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yche_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含有多种题材,包括小说、诗词、散文、名著学习等,故而,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课堂导入是近年来流行开的教学形式,它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他们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更为高效的学习。在长期的实践运用中,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效,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认可。本篇文章将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例,深入剖析课堂导入的具体运用,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课堂导入  小学语文  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59
   优质的课堂导入能够辅助语文教学高效开展,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高效的展开语文学习,有效增强语文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能力水平,并结合语文课本上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开展形式进行课前导入,主要有图片、视频、问题、情境等方式,教师要根据课程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为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即运用图片为教学载体开展课前导入的教学形式。这里的图片既可以是教师提前准备的纸质图片、简笔画、水彩挂画等,也可以是运用多媒体设备的投影技术,在白板上显现出来的多元化的图片,现阶段,以后者的图片展示形式更为普遍。这种图片导入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从视觉上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增强了语文课堂的多样性,且更易于课堂的顺利开展,学生也会更加专注。就以《日月潭》的学习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日月潭的图片,并在课前导入阶段进行展示,并提出诸如“这个湖水美不美、美在哪里、周围景色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知道这个湖叫什么名字呢、它的位置又在哪呢”等问题,然后,再根据这些问题,顺势导入“接下来,我们将跟随作家吴壮达一起,走进日月潭,看看作者笔下的这个湖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种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参照物,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二、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当然就是以视频为载体,展开课前导入的教学形式。相较于图片导入而言,它更加生动形象,且展现内容更加丰富,不过,在运用范围上,却不如图片导入那么广泛,教师要合理考虑课本内容,然后再选取合适的视频内容。就以《乌鸦喝水》为例,不少小学生的想象力都还不是很好,很难想象出乌鸦喝水的画面,不利于学生们思维的启迪,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视频的形式,通过动画化的视频展现,让学生从视听两方面更加具象的学习这篇文章,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要保证视频导入的高效开展,在视频内容的选择上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内容要密切联系课本内容,由此,才能达到课前导入的目的,引导学生对本篇文章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视频内容要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正能量。毕竟,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还不太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成形,教师要运用好视频学习,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发展做好铺垫。最后,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小学生正是求知欲最强烈的年龄,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学生的这种心理,有效开展语文的课前导入教学。
   三、背景介绍导入
   在课前导入阶段融入背景介绍,同样是高效开展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这种导入方式一般适用于名著片段以及古诗文的学习,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内容过于深奥,加强学生对背景的了解,能够极大的增强学习效果。就以高鼎的《村居》学习为例,诗文中仅仅用了四句话,就描述出了一副有画面的情景,大多学生不仅难以想象出来,就连诗文中具体想要表达的内容都难以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融入高鼎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等,对文中的“村居、”“散学”、“纸鸢”等名词进行解释,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便于学生理解。这种导入形式极大地降低了文本学习的难度,以PPT的形式展现文本背景,更具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更有积极性。
   四、情景创设导入
   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借助于多媒体的音频设备,以音乐为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学生自主构建文章中的内容,达到丰富想象力,增强语文思维的目的。就以《小蝌蚪找妈妈》一文的学习为例。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先要带领学生熟读文本,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把握,然后,让学生关上书本,闭上双眼,并播放与文本内容相契合的音乐,让学生们展开联想,想象小蝌蚪找妈妈途中的艰难困苦,以及找到妈妈后的喜悦感受,从画面和情感上面加以构建,效果会更为明显。在这个自主构建过程,教师还可以一边朗读文本,一边让学生们想象,给学生们指明方向,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情景展现同样也是情景创设的一方面,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预习,在对文本内容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将课文中的故事表演出来,这同样能够强化课前导入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理解能力等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复习导入法
   对前面的课程展开复习是现阶段最常用的导入方式。一般来说,这种导入形式有助于学生对前面的内容进行回顾,为接下来的课程开展打下基础,毕竟,语文教学是一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学科,就以一篇文章学习为例,包括生字词的认识,文本阅读,段落分析,主题思想赏析等内容,知识很多,仅仅凭借一个课时,是很难全部完成的,再加上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很多學生下来都不会进行复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前面学习的内容会遗忘很多,在这种形势下,不利于后面课程的顺利展开,故而,在课前导入阶段,融入复习至关重要。
   融入课前导入,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除了上述提到了几种导入形式外,还有很多其他形式,如游戏导入、作业导入、教学工具导入等,教师要根据课堂需要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郑梅华.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技巧[J].新课程学习(上),2012(11):117-117.
   [2]许晓云.导入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3(9):56-56.
其他文献
作为英语三大要素之一的词汇不仅是英语学习和应用的基础,更是组成英语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学习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的增长,同时会对英语学习者的阅
热电厂锅炉汽包液位测量的准确性对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公司热电厂三期锅炉汽包液位测量差压变送器选用了横河智能差压变送器。不知什么原因,该变送器按照
【摘 要】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一头雾水,归根结底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不正确,没有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有机物之间结构、性质关系,没有充分领悟到学习有机化学的规律。本文以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0
【摘 要】俗话说:“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坚如铁”,这句话说的是团队的重要性。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公司和企业的人员聘请要求中对团队协作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可见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我们就业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在平常的生活中,良好的团队协调能力也是个人魅力的一个评判标准。但是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长久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团队协作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已经逐渐走进学校课堂,对特殊学校的教育发展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特殊学校教师应将现代技术融入到教学之中,使其对学生进行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弥补特殊学校的学生造成的学习障碍,优化小学数学教育,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本文将对现代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现代技术 特殊教育学校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核心目标之一。而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学改革呈现出更多新的教学模式,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新途径。所以本文中我就结合新的教学模式谈談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实现高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
摘要:城市交通的拥堵以及空气质量的下降已成为近年来居民出行困难的一大“城市病”。为推进城市交通系统,使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与“快速”交通系统形成有效对接,解决市民“短途出行”的问题,现今的当务之急是力求使现代科技改进市民生活,实现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无人化管理模式,探讨租车站点的智能借还车柜的人性化操作模式,赋予一种简单、快捷的人机交互关系,将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管理运营模式融入市民生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