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走百病”与求子文化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ly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走百病”是我国旧时流行于妇女中的一种节俗。其俗为每年正月十六夜晚,妇女们身穿葱白米色绫衫,相约出游。走百病中较常见的有走三桥、爬城头、郊游等活动,也有些地区在进行上述活动的同时又延伸出摸钉、烤火、扔东西等习俗。本文以“摸钉”为切入点,旨在讨论中国古代女性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分支——求子文化。
  关键词 走百病 摸钉 女性文化 求子文化
  “走百病”是我国旧时流行于妇女中的一种节俗。其俗为每年正月十六夜晚,妇女们身穿葱白米色绫衫,相约出游。由于走百病的时间与元宵节相近,一般被归入元宵节俗。走百病多见于东北、山东、河南、江苏以及北京周边,其庆祝形式略有差别,较常见的有走三桥、爬城头、郊游等活动,也有些地区在进行上述活动的同时又延伸出摸钉、烤火、丢东西等习俗。
  我国节俗中以妇女为主要活动对象的并不多见,而像走百病这样有固定庆祝方式的大规模活动就更加罕见。除了日期、时辰等方面的要求,走百病时妇女们甚至在着装上都有着统一的格式。清代高士奇的《灯市竹枝词》中提到:“鸦髻盘云插翠翘,葱绫浅斗月华娇。夜深结伴前门过,消病春风去走桥”,震钧诗注:“正月十六夜,京师妇女,行游街市,名曰‘走桥消百病’。多着葱白米色绫衫,为夜光衣。”这种情况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旧时妇女对“走百病”节俗的重视。
  近年来有学者将走百病中所包含的与求子有关的信息单独列出来,认为这是生殖崇拜的直接反映,并把求子当作是“走百病”这一习俗的形成原因。刘桂秋先生提出:“走百病这一民俗最初应该是属于一种妇女的求育习俗,缘于古代人们对于集团活动生殖力的一种信仰崇拜观念。但到后来,这种原初的意义被逐渐淡化,走三桥、走百病成了当时妇女们联袂出游、休憩放松的一个难得的机会。”
  而张铭远先生也指出:“广大汉族地区整个春节期间的节俗活动,一般都以正月十五为界限。十五以前多以家庭、家族、宗教的活动为主,十五以后则转而为群体的、集团的活动,多采取‘走会’的形式;而桥、城门等交通要衢大都是走会的必经之路,人们认为‘只要从此处经过,必然会感染节日中的集团的生殖魔力’。”
  不仅如此, 像这种规模庞大的节俗运动往往会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支活动,“走百病”亦然。 沈榜在其《宛署杂记》中这样记录:“走桥摸钉,祛百病: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令人持一香辟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桥之所,三五相率一过,取度厄之意。或云终岁今无百病,暗中举手摸城门钉一,摸中者,以为吉兆。是夜弛禁夜,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俱不闭,任民往来。厂卫校尉巡守达旦。”不仅如此,到了清代时候,各门均有守军,想摸门钉还须得“手携钱贿门军”才能摸得到。
  求子文化多表现在生殖崇拜上,其崇拜者以女性为主体,也常被归入女性文化。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中提到:“东方所强调和憧憬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识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更具体地说,对自然界普遍的生殖力的看法是用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来表现和崇拜的。”
  我们不难发现,“摸钉”中的“钉”也有着类似的象征性。“钉”字古字为“丁”,《六书正义》中指出:“丁,虿尾也,象形。凡造物必以金木为丁附著之,因声借为丙丁字。” 因为其中有“凡造物必以金木为丁”的意思,故而假借其意为“能够造物劳作之人为‘丁’”,即指能干活的人。又因为“丁”字字形有尾,形似男性生殖器,故特指成年男性,称“男丁”。而门钉也作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物,被女性借用,以期达到求子的目的。不仅如此,门钉中的“门”字与“问”音近,“门钉”又与“问丁”谐音,有着询问是否能够得到男丁的意思,故而摸钉时以一摸即中为吉兆,象征着“问到了男丁”。正是由于这两重含义,旧时妇女仅仅于正月十六日夜出游去摸门钉,而并非随便什么钉子都去摸的。
  潘光旦先生曾经在其《性心理学》译者注中指出:“一个女子,要她在日常环境之下,和男子的生殖器官发生触觉的关系,当然有种种的顾忌,但若和它的象征发生接触,就没有顾忌了。不但没有顾忌,并且往往是一件公认为吉利的事。清初钮琇《觚剩》说:北京元夜妇女连袿而出,踏月天街,必至正阳门下摸钉乃回,旧俗传为走百病;当时相国陈之遴的夫人徐灿所作的词里有句说,‘丹楼云淡,金门霜冷,纤手摩挲怯’,指的就是摸钉这回事。说‘宜男兆’,说‘走百病’,都是所谓说词了,要紧的还是那黝摸。”
  为什么说触摸男性生殖器的象征是吉利的事情呢?一般来讲,男根崇拜反映了人们对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人口再生产的强烈愿望,并且,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根是力量、权利和美的象征。女性触摸男根的象征物,并产生虚幻的自然观,认为冥冥中会有神灵保佑自己获得这种生育男婴的权利,以产下男婴为傲,认为自己获得了男根所代表的权利。这和古代“母凭子贵”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能够摸到门钉即是“问丁”成功,满足了女性对生育男婴的渴望,更何况,这门钉是镶嵌在皇城大门上的,其中所包含的富贵吉祥的意味更是促使她们年年出行,前来摸钉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发现,“走百病”这种习俗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周用曾在其《走百病诗》中提到“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由此可见,凡是成年女性,不论婚否,“诸姨”、“新妇”、“小姑”甚至是“老妇”都会结伴出门走百病。不能够参加的妇女是那些身体残疾或者年岁以高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是不是所有参与“走百病”的人都会进行“摸钉”这种活动,毕竟对于小姑和老妇而言,说她们走百病是仅是为了求子有些太过牵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生殖崇拜是极具影响力的,其魅力之大使得众巷皆空,不论年纪高低,凡是女性就盛装出行。
