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书包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8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移动学习模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电子书包已经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加快电子书包项目的推进,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民展”,由此可見,电子书包的开发与应用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将越来越成为教育、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该文以此为抓手,阐述了如何建立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
  关键词:电子书包 移动学习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a)-0176-02
  1 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1.1 电子书包
  从电子书包产品的硬件角度来说,电子书包就是一种可移动的、便携式的学习终端,其设备形态可体现为多种样式,如平板电脑、手机、笔记本电脑、PDA、Notebook等。
  从电子书包产品采用的软件系统来说,电子书包软件本身是一种系统软件,在其系统之内,可以安装用于教育教学的各类应用软件系统。
  从电子书包所具备的教育教学功能架构的方面来说,电子书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学习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够随时地应用电子书包连接学习资源,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1.2 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移动学习模式是一种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电子书包移动学习模式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和移动终端硬件设备为基础建立电子书包的框架结构,将此框架结构应用到日常教学之中,构建电子书包移动学习模式。
  2 电子书包在国内的发展
  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由此可见,电子书包的开发与应用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将越来越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将大力扶植电子书包项目”。2012年6月,上海市教委召开“电子书包”数字化教材研讨会,并表示至2015年,上海市所有的中小学都将使用电子书包。
  3 构建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
  构建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必须包括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三个核心要素,其中教育内容与服务平台是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与发展的关键。
  3.1 选用合适的电子书包产品,明确电子书包的终端形式
  对于教学而言,电子书包产品不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是基础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方式。目前,主流的电子书包设备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由企业研发的数字化终端设备。如何选用合适的电子书包终端产品,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移动性。从教学需求的角度来考虑,电子书包应能够适应移动学习模式,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能够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电子书包学习。
  (2)便捷性。电子书包区别于传统书包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便捷性。电子书包应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教材全部电子化,从而达到减轻学生、教师课业负担的目的。
  (3)教学成本。从信息化教学的普及性的角度来考虑,应用电子书包终端设备,应能够在教室中即可部署,而不必专门建立实训室,减少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从而达到节约教学成本的目的。
  (4)易操作性。学生和教师并非专业的信息化设备的操作员,电子书包作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的教学工具,其操作应简单、明了,而无须经过复杂的培训才能掌握。
  3.2 应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构建移动学习环境。
  建立电子书包移动学习环境的重要基础,就是建立移动学习环境。在目前主流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一个良好的移动学习环境,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构建网络环境,提供网络服务。
  根据电子书包的教学需求,选择网络供应商,将无线网络连接点部署在班级内,同时,校园内应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无线网络应提供连续的,(24小时的网络服务,并且能够根据网络流量使用的不同时间段(如上课时间是流量使用的高峰期),合理地调整网络带宽,以保证教学质量。
  (2)应用云计算技术,结合云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数字化。
  移动学习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学资源全部以网络的方式获取,教学终端本身只需部署轻量级的应用。面对海量的教学资源,将其全部存放在电子书包的终端设备之内是不可能的,如此便失去了移动学习的优势。因此,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应结合云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数字化,存放在云平台之中,在智能手机终端内,只需安装教学软件即可。
  (3)部署适合的教学软件,能够支持并体现出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
  适合的教学软件是本课题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对于移动学习模式而言,一款合适的教学软件,必须能够支持并体现出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由于移动学习模式不同于一般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其移动特性决定了所使用的教学软件能够适应移动学习环境。
  将教学软件委托给资质较好的企业进行研发,具体的教学要求由信息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提出,双方充分沟通,形成最符合电子书包课程教学要求的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软件。
  4 结语
  在当前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移动学习模式正逐渐成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其诸多优势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电子书包的不断兴起为信息化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拓展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备受师生的喜爱。
  移动学习模式不但适用于电子书包教学,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深入地应用电子书包产品,已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将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钱冬明,管珏琪,等.电子书包:从一堂课走向常态化[J].中国教育网络,2014(7):71-72.
  [2] 祝智庭.电子书包标准与应用对接“人人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3):85.
  [3] 吴晓超.电子书包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挑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7-9.
  [4] 刘凤娟.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应用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5] 魏先龙.中国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研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双创型"的道路桥梁专业技术人才,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本文分别从完善培养计划、促进校企合作、参与创新创业计划、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
对旋流两相流动,用考虑壁面粗糙度的双流体颗粒-壁面碰撞模型,结合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和不同颗粒相边界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各方向雷诺应力之间的相互转化,
摘 要:“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在高校电气与电子类专业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 教学改革 MATLAB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b)-0160-02  “数字信号处理”课
介绍了双变迁Petri网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其在复杂系统建模中的不足,引入了面向对象技术,论述了该方法在嵌入式系统建模中的应用.采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较
针对容错超立方体网络中的同时具有大量节点和链路故障模式,提出了两类“局部弱连通性”:即k-维局部弱连通性和任意局部弱连通性的概念;并在基于局部弱连通性的基础上,给出了两个满足局部弱连通性条件的超立方体网络的分布式容错路由算法。同时证明了新提出的两个局部弱连通性概念分别是原有的两个局部连通性概念的扩展。
往事如烟,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应学报编辑部的要求,现将学报前身――系统仿真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等情况简介如下.
本文讨论复相介质(含孔洞)的热传导问题,其中几何形状,大小和材料分布形态构成一平稳随机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多尺度模型和算法,并给出数值实验结果.
本文依据考古及相关文献资料,针对史前人类造物活动进行考察,着力揭示人类造物活动中巫术表现方式,并以此阐释原始文化的意义。全文围绕巫术信仰观念对造物活动的支配和制约关系
在大学教育中,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气质修养、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音乐专业而言,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