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浓厚的兴趣将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知识感兴趣,才能想学、爱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导课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就应想方设法用趣味性的引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惯性时,我向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你能用手抓住空中飞行的子弹吗?学生说不能,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飞行员就能像抓昆虫一样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设疑,恰当地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引发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利用课件逼真的视听效果,将同学们带入了1654年5月的一天,在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在全市人民面前做的一个实验,只见市长一声令下,16匹俊马沿着相反的方向拉一个由两个半圆组成的铜球,当16匹马拼命挣扎着把二个半圆球拉开,只听一声巨响,周围的市民非常惊讶,这时市长轻松地说了一声:没什么,只是空气。故事把学生都带入了当时的情境,学生置身其中,讨论气氛很快便热烈起来,个个感到异常惊奇和兴奋。我利用恰当时机,用课件呈现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讨论产生的原因,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放一段实验录像,学生急于揭开谜底。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当他们的争论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时,纷纷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此时,我因势利导,导入新课:“大气压强怎么产生的?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大气压强,我们就可以知道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巧用现代教育资源,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以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心,让学生想问。
  三、上好实验并开发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在八年级物理“压力和压强”一课教学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就运用了这一思路。我让学生拿一支铅笔,一端削出尖,一端是平的,然后用左右两手的指尖抵住铅笔。问学生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这个实验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随后,我问:能否用其他物体代替完成这个实验?经过一番思考,有的小组提出:把不同的重物放在沙子上进行实验,改变接触面积;有的小组提出:用小桌放在海绵上进行实验,改变小桌的放置方法。经过讨论、实验、再讨论同学们得出了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了思维,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
  物理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也是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渗透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好这些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的趣味活动,如“纸锅烧开水”、“瓶子吞鸡蛋”、“压强喷泉”等,都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提供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物理学习中,学生同样渴望成功。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要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准备和心理发展水平,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每一个学生制订出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成功的可能。如果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感到明显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喜悦。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给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例如课堂提问,依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层次,让学生回答的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再如,有些学生考试成绩虽不理想,但动手能力较强,教师可组织一些小制作竞赛或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跟教师一起做演示实验,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使其兴趣范围适当扩大,扬其长、补其短。
  五、创设认知冲突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如在讲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当物体远离镜面时,按照人们的生活经验得出:“物体远离镜面时,物体在镜子里面成的像会变小的结论。”而平面镜成像规律告诉我们,“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物体在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也不变。”这样学生产生了认知的矛盾冲突,我抓住时机再创设一个新的情境让学生判断:一架飞机在我们身边时感觉很大,而当它飞到高空时,我们看到的飞机“变小”了,但事实上飞机有没有变小?让同学们思考、讨论,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强烈兴趣,集中注意力去探求问题的答案。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劲,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不可推脱的责任。
其他文献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对好教师的看法是“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为了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  一、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学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很多老师长期教学中所总结和摸索出的经验之谈。在体育课上增加科学性、趣味性、针对性,就能够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高中体育教学,离不开力之魅力的展示,但这种魅力不应该单调,它应该是与美巧妙结合的,在展示力之魅力的同时,巧妙地展现美,是高中体育教学的较高境界。学生不仅要身体健康,心理和精神也要是积极向上的。美育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让
摘要:我是一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的初中教师。多年来,为了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我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虚心吸取各种教育教学经验,并以自己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对每届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热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搞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热爱学生 教育成功  时代的步伐已经踏进了二十一世纪,改革开
目的:了解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ICU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分离的致病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为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ICU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对本院急诊ICU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菌323株细菌中,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245株,革兰阳性球菌(G~+ )57株,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