着某种既铺张华丽又言不及义的喜剧意味。也好,其实这正是最适合读小白的语境——唯有充分浸淫在这样的喜剧现场里,你才更能读懂下面这般一本正经的、用学术腔耍宝的句子:
  “显然此时的秋千已从仪式发展成为一种单纯的娱乐。在古代以裙袍为主的服装式样下,这项娱乐之向着色情演化,几乎具有必然性。从贾宝玉的酒令‘秋千架上春衫薄’到洛可可画家弗拉戈纳尔的秋千画,都突出了秋千为观看女性身体提供的便利。那衣衫轻盈的少女在秋千上翻飞,玛丽莲·梦露被地铁出风口吹翻裙裾,只能算是色情的一闪即逝的幻灯片,秋千能够不断变化新的角度,像一架色情的万花筒,令架下的男性目光应接不暇。秋千上的看,是机会主义的看。唯其机会主义,所以更让人肉紧,更觉得刺激。秋千上的被看,是冒险主义的被看,吊索大幅摇曳,暴露遮掩之间,平衡摇摆于微妙的支点上。”(《吊起身子提起腿》)
  各种“主义”的大帽子,在小白笔下,屡屡给精确地扣到被“主义”不屑、让“主义”尴尬的细节——小房子,黄段子,秋千架上,镜像深处,丝袜顶端,裙摆下沿。以我对白兄的了解,他对于寻找“准确词语”(motjuste,法语,我加上这个括号是为了现场演示一下小白的行文习惯,他的括号里永远塞满了各种煞有介事的深奥原文)的兴趣,丝毫不亚于对所谓“史实”的考据——如果“史实”本身没有被小白独特的写作方式消解的话。为了能靠近目标,他对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推敲,用陈村的话是“虐恋”,用他自己的话是“滥用”,而在我看来,无论性质如何,也不管他究竟是如何办到的,这样做常常呈现出乎意料的荒诞效果:他越是力求精确,意义就越发飘忽不定,这几乎给他看似狂欢的文本带来一种女性化的冷淡效果。
  当我们的目光被古希腊瓶子上的“湿褶”牵引得神思迷离时,当塔玛拉手执画刷让邓南遮欲罢不能时,当乘着时光穿梭机的伦敦现代人坐进16世纪的环球剧场、被场子里的臭味和咸湿笑话颠覆了对莎士比亚的认知时,当情人的屁股成为权力与承诺的交易所时,我们被这些新鲜的、原本完全不搭调的意象组合“雷”得眼花缭乱,以至于无暇顾及:小白本人的视角在哪里?如果仍以“秋千”一说类比,则他的目光既非“自下而上”,也非“自上而下”,甚至不是专注的,入迷的,而是聚焦在这些物象之外的某一个(也许是纯粹语言学意义的)点上。这一点也超出了读者的视野,因而,有时候,我们读小白,是会有一丝愠怒的。
  这种愠怒很难表达,很容易被简化成针对这些作品的敏感题材或者作者的暧昧立场。可以想见,对于本书的讨论,最常见的切入点是:第一,作者如何处理涉性题材,如何在意识形态的夹缝间体现其“合法性”,进而,这个问题会演变成“这是不是性研究”乃至“性研究于人类生活有何重大意义”。第二,作者的“研究”材料取自一般人绝少涉猎的领域,那些在希腊罗马中世纪的碎片中穿梭自如的方式近乎炫技——据我所知,网上的言论,对小白的“崇拜”抑或“反感”,基本上自此而来。
  我不知道这样读是否正中小白的心意:被他引导着,看他要你看的东西,并被这些东西迷住或激怒。如果我们换一种读法,揣摩他究竟是如何将这些材料打碎后捏拢在一起的;考究他如何以近乎罗兰·巴特或者苏珊·桑塔格的方式,既精准地判断、定义,又在不动声色间“曲解”乃至“调戏”原意;拆穿他在严肃与玩笑的两极间如何自定下一整套游戏规则……这样读,我不知道会更有趣还是更无趣。这就好比,电影演至高潮,欲仙欲死之际,忽然生出疑心,想举头张一张摄影师到底蹲在哪里取景——你自然是望不到的。
  游戲感始终充盈在小白的写作中,尽管他在材料的前期准备阶段从不“游戏”,其认真态度几乎到了不惜工本的地步,他可以为查清莎士比亚时代剧场地板的材质,去翻阅三本大部头,而查找的结果只是文章中一个不起眼的形容词——这举动却又近乎作者借以从中自娱的游戏。从这个意义上讲,连题材之敏感之禁忌都是服务于他的“游戏规则”的。正因为处理这个题材需要步步小心,没有现成的规则和先例可以参照,表达的难度远远超过那些安全的、没有冒犯感的东西,所以,高手下笔,才更能享受在钢丝上跳舞的快感。
其他文献
班主任对一个13岁的未成年人的“过失行为”,未在办公室个别了解事情经过,而是抓住学生的所谓“自供恐吓”,直接在公开场合采取批评教育,有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之嫌。      班主任3份陈述反映的事件经过    班主任所呈现的逻辑是,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尽一个教师和班主任的职责,没有不当,事件背后另有隐情,与当事学生父母有关。    从班主任呈现的事件经过应该考虑的问题    1、青少年自杀如果源于相近年
