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y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际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管理方法单一、定位不够准确、法规不够健全、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对工程建设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现代化工程需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更新,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完善法规标准,明确划分监管机构的职责,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进而确保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以促进我国建设事业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发展;信息化管理;健全法规标准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建设工程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时期,施工工艺和各种技术频繁更迭,对工程各方面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受环境、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设中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工程的建设效果,轻则带来经济损失,重则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对此,我国已经加大了质量监管力度,但质量是一个永久性的问题,需要长期坚持。
  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发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1.1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在许多工程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工程质量多由施工单位自身负责控制;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不少施工单位都建立了质量检查制度,主要有互检和自检两种,此外,建设单位也开始参与进来,同施工单位共同负责质量验收;80年代以后,国家颁布了相关法律,政府开始涉入,施行强制监管,在近三十年来的发展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质量监督机构,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极少数工程中存在着监督力度薄弱的情况,在今后还需更上一层楼。
  1.2 存在的问题
  ①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当前的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工艺、技术、材料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相应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更加重要,尤其需要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做后盾。从当前状况来看,不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地方法规,都无法包含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除了变动范围较大,连续性也较弱。而且,政策法规更新速度过慢,难以跟紧时代的飞速发展,以至于许多法规都是在事后才弥补的,而起不到防范的作用。同时,实际中的监督管理与相关法规缺少良好的协调性。在发现违规行为后,处罚力度不够。
  ②定位不够明确
  由于政府实行了强制管理,相关的质量监督机构的地位十分关键,作用也不可代替,但目前这些机构的性质以及监督方式、内容等都很模糊,各自的定位并不明确,如该机构属于是政府专业技术部门,还是行政执法单位;监督人员公司的专业人员,还是受雇于政府,亦或是公务员?由于这些概念都难以能分辨,相应的职责以及使用的方法都有很大不同,导致监督管理效率低下。
  ③管理方法过于单一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相应的政府部门对市场利用不够充分,对其优势发挥形成了阻碍,以至于在工程质量监管中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巡回监督管理、重点部位监督管理的方法,很难适应于工程中所有出现的问题。此外,在处罚时,处罚方式也比较单一,难以起到实际效果。其实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应掌握多种管理方法,建立一套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遇到问题时,结合自身条件和市场所需,选择相对应的方法。
  ④质量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需提升
  质量监督工作具体是由监管人员执行的,但却存在着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如缺乏责任意识、行为不够规范、不按程序操作、质量关把守不严等。在监督管理团队中,专业水平较高者并不多,缺乏全能型的管理人才,尤其是刚加入的新人,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经验,都有很大的不足,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部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也需进一步提高。
  2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从以上的分析中应认识到,质量监督管理在建设工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关系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质量监管机制的创新,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1完善相关法规建设
  法律法规是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法规和标准,为质量监督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因当前是市场经济时代,法规及标准的制定需符合市场规律,结合市场所需,从建设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并能够起到法律支撑作用。具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强化法制建设,二需组织质量标准编制和审定,三是对违规行为要予以处罚,同时逐步实现质量监督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2 监管机构应明确自身職责
  质量监管机构的作用同样十分关键,当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职责划分不明确。因此需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机制,以政府为监管部门,以企业为责任主体,强化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意识,对其行为加以规范,使得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积极完善自身,树立高质量的目标,而不能过于依赖政府。关于监督机构,应极大监督力度,对内部结构进行优化重组,明确各级职责,合理分配任务,保证监督机构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进而提高管理效率。
  2.3 对监管形式加以改进
  当下正是我国经济形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发挥市场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对以往抽查和处罚的质量监管形式加以改进,同时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并借助市场化手段对各种质量行为进行适度的制约,也可对社会力量加以合理利用。因工程建设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利益,需改变监管模式,对各方利益进行有效协调,并通过合理的市场手段使建设各方主体相互制约,进而建立一套“建设各方主体自控、经济手段制约,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监管体制,使其与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相符合,为工程的质量提供良好保障。
  2.4 加强高素质监管队伍的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将重点放在其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具体来说,应加强培训、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学习新的监管手段等,以培养超一流的高素质质量监管队伍为目标,对以往质量监管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加以解决,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位、责任意识得到强化、严把质量关、对监管行为加以规范,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2.5 实现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十分普及,给社会带来了诸多方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同样可以引进计算机技术,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如建立专门的质量监督网站、试点数字化工程等。
  3 结束语
  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质量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如何加强质量管理也是当前众多企业单位研究的重点。面对着实际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城市建设,2013,27(22):190-191
  [2] 张家汉.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中华民居,2012,20(4):134-135
  [3] 张红卫.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0(18):189-190
  [4] 李宜峰.论当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问题与完善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21(6):176-177
其他文献
摘要: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中的节能设计已得到充分重视,做到合理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能源的节约提供了保障。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已成为电气设计的重中之重,逐渐向着自动化、节能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气设计专业人员应高度重视节能设计理念,全面掌握并运用有效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火电厂不同类型空冷系统的运行方式做了说明,并针对运行涉及的不同层面做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对具体的空冷系统选型做了分析。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空冷系统;运行方式;选型分析  一、空冷系统运行方式  空冷系统分为直接空气冷却系统和间接空气冷却系统。根据通风方式的不同,又各自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间接空气冷却系统根据配用的凝汽器不同分为表面式凝汽器和直接接触喷射式
期刊
摘要:在设计电力结构设计时,因为电力建筑建设投资大而且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对其结构的功能性与安全性要求也比较高。最优的结构方案可以使电力建筑结构的性能、性价比以及效益等都得到提高。本文主要以变电站中电力结构的设计优化为切入点,对电力建筑设计优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及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1 电力建筑结构体系  电力建筑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结构的抗震性、经济性与施工都有直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的快速发展,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并且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创新管理的方法,进而全面的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本文针对于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1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方面,为何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要比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电力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线路单位走廊输送容量,推行紧凑型送电线路的应用,这是促进社会经济与电力和谐发展、技术进步、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土地资源意识增强的必然。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介绍了紧凑型送电线路在增加线路自然输送功率,降低可听躁声水平,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等方面的优点,同时针对工程实际探讨了V形绝缘子串受力分析,
期刊
摘 要: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烟雾是阻碍人们逃生和进行灭火行动,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化的高层民用建筑,可燃装饰、陈设较多,还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装修、化纤地毯和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量,同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据英国对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统计表明,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或被其他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
期刊
摘要: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电力建设工程的作用,作为国家基础产业之一,其生产经营对于整个国家的工业、农业、商业都有着重要的贡献。输电线路工程是一项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对于社会、经济和政治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属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阶段,也是质量监理工程师的核心工作,文章将对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理工作进行探析,对其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进行管理,实现工程项
期刊
摘要:现代电力系统已成为一个非线性、高复杂的大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可靠运行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微机继电保护中,继电保护正在向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人工神经网络;自适应技术;网络继电保护  1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五星级酒店的建设越来越多。作为五星级酒店,除了给客人提供住宿、商务休闲娱乐的服务外,尚应具备安全、舒适、人性化的硬件环境。笔者有幸参与过五星级酒店的电气设计及建设,现就工作中所做的五星级酒店的电气设计及应注意的几点细节进行总结。  关键词:供配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弱电系统;细节之处  1、供、配电设计  供电设计。根据负荷分级的要求,五星级酒店属一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与日递增,给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提出了挑战。计算机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设计上更多地投入使用了信息技术的自动化电气设备,以提高供电系统在运营中的可靠性。本论文从电气设计实践出发,针对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關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可靠性  建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