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状的虚构”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3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94年由昆汀·塔伦蒂诺编导的电影《低俗小说》是一部以乱序的叙事结构加以呈现的黑帮电影。这种非线性叙事在线性的章节叙事的辅助下,不但重构了电影自身的意义,而且更进一步消解了其可能具有的重大社会意义,使其具有了游戏的性质,成了“浆状的虚构”。
  关键词:低俗小说;叙事结构;意义重构;意义消解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是1994年由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编导,约翰·特拉沃尔塔(John Travolta)、塞缪尔L·杰克逊(Samuel L. Jackson)、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乌玛·瑟曼(Uma Thurman)等主演,美国米兰马克斯影片公司出品的一部彩色影片。该片于1994年获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于1995年获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当然,被我们用电影文本之外的种种因素如此界定而知晓的电影并没有真正在场,这些因素并不能决定电影的意义,哪怕我们说出了一部电影的主演、导演与编剧。电影的意义完全内在于电影的叙事之中。但正如戈达尔所说:“一部电影可以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但不一定要按顺序出现。”
  1 叙事与意义的生成
  在电影的开头,黑幕上出现了一段摘自《美国传统词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的关于“低俗”(Pulp)一词的解释词条:“名词1)一团柔软、湿润、无确定形状的物质;2)包含惊人主题且以印在粗糙的、未完成的纸上为典型特点的杂志或书籍。”之后,影片出现了第一个场景。为了方便之后的论述,我们将为每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标注序号,从而理清它们的叙事顺序与正常顺序。
  (1)早晨的咖啡馆。“南瓜仔”(Pumpkin)与“小兔子”(Honey Bunny)正在语速飞快地交谈,“南瓜仔”说话“带点儿职业工人的英国口音”。[1]两人正在打算打劫他们所在的咖啡馆,并付诸行动。(画面淡出,在演职员名单和片名字幕之后,影片切换进了新的场景。)
  (2)在行驶中的车上,白人文森特(约翰·特拉沃尔塔,饰)与黑人朱尔斯(塞缪尔L·杰克逊,饰)穿着黑色西装,系黑色领带,正在交谈,内容涉及毒品、酒吧与汉堡。车停下后,两人从车后座拿出准备好的枪走进一栋公寓。从两人的交谈中我们得知文森特被两人的老板马沙指派去照顾他的新太太米娅。米娅是一位演员,曾经演过电视剧的试播节目,而马沙则将为米娅做足底按摩的汤尼推下了楼。两人进入一间公寓,公寓中有三个人。文森特和朱尔斯取走了钱箱,并杀了两个人。在枪杀其中一人之前,朱尔斯诵读了所谓的《旧约圣经·以西结书》第25章第17节[注:部分有误]。(画面淡出,黑幕上出现标题字幕:“文森特·维加与马沙·华莱士的太太”)
  (3)酒吧里,马沙收买拳击手布奇(布鲁斯·威利斯,饰)打输一场比赛。在酒吧里布奇和文森特、朱尔斯碰面,二人身穿短袖T恤、短裤和拖鞋。文森特与布奇起了争执。自始至终马沙都没有露面,只有背影和模糊的远景,只知道是一个光头黑人,身材略胖。
  (4)文森特在兰斯家购买毒品。夜晚,在兰斯家注射过毒品后,开车前往马沙家。文森特第一次见到刚刚吸食过毒品的米娅(乌玛·瑟曼,饰),并陪她去了大野兔餐馆。在餐馆的舞台上,两人一同跳起了“扭扭舞”,并获得了优胜者奖杯。回到马沙住处时,米娅与文森特似乎暗生情愫。在文森特躲进卫生间对着镜子劝说自己不要做傻事的同时,米娅因为错吸了毒品而抽搐昏厥,面部扭曲,沾满了血和呕吐物。文森特从洗手间出来,驱车将米娅送往兰斯处,并努力挽救了米娅的性命,送回了马沙的住所。
