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分子诊断及缺失范围检测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e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别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外周血标本患者基因缺失/重复突变的类型及变异范围进行检测,分析在22q11.2微缺失综合征诊断中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集1例仅心脏异常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取200 μL外周血提取DNA后采用MLPA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的染色体22q11.2缺失的范围进行检测,取外周血1 mL进行培养,采用DiGeorge/VCFS N25(D22S75)的FISH探针对培养后的中期淋巴细胞进行杂交。结果
其他文献
中枢性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启动所引起的儿童内分泌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多个研究均表明,KISS-1/G蛋白偶联
性早熟是临床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病,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营养结构、遗传、地域及环境因素被认为与性早熟发病关系密切。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独特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的
外周性性早熟主要由于性腺、肾上腺等分泌性激素异常或外源性性激素所引起,是不受控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青春发动。其病因复杂多样,可为先天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所引起。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