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型校园与提升德育师资队伍关系浅析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c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学校”作为学习型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它具有科学的广泛内涵,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中具有实际意义。建设“学习型学校”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基本原理。如今用读书来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素质不会再是一句空话了。
  一个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看校长,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看教师,一个学校德育工作水平高低看师德水准。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不应再是传统式说教、空洞的口号、脱离实际的运作和盲目的追求效应。它应当依据国情、时情和校情,形成有文化韵味的德育、有切身体验的德育、有自我完善的德育、有实际成效的德育和与学生和谐发展的德育。要形成这么一种德育认知,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锻炼。
  庄子述:吾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阐明:“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才能完善自己。”作为一所学校管理者,笔者也时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学校工作千头万绪,首抓什么,抓读书,抓教师的读书,构建学习型校园,来提高各项工作水平。
  然而一说读书很多老师均表示:一没时间,二没心情,日常教学工作已经令人疲惫,即使有心情,也很难静下心来。这也许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构建学习型校园,要靠认知的“内功”来支撑,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一个学习氛围;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方法、多方面组织德育工作者开展学习,达到“修炼”之目的。
  就以一所小学校为例,它所处地域是城乡结合部,学生500人,教师31人,教师平均年龄35岁,学历大本20人,大专5人,其中30岁以下高学历占90%,但是高学历不等于高水平,也不等于高素质,他们对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显得陌生。对如何用德育工作理论指导日常工作,更是一筹莫展。如果不再继续学习,不再从知识到实践,从实践到提升,往往就会被淘汰。因此,如何将构建学习型校园与提升德育师资队伍关系有机结合呢?值得一一探讨:
  之一:学习型与德育科研关系。该校除了向全国申报“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外,还向团省委、少工委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心相牵-亲子营”科研项目。此项目注重培养知恩、感恩、报恩等中华民族优良品格。这个项目虽然尚未完成,但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果。教师们在学习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中切身感到学校不建“学习型”不是学校,学校不抓德育科研没有特色。
  之二:学习型与规范课题研讨关系。充分发挥德育组的力量,定期以集备、研讨、听评课、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围绕课标研究的内容开展切实有效的班队活动。如:少先队大队与省读书协会联合开展“书香满校园,爱心伴成长”系列活动,师生一起选书、购书、读书、评书、捐书。这个活动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2008年团省委、省少工委将此项活动评为少先队优秀活动金质章。通过活动,引领教师反思、总结,从而推进新德育思路的研究。同时在研究过程对资料的收集、整理中,不断创新,开拓德育工作新思路。
  之三:学习型与构建德育工作共同体关系。学习型学校对象是老师,在老师的共同认识基础上,学校要构建一个德育工作共同体系。如实行12345计划:(1)每月进行一次德育骨干充电培训;(2)学校拟定学习计划与期末述职要将德育工作实效与考核挂钩;(3)对科研负责人提出要求:上好一堂思品课,做好一个德育课件,开展好一个小项目;(4)德育工作有成绩的先外出学习、先评优晋级、先享受奖励;(5)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努力进取,每一学年承担五项任务,即一次专业讲座、一节示范课、一篇论文、一项课题、每学期一次队会观摩。如学校制订校训“自觉、自信、自主、自强”,班主任引导学生开展“学做人,做好人十条宣言”活动,让学生明白求真知、做真人的道理。学校德育组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评选城市文明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育引导学生做个文明小公民。
  之四:学习型与推进“12121”博客工程关系。构建互动、开放、共享、有效的区教育博客,激励教师人人参与,积极在博客上发表德育优秀案例、精品日志,认真阅读并评点其他教师的文章,在提高参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讲求实效性,使从事德育工作的老师能按既定工作目标自觉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学习型校园”拓展德育工作新局面联系起来。
  之五:学习型与建立奖励机制关系。建立教师个人学习档案,将教师平时政治、专业学习分门别类按等级设置,既注意学习的提高,更注重学习的结果,并做为教职工绩效考评主要依据之一。