  (5)一个军官将一块没有表带的手表交给了一个叫布奇的小男孩,并告诉了他这块手表的来历。(画面淡出,黑幕上出现标题字幕:“金表”)
  (6)拳击场的休息室,拳击手布奇从梦中惊醒。他下了马沙的反注,打死了对手,准备和宿在旅馆的未成年的法国女友法比恩妮卷款逃亡。在准备出发前,布奇发现法比并没有带来自己的金表,于是只身一人驱车回住处寻找。在自己的住所里,布奇找到了金表,并枪杀了守候在那里的文森特。在赶回旅馆的路上,布奇意外遇到了马沙。布奇开车撞伤了马沙,也撞伤了自己。两人在追逐中,撞进了路边的当铺。两人被当铺的老板梅纳德绑在了地下室。而梅纳德和萨德强奸了马沙。布奇救出了马沙,两人杀死了梅纳德和萨德。马沙也因此放走了布奇。布奇和女友顺利逃走。(画面淡出,黑幕上出现标题字幕:“邦妮的状况”)
  (7)画面重新回到公寓里,朱尔斯正在诵读《圣经》。此时在门背后还藏着第四个人,他手中握着枪,想杀死文森特和朱尔斯。但他在朱尔斯杀死了他的同伙后冲出来向二人开了六枪,却没有一枪打中了文森特与朱尔斯。二人枪杀了这第四个人。朱尔斯因此认为六枪没有打中自己是一个神迹,文森特则认为只是一个偶然。二人带走了没有杀死的一个黑人。在车上,文森特误杀了这个黑人。朱尔斯找到自己的朋友吉米(昆汀·塔伦蒂诺,饰),而吉米的太太邦妮将在一个小时后回家。最终文森特和朱尔斯在沃尔夫的帮助下化解了难题。二人换下血污的衣服,换上了几米为他们准备的短袖T恤、短裤和拖鞋。二人来到一家咖啡馆吃早饭。正遇上“南瓜仔”和“小兔子”打劫这个咖啡馆。朱尔斯将自己的钱给了“南瓜仔”,并企图成为正义者,教育了“南瓜仔”,和文森特离开了咖啡馆。
  当我们第一次观看影片时,我们所能把握的结构只限于:這部影片被分为了三个部分,“文森特·维加与马沙·华莱士的太太”、“金表”和“邦妮的状况”。我们知道,2、3、4以及7的开头属于第一部分;3的开头以及5、6属于第二部分;1、7属于第三部分。它仿佛呈现出了一种首尾呼应的结构,中间的叙事似乎也没有按正常的时间顺序展开。然而我们只是隐约感觉到这些,除此之外我们一无所知。而电影本身的叙事结构又呼唤我们进行第二次的观看,以便充分的理解这部作品,而电影的第二重意义也在我们对叙事的二次重构中浮出水面。   2 叙事的重构与被理解的意义
  当我们再次观影时,初次观影时保留的对电影的印象成了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电影的绝好工具。
  通过重复观看我们不但确认了初次观看时的感觉,而且也可以参照我们熟悉的日常时间抽象的逻辑连续性将电影的叙事结构重新组合。这时我们可以整理出整部电影的正常顺序:2→(1、7)→3→4→(5)6。其中,1、7基本重合,5则作为游离于整个叙述主体之外的注脚服务于6的叙述。此时,我们基本上把握了整部影片的叙事结构,也可以根据我们以往的观影经验解读这部电影中的符号了。
  这部影片所包含的符号,诸如毒品、金钱、枪杀、同性恋等等,无一不在呈现着社会边缘人的生存状态。通过我们以往的观影经验,可以很容易地判断这是一部所谓的“黑帮电影”。而脏话横飞和暴力的充斥也使我们可以充分肯定这部电影的片名概括的准确性:低俗小说。这的确是一部用电影机器讲述的“低俗小说”。但是这些判断是否正确呢?——我们渴望认同的意识倾向推动着我们急于验证我们的行为——或者说这些判断是电影希望我们做出的吗?
  我们总是用我们已经掌握的认识来介入那些新鲜事物的,电影也不例外。我们在破解了电影的魔术之后,似乎特别愿意也特别容易地将我们的日常经验灌输进电影。这里包括我们最基本的对时空的认识——没有这一点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观影。当然这种活动是自然生成的,是我们意识的惯性,并没有当我们把它表述出来时显得如此玄奥;同样也包括我们对一些事物的基本判断,是非的、优劣的、审美的,当然也包括道德的。在我们对这部电影做出以上那种判断的时候,就是我们的这种种意识的惯性使然。但我们对电影的判断,最终裁判其正确与否的标准还是电影自身。那么,我们以上做出的判断是否正确呢?
