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有效教学三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这是基础。如何使这一阶段的英语教育有效、高效?在实践中,我摸索了一些办法,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讲究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课堂导入好比一部话剧的序幕,序幕好,引人入胜,就能够调动观众的欣赏欲望。同样,课堂导入精致精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讲究导入,就是在课堂伊始就用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去“激励、唤醒、鼓舞”,让学生有了“兴奋的情绪”,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生气勃勃的精神”。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在教学中常常运用组合式导入法,起到了振奋精神、链接旧知的作用。比如,学习Unit 4 Amazing things(见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我运用了课件和连环设疑相结合的组合式导入法。首先,我轻点鼠标,黑板前的屏幕上出现了繁华的街道,街头有幅巨大鞋子的广告,我问学生看到这幅图有什么感受:Look at this picture.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such big shoes?并告诉学生,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令人吃惊的事物,由此引入话题,又提两问:What do you usually see in museums? What do you think you will see in the Funny World Museum?这样的导入,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学习的活力也就自然地被激发起来了。
  二、鼓励质疑,倡导好问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已经施行这么多年了,但是,如果真正地走进课堂,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比如,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不多,非喊到他不回答,不少学生身上还有哑巴英语的现象等等。我觉得,我们不妨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地备课、讲课,最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平时口语测试、笔试中存在那么多的错误?虽然一张考卷并不能代替所学知识的全部,但至少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我的办法是鼓励质疑,倡导好问的学习方式。具体做法是,每一堂课我会留下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就当堂所学进行提问,努力将问题放在当堂解决。一周的最后一课由学生集中提问,只要是本周所学知识,凡有不懂,都可以提。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解惑”,不将问题留到下一周;二是做到了有的放矢,针对性强,避免了大量做试卷的那种盲目出击。三是让学生收获了知识,体验到了愉快,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比如学习完牛津9A Unit 5,我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家提出的问题有几十条之多。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以后,我针对大家提问最多的过去完成时,和学生一起梳理这个知识点。通过讨论,大家知道了过去完成时的结构是:主语 had 过去分词 其他。had是助动词,因此,它的疑问句形式可以将had提前。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可以归纳为两类:1.表示在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之前已经发生或完成了的动作。它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的过去,表示过去某一时间常用by, before等构成的短语。2.过去完成时还可以表示从过去某一时间开始,持续到过去另一时间的动作或状态,往往和由for加表示一段时间的短语或since引导的从句连用。知识的归纳、例句的引用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鼓励质疑关键在鼓励,不管学生问题提得大小,只要敢提、肯提就要给予肯定,不能批评,这样才能将问题消灭在知识考查之前,才能学得活、学得好。
  三、重视评价,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倡导形成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判、鉴定教与学的效果,也不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方向。评价有多种方式,这里仅以自评为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评,通过自评,通过自己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对比,找出差距,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这种做法,学生不会有被教师严肃批评后产生的自卑心理,反而增强了学生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积极上进的竞争潜力,促进了学生健康良性的发展。我曾经在两个不同班级做过试验,甲班采用自评为主的方式,乙班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但不强调自评。甲乙两班都各选了4个中等生、4个后进生为观察个例。一学期结束,我发现,甲班的8个学生学习态度、成绩都明显优于乙班。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在重视其他评价方式的同时,重点采用自评为主的方式,收到了不错的正面效应。
  英语有效教学的方法很多,但只要记住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挑着学生的现在,还挑着祖国的未来”,认真扎实地实践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将不再是句空话。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高考数学有效复习,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快节奏、高效率地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整体性活动过程,是教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经过有效地反思、有效地消化和有效地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查漏补缺, 使学生经过有效的复习获取新知识,提高有效地观察问题、有效地分析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复习真正达到优质高效.   一、抓住典型性问题剖析   抓住典型性
新课程理念认为,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要体现思想性、教育性和实用性,要注意时代性、趣味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认为,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而怎样更加有效地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既是提升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有效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那么在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多
刚进入初中,第一次月考语文成绩就一落千丈。作为初中老师、小学老师、家长们谁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的相互辩论声中,在家长的质疑声中,我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利用九年一贯制的优势,着手中小学衔接教育的研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造成这样的现象,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一、夯实语文基础,重视知识衔接  1.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国基础教育界掀起了持久的课堂教改的大潮,其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是: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检测→兵教兵(后教)→当堂训练。其中组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板书课题、揭示目标”,那么,是不是每节课的学习都必须先出示学习目标呢?学习目标是否都应直接精确地显示课堂学习内容?下面,结合笔者在执教(沪教版)《质量守恒定律》一课的情境,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所谓整体思想,就是在解数学题时,从大处着眼,由整体入手,把一些彼此独立实质上却紧密联系的量作为整体考虑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在解决一些问题时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常可使许多按常规方法解比较麻烦甚至不可解的问题得到快速便捷的解答.  一、代数中的整体思想  在一些代数式的计算中,可以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结论,选择一个或几个代数式,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灵活地进行整体代换,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