  综述以上五个关系:一个全员育人并善于组织教师学习的学校,这所学校教学质量肯定无可非议,学校肯定成为教师队伍的“学习共同体”,学校自然是幸福的学习乐园与优雅精神家园。一个孜孜不倦、善于学习的人,一个注重积累、善于扬弃的人,自然成为学生心目中亲和、儒雅、睿智、严谨的学者和大师。学习型校园与德育师资队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紧随着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入进行,必将开出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之花。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边远落后地区,特别是江河源头地区和地理上相对独立的盆地环境洁净,建立绿色农业不仅可以回避农业污染发展的路径依赖,直接推动边远落后地区的农业进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而且具有发展潜力大、技术可靠、投资少、政策配置简单和容易建设等多方面的优势,并有利于逐步向农业发达地区推进、分批建设我国绿色农业体系,是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最优途径。本文以青海门源盆地绿色农业基地为例,分析建设绿色农业基地的有
期刊
内容提要:使命声明是战略管理的起点,它表明了企业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和中国500强企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4家公司作为样本,经过实证检验,得出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使命声明;企业使命声明具有不完整、不规范的特征;企业普遍对社会和顾客的重视程度超过对员工的重视程度;企业对投资者不够重视,尤其忽视供应商的利益等结论。  关键词:使命声明;利益相关者;企业宗旨;上市公司;中国50
期刊
春光大好,今年第二期的《书香校园》和大家见面了。  在此之前的2月27日,温家宝总理来到新华网访谈室,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就教育等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在教育的诸多问题中,温家宝总理十分关注全民读书。早在2009年的2月28日,温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就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
期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培养人的场所——学校,应该使其间的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利用好这张阶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读书使学生自信、聪慧,更具发展力;读书使教师充实、睿智,更具创造力;读书使家长富有、通达,更具教育力;读书使校园厚重、蓬勃,更具生命力。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我县中小学在几年前就着手实施师生读书工程,引导师生牢固树立“读书好”的信念。2008年起,我们已将“打造书香校园,师
期刊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闽教关委[2009]009号《关于开展创建“书香校园”和评选“阅读之星”活动的通知》精神,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联合福建省语文学会,自4月份起,开展“书香校园”大讲坛活动,邀请我省著名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到部分县(市、区)学校作专题报告,以互动形式探讨读书问题,分享读书心得,引领读书方向。  请我省各校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为指导,组织参加“书香校园”大讲坛活动,以“内容充实,形
期刊
宁德市霞浦县柏洋中心小学地处闽东太姥山岳南麓,坐落在霞浦、福鼎、福安、柘荣4县市交界处的目海峰畔。在谋划学校发展过程中,抓住山区的特点,结合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实际情况提出“坚持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注重两个‘狠抓’(狠抓基础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狠抓管理促进办学特色形成)、贯穿三个‘发展’(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的办学思路,始终明确“有了教师的发展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证券市场长期存在“牛短熊长”异常现象。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根源在于最初“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走股份制改造道路服务”的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的缺失性。由于通过股份制改造并上市的企业普遍治理水平不高,经营业绩不理想,证券市场已基本丧失了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变异为“上市公司融资的天堂”。但为了给国有企业“脱贫解困”提供宽松环境,每当股市下滑到低点后,决策层总要出台利好消息,从而刺激股市大涨,但
期刊
人物光影:华罗庚(1910—1985),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方面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一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一王方法”等。华罗庚生于江苏金坛金城镇。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期刊
人物光影: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出身于俄国名门贵族家庭,16岁时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后转入法律系。他对哲学、文学有浓厚的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曾在军队里服役两年半,参加过克里木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这一时期,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并到西欧各地游历。托尔斯泰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度,不断探索俄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他
期刊
人物光影:让·雅各·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    卢梭家境贫寒,从小流浪,全靠自学和一些朋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