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关系的研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德育规范管理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管理目标,按一定的规则,对教育对象的行为施加影响,使之符合规范要求的教育管理行为,它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途经,是在《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行为教育的实践活动。
  一、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的相互影响
  “小学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之间存在几种关系。德育规范管理是强调教育行为的一致性、规范性,一般是外在(如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养成教育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让学生坚持“习得好习惯”,学校和教师会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范,如《学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学习管理制度》《班规》《班级公约》。但因条条框框过多,也会抑制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可能会削弱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可能存在因“规范”而抑制“自主”,强调“自主”会突破“规范”等相互作用的关系。本课题探讨如何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发展意识,同时正确处理两种矛盾间的发展关系。
  二、小学德育规范管理和学生自主发展对校园文化的要求
  1. 精神引领规范管理。小学德育规范管理需要有浓厚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善于利用积极向上、激人奋进的精神文化,激起广大师生对规范自身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规范是为了有序学习和工作,规范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改变不利于自身成长的坏毛病、坏习惯。规范管理需要借助学校的文化宣传,在文化宣传中,宣传“好习惯终身受益”,“敢于纠正自己错误的人,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关心别人等于关心自己”等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在心理和思想上打开 “接受别人意见、接受别人监督”的窗户,才有利于规范管理的有效实施,即使在管理中出现抵触行为和消极心理,通过在师生心中已种下的积极意义的价值观这样的种子,并加以疏导和浇灌,这颗种子就会发芽,学生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就容易接受。
  2. 积极理念培育健康心理。在校园文化中,积极宣传“绿色德育、绿色管理、绿色课堂、绿色教学”,把“代表健康、向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植入校园管理文化之中,提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要以学生接受为前提”,探索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方法,重视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修炼,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如:在日常生活中宣传“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人生就会有了不起的成就”,“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都会有特长”,“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成就快乐美好人生”等积极向上的思想或理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小学德育规范管理的实践探索
  1. 小学德育规范管理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一面旗帜。德育规范管理中应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德、行在学生心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学生自然会尊敬教师,增强教育效果。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表率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是教育者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即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还有就是要求教师办事公正、奖罚分明。其次,要求教育者善于宣传发动,把向善、利好的一面展现给每位学生,如养成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的好处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宣传,激发其内心的向往。第三,教育者要研究如何把“德育规范内容”转化为“学生日常行为”,即教育内容的具体化。第四,教育者要研究如何把“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要求”转化为“教育对象对自身的要求”,即教育过程中要体现教育艺术。
  教师要有正确的方法论和行动观。做一件事先从思想入手还是先从行为入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千篇一律。一是先思想后行动,把教育化为有意识的行为,如:认识到要改变不良习惯的好处,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现状,认识到有哪些行为是有益的,哪些行为是有害的,思想上有了认识,行动上才会主动。二是先行动缓讲理,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心理差异大,有些规则过多纠缠于道理,反而不适合引导学生实践,比如:马路上一位阿婆摔倒,扶还是不扶?因为有极端的案件引发社会的不良舆论,这理实在不好讲,告诉学生如何行动就行了。三是明确教育目标,坚持强化训练和及时表扬鼓励相结合。
   教师必须坚持教育行为准则。一为先有计划后有行动,避免“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二为先有制度后有奖惩,避免“朝令夕改,轧乱奖罚”。三为先有肯定后有批评,避免“一味挖苦,痛打一处”。
