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饮加减治疗胃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80例胃心综合征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先分别给予心脏治疗和食管胃部疾病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饮合加减汤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40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總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饮加减治疗胃心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丹参饮;胃心综合征;丹参;百合
胃心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食管、胃部疾病而引发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心功能失常,而心脏无原发性改变[1]。另外,该病常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由于“不通则痛”,“病久入络”,“久痛必瘀”,气虚、气滞均可导致此病[2]。丹参饮是我国传统著名古方,主要由丹参、檀香、砂仁3味药组成,主治气滞血瘀结于心胃的心脘腹疼痛[3]。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丹参饮对胃心综合征很好的疗效,但实验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回顾2008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80例胃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的80例胃心综合征患者均为2008年至2010年来我院门诊的病例,排除了胃肠外(肝胆胰)疾病引发的胆、胰、心综合征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30-89岁,平均41.5岁。大多数患者伴有上腹部饱胀、嗳气、反酸,同时兼有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少数患者有胸骨后烧灼感。初次就诊的病程1周到1年,平均1.5月。根据入院顺序,我们把上述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先分别给予心脏治疗和食管、胃部疾病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后心脏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饮合加减汤治疗。方剂组成:丹参30g,檀香12g,砂仁6g,百合10g,乌药12g。若胃中冷痛、怕凉喜暖加炮姜、炮附子;胃胀偏重加厚朴、半夏;胸胃痛剧烈加五灵脂、生蒲黄;夜寐不安加夜交藤、酸枣仁。若有口干苦等郁久化热之象加丹皮、黄芩。胃胀偏重改为加柴胡、厚朴。水煎服150m,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主要症状有所改善,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主要症状与静息心电图无改善[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40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3 讨论
胃心综合征是食管或幽门狭窄、贲门痉挛、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胃粘膜脱垂等病变引起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并且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发作程度与胃部疾病的病情呈正相关[5]。临床上该病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本综合征好发于青壮年,本组患者中3/4以上患者为3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食等因素有关。胸痛发作可有ST-T改变,但静息时无ST-T改变,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6]。
祖国医学认为胃心综合征病位在胃,病变涉及肝、脾两脏;又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肝藏血,脾统血,病理状态下,凡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均可致肝失疏泄,脾胃纳化失司,升降失常,最终必然引起气血运行失常,血行不畅,瘀阻胃络。丹参饮主要由丹参、百合、檀香、乌药、砂仁组成,百合既能补中益气,又能润肺补虚,以制约肝木太过。柴胡为清虚热中药,对用疫苗及温刺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本方所治心胃诸痛,为气血淤滞互结于中所致,故治宜祛淤行气止痛之法。
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治疗组40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总之,丹参饮加减治疗胃心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泉.百合乌药汤合丹参饮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90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9,18(3):23.
[2]李炳绪.丹参饮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08,18(6):27.
[3]刘坤申、刘剐消化系统疾病的心血管系统表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3(11):643.
[4]黄永生.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治体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10,21(1):16.
[5]邢志红.保元丹参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J].吉林中医药,2009,24(6):17
[6]黄永生.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治体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8,21(1):16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关键词】 丹参饮;胃心综合征;丹参;百合
胃心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食管、胃部疾病而引发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心功能失常,而心脏无原发性改变[1]。另外,该病常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由于“不通则痛”,“病久入络”,“久痛必瘀”,气虚、气滞均可导致此病[2]。丹参饮是我国传统著名古方,主要由丹参、檀香、砂仁3味药组成,主治气滞血瘀结于心胃的心脘腹疼痛[3]。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丹参饮对胃心综合征很好的疗效,但实验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回顾2008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80例胃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的80例胃心综合征患者均为2008年至2010年来我院门诊的病例,排除了胃肠外(肝胆胰)疾病引发的胆、胰、心综合征患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30-89岁,平均41.5岁。大多数患者伴有上腹部饱胀、嗳气、反酸,同时兼有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少数患者有胸骨后烧灼感。初次就诊的病程1周到1年,平均1.5月。根据入院顺序,我们把上述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先分别给予心脏治疗和食管、胃部疾病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前后心脏症状及心电图改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饮合加减汤治疗。方剂组成:丹参30g,檀香12g,砂仁6g,百合10g,乌药12g。若胃中冷痛、怕凉喜暖加炮姜、炮附子;胃胀偏重加厚朴、半夏;胸胃痛剧烈加五灵脂、生蒲黄;夜寐不安加夜交藤、酸枣仁。若有口干苦等郁久化热之象加丹皮、黄芩。胃胀偏重改为加柴胡、厚朴。水煎服150m,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主要症状有所改善,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主要症状与静息心电图无改善[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40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3 讨论
胃心综合征是食管或幽门狭窄、贲门痉挛、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胃粘膜脱垂等病变引起的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并且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发作程度与胃部疾病的病情呈正相关[5]。临床上该病容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本综合征好发于青壮年,本组患者中3/4以上患者为30-50岁;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食等因素有关。胸痛发作可有ST-T改变,但静息时无ST-T改变,心电图运动试验阴性[6]。
祖国医学认为胃心综合征病位在胃,病变涉及肝、脾两脏;又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肝藏血,脾统血,病理状态下,凡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均可致肝失疏泄,脾胃纳化失司,升降失常,最终必然引起气血运行失常,血行不畅,瘀阻胃络。丹参饮主要由丹参、百合、檀香、乌药、砂仁组成,百合既能补中益气,又能润肺补虚,以制约肝木太过。柴胡为清虚热中药,对用疫苗及温刺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本方所治心胃诸痛,为气血淤滞互结于中所致,故治宜祛淤行气止痛之法。
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治疗组40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总之,丹参饮加减治疗胃心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泉.百合乌药汤合丹参饮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90例[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9,18(3):23.
[2]李炳绪.丹参饮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08,18(6):27.
[3]刘坤申、刘剐消化系统疾病的心血管系统表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3(11):643.
[4]黄永生.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治体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10,21(1):16.
[5]邢志红.保元丹参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J].吉林中医药,2009,24(6):17
[6]黄永生.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诊治体会[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8,21(1):16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