  不过,对于“走百病”是否是以求子为最初目的而产生的习俗,笔者觉得还是有待商榷的。虽然“走百病”中的确是存在了以求子为目的的这样一种观念,但是仅凭这个就下结论并不全面。首先,仅仅将走百病划入张铭远先生所说的“走会”是不妥当的。“走会”指的是那些以参加庙会、灯会、集会以及其它以娱乐玩赏为目标的群体性活动,没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在“走会”的过程中,青年男女可以坦然相对,甚至可以进行对话。这对长期受到封建桎梏而不能迈出家门的女性和平时无法见到这些女性的男子而言,都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是能够满足他们对异性的幻想和对性的憧憬的,而这也就是张先生所谓的“节日中的集团的生殖魔力”。但是,将走百病归入此类显然并不合理,有别于元宵灯会的大众性,走百病在主体和内容上更有其特别之处。我们不应该忽略其以女性为主体,兼具祛病、求子、招财、避灾等多种内涵的情况,简单的将其归入“走会”就一了百了。另外,除了“摸钉”这一种行为强调了求子以外,走百病习俗所展现出来的最主要的数项行为均是以强调“祛病”为主,更有“臂枯眼暗兼头风”等明确的病症。潘先生忽略包含信息更多的“祛病”简单的去迎合求子的说法,认为“走百病”之名仅仅是个说词,未免有些托大了。
  并且,“摸钉”这种行为的地域局限性很大,目前所见资料中仅有明清时期的北京存在这种现象。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走百病很有可能并不是为了求子而诞生的,但是由于它以女性为主体的特性,在传播和演变的过程中吸收了部分求子习俗,才形成了现在这种具有多重内涵的综合性习俗。
  参考文献:
  [1](清)震钧.天咫偶闻[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213.
  [2]刘桂秋.走三桥·走百病·走月亮[J].文化史知识.1997(11):56~57.
  [3]张铭远.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中华本土文化丛书)[M].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75.
  [4](清)沈榜宛署杂纪(北京古籍丛书)[M].北京古籍出版社M1980:190.
  [5]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40.
  [6](英)蔼理士,潘光旦译.性心理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87~88.
  [7]此诗收录于(清)朱彝尊、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引《周恭肃集》
  作者简介:
  尤然,女,山东滨州人,满,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与文学。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很多人认为我父亲韩复榘是山东人,这是错误的.父亲出生在河北省,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北方汉子.他身高一米八零左右,略瘦,却很健壮;皮肤白皙,当年在湖南沅江中游泳,袍泽戏呼他是
期刊
看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记者日前专访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有一段对话,让人震撼。为了干扰查处,王怀忠曾经索贿两百万元,送给一个自称能帮他到北京疏通关系的骗子。记者问他,作为你这种阅历,怎么还会轻信这种人?他说:“头一次我信啊。”记者又说,你分管政法,也是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凭你自己判断,这个骗子答应的事情有可能吗?王怀忠仍然回答说:“我前两次相信,我还给他拿钱,不然我咋能给他钱。”  这就是王怀
一位导游,她居然是本地人rn7月初,我随一个团队前去参加隆回花瑶“讨念拜”节暨金银花采摘活动.花瑶是瑶族的一个独特分支,主要居住在距隆回县城100余公里的虎形山上,这里平
本文先简介船体分段装配,再说明虚拟装配的定义和特点,之后结合虚拟装配顺序规划的方法,研究船体分段构件的虚拟装配工艺规划技术。
摘 要:把民间艺术引入学校美术教育,将使学校的美术教育得到很好的补充。本研究以沙湾民间艺术主题式教学为基本内容,开展有关主题式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取沙湾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中可利用的内容,把民间艺术文化引入学校的美术教育中。  关键词:民间艺术;主题式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民间艺术因为学校美术教育而得以延续和发展;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民间艺术的加入而迸发新的活力。民间艺术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化快速发展,在城市人口快速上涨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于居住建筑的建设,建筑施工作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周边环境的破坏也极其
本文首先介绍了市政工程造价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原则,最后探讨了加强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电网调度运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极大的影响。鉴于此种情况,对传统的电网调度运行方式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的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