  2. 小学德育规范管理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潜意识的理想和追求得到萌发。人心向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肯定,听到赞许的话,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才。但从人的本性思考,每个人也都喜欢自由自在的,不喜欢受别人限制,不太愿意在别人约束之中,有约束就有压力。学生有了外在对自身的要求开始,内心会不由自主产生抵触力,如果学生对外在要求认可或者把外在要求变成自身的追求,抵触力就减弱,甚至会成为动力;如果学生不认可外在要求或反感,抵触力就大,是人性本有属性,这是管理中的辩证法。教育有责任使“学生向上、向善的意识”得到萌发,我们把德育规范比作这种意识萌发的土壤,学生就是土壤中的种子,教师就是“浇灌、拔草、施肥”的技术员,而“浇灌、拔草、施肥”的主要又是学生本人,这样,我们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人,把教师当作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在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到为了适应学校生活,必须接受学校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融入学校群体;同样,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必须接受社会性的规范,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多做对自己、对社会都有益的事情。
  学生掌握必要规范行为的知识。掌握《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是小学德育规范管理的基础。我们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熟记《中小学生守则》的十大内容,开展诵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规范》活动,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测试。经常提示学生,自身的行为要达到《守则》《规范》的要求。学生违规了,首先让其对照《守则》《规范》的内容检查自己,知道错在哪里。学习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如《课堂规则》《课间规则》《学习规则》《活动规则》等。根据班级实际和班级目标,制定《班级公约》。第四,人人撰写《承诺书》,要求写明如违规则,愿意受到怎样的处罚。
  学生中的榜样是德育规范管理的又一面旗帜。在德育规范管理中,总有一些学生首先做得好,有突出表现,有较强的自制力,完成任务好;也总有一些学生反复违反某些规则,重复犯错。从学生犯错的个案中可以发现,事后多数学生都知道自己错了,而且知道错在哪里,这不是明知故犯吗?其实很多学生在犯错时是属于无意识犯错,而是“好玩”“好吃”或是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一时抵不住外界的诱惑。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帮助学生预设目标,鼓励学生付之行动,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学生达到要求后,大力弘扬他的先进事迹,使之成为德育规范管理中的一面旗帜。
  学生组织是德育规范管理的中坚力量。“依靠学生管理学生”是我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策略,学校和班级的学生组织,如学校值日生、班干部、队干部是德育规范管理的中坚力量。学校在德育规范管理中,总会在某一时间进行某一项的专项训练和检查,学生干部处于学生队伍当中,对学生的所想、所做更为了解,培养好学生干部,参与班级管理是通行的做法。提高学生干部管理的实效,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干部的“话语权”,树立班干部的威信,我校要求每班每周要开展班级小结会,其中一项内容就是班干部对学生行为检查的汇报小结。
  强化训练是德育规范管理的基本方法。要想德育规范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学生的自觉行为和组织的强化训练,其中强化训练是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即主要强化学生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例如,出操规范要求:出操队伍要两两对齐、抬头挺胸,不说话、不做小动作。每天出操就必须按标准进行训练,达不到要求就必须重来。上课规范要求:专心听讲,培养学生的专心听讲的训练方法是:一是摈弃心中杂念,二是眼睛集中盯住某一点地方,三是耳朵聆听来自某一方面的声音,坚持三至五分钟,经重复训练容易形成良好的专心听讲的习惯。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目前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仍多以学科知识为本位,以三段式课程结构为主,实验按理论内容分类组织实验项目,课程训练层次单一,课程内容陈旧,理论过深;学科间某些内容重复;完整知
《大学》是中国传统的道德经典之一,它与《论语》、《孟子》、《中庸》一起,并称“四书”,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也是传统社会的道德教科书。“大学”语义有二:一是所谓“大人”之
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满足特殊性能和匀质性要求的混凝土,用传统原材料及拌和、浇筑与养护方法,未必能生产出这种混凝土。特殊性能可能包括浇筑振捣时不离析、长期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近年来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我校正大力推行国学教育,民族乐器进入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正好与其不谋而合,相得益彰,对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充分展示乐器的优势和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葫芦丝的音色美深受学生喜爱。当我们把葫芦丝引进课堂时,教师一吹起葫芦丝,它那洪亮、圆润、
出色的动力和液压性能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卡特彼勒推出的345D液压挖掘机具有主功率加大、发动机和液压设置更灵活以及一系列底盘系统改进等特点,可高效完成挖掘或装载任务。
来自相关行业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配装玉柴发动机的主机厂、经销商、玉柴服务站、玉柴核心供应商和玉柴的各级领导共1400多人,于1月20日欢聚长沙,隆重召开了“玉柴机器2008年
文章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现存的融资模式出发,分析国内现阶段影视产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视角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与对策,希望可以为国内影视文化产业走出融资困境,
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利用学生们上课最感兴趣的“电子游戏”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游戏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利用游戏,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1.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入事先设定好的游戏场景中,让其用手 用脑用心去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轻松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提高信息素养。例如,学习键盘可以用《金山打字通》、《金山打字精灵》等软件,游戏中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和丰富多彩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