  部分。因为当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观影时发现,这部电影的确说出了我们看到的这些方面,但似乎还有另一些方面被我们忽略了。是什么呢?《低俗小说》难道还讲些别的吗?似乎是的。也许让我们回想一下影片开头出现的那段解释“Pulp”一词的文字,可能会对我们有新的启发:“名词1)一团柔软、湿润、无确定形状的物质;2)包含惊人主题且以印在粗糙的、未完成的纸上为典型特点的杂志或书籍。”中文将Pulp Fiction翻译为“低俗小说”,看来这里采取的是Pulp一词的第二重意思。那么如果我们试着将第一重意思代入影片,会发现什么呢?
  3 叙事的反思与意义的消解
  当我们试图将Pulp一词理解为其第一重意思时,我们发现,Fiction一词也据此发生了改变。原来的“低俗小说”也可以被翻译为“浆状的虚构”。所谓“浆状”,自然是柔软的、湿润的且没有确定形状的一团物质,而“虚构”也与“小说”不尽相同:小说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写实的,如果我们在通常的意义上去理解虚构,因为严格说来任何作品都是无法写实的;而虚构不但强调了“虚”这一非现实性,也强调了“构”这一人为的结构性,从两重意义上将我们的关注点再次指向了电影的叙事结构。
  再次回到电影的我们会发现,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呈现为一个环形,而结尾的一部分被安置在了开头。这个开头的叙述是不完善的、有待补充的,它推动着我们有目的地观影,无论这种目的是强烈的还是微弱的。而电影中相对而言是顺叙的部分也时不时地在细节处提醒我们叙述的断裂,比如在2中穿黑色西服、系黑色领带的文森特与朱尔斯为什么在紧接着的3中就变成了短袖T恤、短裤和拖鞋?比如在6中被布奇枪杀的文森特为什么在7中又再度出现?随着观影活动的推进,我们在对叙事的重构中找到了答案。然而是什么推动了我们做出这些工作的呢?是电影本身,或者准确地说,是电影的叙事结构本身。如果去掉了这层叙事结构,这部电影将变成一部平庸而充满着各种狗血情节的黑帮电影,我们在看完这部电影后除了会得出我们在第二部分得出的那些结论之外,某些热衷于神学的观众甚至会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那部分,认为这是上帝对堕落的人类的救赎。然而这部电影并不是这样,它的结构不允许它成为这样。
  《低俗小说》的叙事结构并不算新颖,我们在《追忆似水年华》以及福克纳的部分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叙事结构的作用。这种结构在《低俗小说》中除了推动影片发展和吸引我们的目光之外,其最重要的作用乃是对意义的消解。它不但打断了电影叙述的连贯性(当然这也构成了另一种连贯性),还软化了电影意义的确定性。乱序的叙事结构将正常的结构打散后重组,通过拼贴使得电影在受到了内容本身的限制之外,又受到了表现形式的限制。在这种叙事结构中,一切都显得像是游戏,却被玩得一本正经。我们看到的仿佛是爱情,仿佛是友情,仿佛是信任,也仿佛是宗教信仰,但似乎又都不是。我们想要寻找爱情的美好时候发现爱情在我们眼前消失,我们想要寻找宗教信仰的崇高时它又成了不攻自破的迷局。而消灭这些的,是敘事结构带给我们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拒绝了承认与赞美,也回避了否定和排斥,只是叙述而已。它将某些东西说了出来,又把这些东西困在他说的话语里。在电影的叙述之外,别无他意。
  《低俗小说》作为一种“浆状的虚构”不但重构了意义,也消解了意义,而这一切都是叙事结构赋予它的。当然,了解了一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并不代表了解了这部电影。一部电影首先呈现在我们的目光中,而一部电影无论引发多少争议与思考,也只能结束在我们宁静的目光中。
  参考文献:
  [1] 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J].杜紫微,译.世界电影,2002(2):59-111.
  [2] 胡慧珍.乱序的美感——浅析电影《低俗小说》的叙事艺术[J].大众文艺,2011(5):83.
  [3] 杨慧颖.《低俗小说》与昆汀·塔伦蒂诺的后现代文化注解[J].理论观察,2010(5):145-146.
  [4] 谭晓明.电影《低俗小说》的后现代文体效果分析[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季刊),2012(3):34-36.
  [5] 石峥.解读《低俗小说》——从叙事角度谈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的后现代性[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2(4):39-40,49.
  [6] 梁庆标.史诗性的颠覆——电影《低俗小说》的解构叙事[J].戏剧文学,2007(6):91-93.
