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以来,怎么对待“问题孩子”一直困扰着我,是宽容迁就,姑息放纵,还是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和2012级学生相处的三年中,我不断思索,在宽容和严格间行走,努力适应每个孩子天平的两端。
  去年中秋节,窗外连绵的阴雨,断了我月圆的期盼。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从清晨的朦胧中醒来。开门时,一个瘦高的少年倚门而站,圆圆的双眼被雨水牵连,一滴滴滑落,触动我心怀。“老师,中秋节了,我很想您,送您一盒月饼……”来者何人?他便是刚毕业的2012级9班大名鼎鼎的小朱。单亲家庭的他,先天性神经发育不健全,四肢协调能力不好,午睡从不闭眼,上课没有片刻安生,不是咬手指,就是抠桌子,字迹乱如天书,作业基本不做,脾气也格外古怪。他怎么会来?我喜出望外,赶忙把他请进了屋。
  “老师,还记得那次运动会开幕式么?”“你总是丢三落四,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一、 宽容,他在信任中停留
  “同学们,快打起精神,运动员马上就要入场了!左右左,左右左……”大家昂首挺胸,步伐矫健,雪白的裤腿儿在上下踏步间整齐地翻动。突然,两条细黑腿儿窜入我眼帘,它就像两根魔杖,在队列里胡乱地搅拌。是小朱!他居然没穿校服!整个队列将毁在他的脚下!我的心伴着同学们齐刷刷的踏步声,巨澜狂涌,一浪高过一浪。我……我饶不了你!
  就在这时,他眉头紧锁,嘟着小嘴,偷偷瞄了我一眼,恰好与我的怒目重合,他赶紧把头缩了回去,是在躲避我愤怒的眼神?是在逃避即将到来的批评?还是觉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小宇今天走得特别棒!同学们,注意队形!”我大声地喊道。此刻,他那两只大大的眼睛不停地看看同学们,又低头瞧瞧自己,只见那两条扎眼的细黑腿倒腾得更厉害了。连续上下翻抬好几次后,他微微侧头,稍稍放慢了脚步,轻轻地挺起了胸膛,诶?两根魔杖不见了,它融入了一条条雪白的裤腿中,我们的队伍那样整齐,那样精神……
  入场式结束了,他满脸疑惑地跑到我身边:“周老师,我没穿校服,你怎么没批评我呀?”我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过错表示抱歉,行动是最好的改错方式。”从那以后,每一次大型集会,总能看见他穿着鲜艳的校服,笔直地站在队列里了。
  “那,五年级时,你跟踪追击我,还记得么?”“当然!”
  二、严格,我在宽容中不放纵
  快放学了,早已评讲完的《过程性评估》小朱还没提笔改错,看着他若无其事的样子,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放学留下来,我单独给你讲一遍,你必须把错题订正了!”一听到放学要被留下,他快速地收拾起书包来,铃声一响,趁我给别人改作业的空当,“小朱快跑”强档上演,一骨碌溜出了教室,当我发现时,他已不见了踪影。
  我随即跑出教室,目光锁定校门口,几分钟过去了,他背着书包,急速地朝校门走去,呵!他终于出现了,居然在另一个出口处望风!看着他四下张望,一副探查“敌情”的样子,我简直就要气疯了,这次绝不能放他走!我三步并作两步,弓步跨楼梯。急促的下楼声后,接着就是百米冲刺的气喘吁吁。“站住!站住!”出了校门,他径直朝对面的小区走去,哪里还听得见我的呼喊。小朱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追,终于,离他还有一臂远的地方我成功追击,伸出手来拍他肩膀的刹那,小朱愣住了。
  或许是没想到我真的说话算话,或许是被“捉”时的出乎意料,在我的如此坚持下,他乖乖地随我返回教室,双手下垂,下巴钻进胸脯,束手就擒,就像一个逃兵来到了军事法庭。我的心里却一直哼唱着: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捉住你。回到教室的他,害怕中带着愧疚,恍惚中带着遗憾,坐得端端正正,听着我的再次评讲,改着红叉堆里的错误。看着他认真订正的样子,我不禁暗自高兴,怀着几多期许……
  我突然冒出一句:“小宇,你以后还会有了错误不改正,一走了之吗?”“不会了,就算溜了也会被老师逮回来。”小宇伸了伸舌头说道。后来,我做了一个决定,让他改完两个大题就回家订正。果然,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把作业交了上来。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故伎重演,小朱再也没有“快跑”了。
  我想,对于一个行为习惯差,性格怪异,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而言,老师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不断生发着的积极进取的状态,并非一日千里,翻天覆地。宽容他们的不足,理解他们的错误,或许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而让学生知道在宽容的背后,流露出的是关爱,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让自己约束自己,辅以教师的严格督促,才是真正有效的,否则将会成为放纵。
  或许小朱是一个较特别的个案,但在对他的教育中,我让自己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树立自己言语的威信,教育他面对自己的错误时要勇于承认并改正,在对他严格地要求时加以“宽容”这一润滑剂,这可能也是教育本身能在宽容和严格间自如行走,收放得当的缘由。有了如此交叉、互通式的理性游走,还愁冰冷的情感透不出阳光的温暖吗?