她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她却输掉了冠军。    才能    就像国内任何才艺表演场合里永远少不了《再别康桥》的朗诵,无数英国人在才艺选秀节目《英国达人》里唱过音乐剧《悲惨世界》里的歌。4月11日,47岁的苏珊·博伊尔在《英国达人》(第三季)上唱了《悲惨世界》里的《我曾有梦》,然后她成为了地球上当月最大的明星。  14年前的苏珊也参加过选秀节目。当时她通过了选秀节目《My Kind of Peo
在工作日到伦敦金融城转一圈,你可以听到20多种语言。让这么多海外人才留下来,伦敦金融城当然有自己的秘诀。    陆毅安(IanLuder)有些疲惫。作为伦敦金融城第681任市长,这名土生土长的伦敦人率领一个商务代表团在12天内马不停蹄访问中国的北京、上海、重庆和香港。这是他去年11月上任伦敦金融城市长以来首次访华,每到一处,都被当地人询问伦敦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金融中心有何成功经验。    尤其当他
据说,蔡斌私下里也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小伙子”,可担当重任之后,老是背着手踱着步绷着脸,从头到脚都写着“严肃”和“紧张”,显得比陈忠和还老气横秋,让人看了都有点怀念老陈昔日那超脱的笑容了。    6月6日,中国女排在新主帅蔡斌的率领下,带着中国两站四国赛上的冠军,踏上了有着小世锦赛之称的瑞士女排精英赛的征程。首次正式亮相国外赛场的新女排自然成为媒体和球迷关注的焦点。看上去,重压之下,新帅蔡斌在带队训
落魄多年的AC米兰为何还能成为中国球迷最爱的足球俱乐部?那是因为卡卡。“如果卡卡离开,我绝对不再看AC米兰的比赛了!”一位中国女球迷也许道出了许多中国球迷的心声。    目前,世界足球先生、AC米兰巴西籍球员卡卡转会皇马已成定局。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卡卡能卖到7000万欧元的高价,老东家AC米兰该知足了。可是,令人担忧的是,米兰俱乐部这种急功近利的决策,恐怕是米兰王朝没落的信号。A
摩登的一条街:淮海中路。摆摊的不少,因为游人摩肩接踵。  在陕西路口“打桩”的是“游击队”,几路人马,井水不犯河水,贴近“目标”轻声兜售,从“劳力士”到“LV”。  在思南路口“操盘”的是“正规军”,堂而皇之,你想一夜成名,成为“天使”吗?就来此地报名吧,这里是“天堂”进口,登记入册的门房间。  “天使”,头上顶光环,背上插翅膀,她受上帝差遣,来到人间惩恶扬善。这回电视选秀用上“东方天使”一词,想
中国与美国远隔千山万水,政治、文化和法律相差很大,资本市场的问题却拼命地要学美国,而且错把华尔街头目保尔森当成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其中的深层原因发人深省。  加拿大经常处于强邻美国的影子之中。加拿大的许多大学教授是在美国拿的博士学位。加拿大法学院招生用的是美国法学院的入学考试成绩,而且加拿大顶尖法学院的录取成绩只相当于美国中上法学院的录取成绩。所以有句戏言:“加拿大何不成為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 
作者无意阐述食物的意义,反而更希望掌握生活的质感。而这个质感是对于食物的感悟所堆砌出来的,它是具体的,不可以被抽象化,不可以被概括。  也斯新近出版的小说集《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对于批评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进入这一本书?如果我们暂且做一下《达·芬奇密码》中的侦探学者兰登的话,那么这本书扑朔迷离的脉络也许可以看成是最终引领我们找到马德格利安的遗骨的生命线。然而是什么赋予了这本书“生命”的呢?答案似
这是一部文艺大片的标题。封面上煽情的男人的侧脸与背后天高地阔的中华帝国的宫阙,似乎也明示这是一种大片式的叙事——晚清,跨国,情人——我喜欢这个封面和书名,但暗暗讪笑作者赵柏田和出版方世纪文景也深谙标题党的策略!这些,都是阅读之前的揣想。  阅读,却颠覆了我肤浅的想象。我开始觉得《赫德的情人》这书名大有深意。它是一个中国套盒,至少嵌合着几层意思,使“赫德的情人”这一词汇出现了有趣的象征意味。换言之,
为什么现在的女孩子那么憧憬花别人的钱,哪怕为奴作妾,好像所有人都想当杨贵妃,不想做武则天,却没考虑过谁的下场比较悲惨。  梁洛施这女仔是一颗人心的试金石。她半岁失父,靠母亲在赌场工作养大,其葡萄牙籍父亲是澳门望族之后,但族人不承认她们母女三人的身份,因为她父母并未正式结婚。一个12岁就加入名声不佳公司的女孩,在人们看来,手里的牌已经是坏到不能再坏。她出道时,英皇公司想把她打造成“小张柏芝”,张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