  作者简介:庄严(1989—),陕西西安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西方美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电影《阿凡达》的出现,电影艺术进入3D时代,3D技术开始影响电影的方方面面。目前的国内研究大多集中于技术和商业方面,很少对其进行电影美学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以此作为研究方向,对3D电影的美学特征、美学语法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电影美学;视听语言;3D技术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从其诞生之初就与科技的发展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每一次新技术的运用都会给电影制作、放映和美学观念带来
期刊
“我惊呆了,被击倒了。我觉得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题材的影片,亦是我长期以来所渴望看到的荧幕佳作。”—— 詹姆斯·卡梅隆  早在《地心引力》上映前,压倒性的好评就纷至沓来、不绝于耳,完全盖过了影评人对其技术和故事上的讨论——詹姆斯·卡梅隆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毫不吝惜的背书、IMDB被刷至高达8.7的评分、向来严苛的metacritic也罕见地给出96分,《好莱坞报道者》夸张的大标题似乎已经非理性:“《
期刊
摘 要:景德镇历经千年,境内矿产资源渐进枯竭,城市发展步入低谷。利用实证研究方法,营造城市艺术化的社会环境、营建城市艺术化的人文环境,规划制瓷遗址、建设地址公园,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打造艺术空间、开设创意集市,盘活老瓷厂、恢复城市局部区域功能、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大大发展艺术与创意经济,使得城市得以艺术化再生,逐渐恢复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艺术化;城市再生;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资
期刊
摘 要:许秦豪导演作为韩国新一代的导演,以其清新、自然、伤感的风格在韩国影坛独树一帜。其影片多描写普通人的爱情故事,背景则往往离不开“死亡”这一主题,执着于一种“逝去的美”。本文尝试分析许秦豪导演的几部代表作,从影片的形式与风格入手,探讨导演如何通过形式呈现其对爱情和生命的看法。  关键词:许秦豪;爱情;生命;风格  韩国电影中,许秦豪导演算是爱情文艺片的代表,他的作品中没有情色、暴力、恐怖等“重
期刊
摘 要:体育类真人秀节目巧妙地将身体与体育竞技相融合形成一种代表“国家体育形象”的娱乐节目形式。体育真人秀节目极具社会当下显性身体议题的特点,对于深入研究媒介驯服下的身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近期热播的电视体育类真人秀节目《星跳水立方》为例来探究男性身体于消费社会下的生存状态,通过分析《星跳水立方》呈现给观众的明星身体进而反思现代消费时代背景下媒介对身体的塑造所带来的性属消解现象。 
期刊
摘 要:《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是日本著名动画片导演、编剧宫崎骏在2010年的一部作品。本文以借与还的逻辑关系,分析了宫崎骏的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作者详述了电影中道具方糖五次出现的不同意义及对主题的推进作用;小人族的借物引申到人类对大自然的无止境索取;以及观众审美取向从单纯追求感官刺激到自然朴实风格的回归,以此不断烘托出借与还在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期刊
摘 要:从2012年1月开播至今,长春新闻广播从无到有、以小搏大、扎根本土、做精品牌,在努力打造专业频率的同时,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市场占有率及收听份额始终排在数十家同城广播媒体前列,在全国城市电台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权威部门授予的“中国品牌媒体广播(市级)十强”称号是对这支拥有60多人团队频率的最大褒奖。  关键词:“纯新闻类型化”;“本土化理念”;“标准化播出”;“不八卦;不娱乐;不迎合”  引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根本,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相册。随着传播媒介的便捷化,纪录片的受众范围越来越广泛。纪录片对社会的影响力变得不容忽视。通过拍摄武汉民间手工艺汉绣的纪录片,体会此类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同时更深刻了解到纪录片创作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计算机后期制作;汉绣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
期刊
摘 要:我们沿用符号学理论的思路,将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传播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并加以研究。而两者的相互交融,正是促进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有效传播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有效传播;相互交融  在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当代电视新闻报道时态以及报道形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过去一贯的“P.P过去时”被“-ing进行时”取代,报道形式也由传统的“演播室中心制”向“演播室与
期刊
摘 要:随着3G时代的发展,开发博物馆的掌上应用已然成为博物馆的新趋势和新手段之一。根据研究调查发现,自然博物馆在这方面的开发与利用与同行业的其他博物馆对比起来处于劣势地位,掌上应用数量远远低于其他博物馆。该研究将探讨自然博物馆对掌上应用的开发与利用,并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掌上应用为重点分析对象,分析并总结自然博物馆掌上应用的优缺点,旨在唤起相关单位与机构对掌上应用开发的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