  小朱毕业了,等待他的会是另一片天地,他会遇到比我更了解他的老师,比我还在乎他的朋友。他也会勇于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足以应付人生路上的挫折和坎坷。是宽容和严格让他拥有了满满的关爱和帮助,是宽容和严格让我收获了身为人师的满足,让我拥有了第一盒由毕业学生冒雨送来的月饼,让我的教育生涯多了些许美好而充实的回忆……
其他文献
据这几年的音乐教学和课后的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但却有不少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内容.他们热衷的是流行歌曲,偶像歌星,面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连音乐老师恐怕未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教师反复歌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凭心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课堂音乐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项的观念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
(一)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北京一位当美术老师的女孩小季跟团到云南大山里旅游。有天晚上八点,导游说要带小季他们去上一节特殊、有趣的课。一路上,客车不停颠簸,大家只看到路灯在晃来晃去,因为周围一片漆黑。  路上大家一直担心:导游这是要带我们上哪儿去?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总算松了一口气。他们的面前是左、右两大溜木质结构的房屋,房屋里,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和一群青壮年正在欢声歌唱。此时,他们个个精神抖擞,
“未来四五年内,人们可以在55岁或60岁以后每五年定期接受一次血常规检查,来判断自己是否会患上阿尔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病)。”2019年年初,国际科学权威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科研成果——只需体内的几滴血,就能提前30年预测阿兹海默病的发生,该项结论是通过对三百多名患者的研究和测试中得出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不已的好消息,意味着人们可以及早地对阿尔兹海默病采取护理和预防措
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海军T级潜艇“西提斯”号首次出航,前往利物浦湾进行最后潜航试验。由于潜艇大量进水,最终意外失事沉入海底,艇上103人中99人遇难,仅有4人生还。时隔68年后,英国国家档案馆于2007年10月31日解密一份写于1956年的调查报告,首次让这起“英国史上最惨重潜艇灾难”真相大白。  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海军T级潜艇“西提斯”号
“共振”原是一个物理现象,是指物体在受振动时,若策动力的频率跟物体固有的频率相等,振幅最大。这一原理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过程,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固有频率”,因人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师生双方产生“共振”现象,才可使课堂教学和谐、高效。下面本文以历史课堂教学管理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师生共振、实现课堂教学管理有效创新的问题。 
多年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接到了一个特殊的案件。案件本身很简单,有两个人在毒品交易过程中被当场抓获,继续搜查时,警察在他们的汽车中发现了一把手枪。依据美国现行法律,如果在毒品交易过程中持枪,必须加重处罚,刑期增加1至5年。  对于要不要增加刑期,在最初的联邦地区法院审理中,法官和陪审团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方认为,不应该增加刑期,因为手枪当时是放在汽车中的,并非在罪犯手中,所以不应该算作“持枪
摘要: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优美准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在言语交流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充分地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帮助。而英语朗读训练,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利用课堂、早读、自学时间,大声朗读英语课文。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朗读;交流;语音;语调;方法;技巧  初中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黄金期,他们
摘要:中学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这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诸多能力中,我们认为思维能力是核心,在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广泛而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
1  影片《澄沙之味》中,有一个片段如实记录了红豆馅的制作过程:挑选、清洗、过滤、蒸炖、浸泡、加糖、搅拌……前前后后,好不折腾。可这样的红豆馅,味道自然很不一般。  在店员德江老太太的心里,豆馅是铜锣烧的灵魂,而豆子就是自己尊贵的客人,“它们大老远地从地里过来”,当然要“好好招待”。老太太说:“当我做豆馅的时候,总会倾听豆子们的低语,会想象它们见过的晴天和雨天。微风把豆子们谈话的内容吹过来,那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