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企业使命声明的检验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e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使命声明是战略管理的起点,它表明了企业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和中国500强企业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4家公司作为样本,经过实证检验,得出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没有使命声明;企业使命声明具有不完整、不规范的特征;企业普遍对社会和顾客的重视程度超过对员工的重视程度;企业对投资者不够重视,尤其忽视供应商的利益等结论。
  关键词:使命声明;利益相关者;企业宗旨;上市公司;中国500强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4-0091-03
  
  1.检验的标准
  
  20世纪70~80年代的滞胀催生了使命声明研究。经济滞胀使企业普遍陷入劳资冲突、环境保护、商业伦理的纠葛,迫使企业必须回答“企业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克雷姆通过对美国59家企业的使命声明的研究,得出使命四要素理论,认为完整的使命声明应包括:企业的目的、企业的战略目标、量化的计划指标和具体的业务界定。在验证了包含特定内容的宗旨陈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Bart,1998)之后,人们对有效使命包含要素进行了不断的修正(Pearce&David,1987; David,2001)。目前使命陈述的三种检验标准得到学术界的普遍的认同。人们普遍认为一份规范的使命声明应该是: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表达明确的义务履行;包含清晰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如目标客户、竞争手段等内容;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方向。
  对利益相关者的尊重,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的。这是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理论有重要的区别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企业应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是仅仅考虑某个或某几个主体的利益。对企业而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有顾客、员工、投资者、供应商和社会公众。
  近几年中国企业普遍出现了无战略危机。战略管理成为理论研究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使命声明是战略管理的起点,它是企业向人们宣告的企业的基本原则、最高目标和重大决策的依据。一些实证研究证明使命声明与公司业绩成正比例关系(Lance Leuthesser ,Chiranjeev Kohli,1997),“世界上优秀的公司都有崇高的使命,使命保证了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承诺,能使组织产生巨大的热情,是组织保持‘长寿’的关键”[1]。深入分析我国有代表性公司的使命声明,探讨我国企业使命声明的基本特征,对我国企业制定合适的使命陈述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同时对深化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的研究也是十分有益的。
  本文采用国际上最常用的三种检验标准对我国部分企业的使命声明进行检验,即:对利益相关者应尽义务的明确性;特定内容因素的包含性;目标作用的全面和清晰性。
  
  1.1 “对利益相关者应尽义务的明确性”要求使命陈述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利益主体:顾客、员工、投资者、供应商和社会
  顾客通过“顾客”、“消费者”字样的出现来确定;员工为“雇员”、“员工”、“劳动力”、“我们的人”;投资者为“投资者”或“股东”;供应商指“合作者”和“供应商”;而社会通过“社会”、“世界”、“人类”、“国家”、“人民”、“环境”或“民族”的出现来判断[2]。并明确对上述五个利益主体应尽何种义务。
  
  1.2 “特定内容因素的包含性”要求使命陈述中要有以下九要素
  (1)行业——企业主业是否明确和突出,如企业主要从事何种行业,是钢铁、药业、石油还是其他行业,是否出现在使命陈述中;
  (2)目标顾客——是否界定特定的目标顾客范围;
  (3)地理范围——企业确定顾客和开展活动的地理范围,像“全球”、“亚洲”等就说明了地理范围的明确;
  (4)企业理念——是否包含“公平”、“公正”、“和谐”、“信赖”或“负责”这类表明公司价值观的词;
  (5)优秀激励——是否存在追求公司卓越的目标激励员工努力,根据“一流”、“领导”、“最好”或“卓越”这些词来判断;
  (6)社会激励——通过社会和人类的目标激励,如追求人类、社会、国家或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等;
  (7)竞争手段——公司所寻求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主要是包含“低成本”、“高质量”、“创新”和“效率”这几个方面;
  (8)未来定向——企业使命陈述是否包含对未来的计划,根据“将要”、“最求”以及一些具体几年的目标的包含与否进行确定;
  (9)财务目标——是否通过“创造价值”、“效益”、“回报”和“财务增长”来明确企业的财务目标。
  
  1.3 “目标作用的全面和清晰性”要求使命声明必须:
  (1)向利益相关者们表明方向;
  (2)对企业运行进行有效控制;
  (3)能有效地指导决策;
  (4)能激励员工。
  “是否向利益相关者表明方向,取决于企业使命陈述是否包含未来定向这一内容要素。企业运行的控制机能必须包含行业、目标顾客、地理范围和特定竞争手段中的至少两项才能肯定。如果宗旨陈述说明了企业理念,则企业运行中的无规则活动和决策就可以得到足够的指导。最后,是否包含优秀激励或社会激励决定了企业宗旨陈述是否具有激励员工的作用”[3]
  
  2. 检验样本
  
  本文在我国上市公司和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随机抽取的154个公司作为样本。本文对样本公司网站上的企业宗旨陈述进行搜集。选取上市公司和比较知名企业样本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公司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网站,相关资料比较容易取得,且都是中国的优秀企业,代表性比较强。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所研究企业具体的名称,只提供样本企业的总体情况。样本企业的简单统计结果如下:
  


  有的学者都交替使用使命、宗旨、理念、价值、目标等词来表述使命(Leuthesser &Kohli,1997)[4]。本文依据样本企业网页中所出现的宗旨、使命、愿景、企业理念、价值观、目标、精神等内容,进行归纳统计。
  


  3.1 有使命声明的企业所占比例
  根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标准,154家企业网页中,包含使命陈述的企业为88家,所占比率为57.1%。
  
  3.2 对利益相关者的兼顾程度
  


  表3表明国内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含总体来说不够全面,平均每家企业的使命陈述只包含了1.86个利益相关者,5个当中不到2个。88家只有3家企业的使命陈述涉及了5个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全部,只占3.4%。而使命陈述中没有提及任何利益相关者的有13家,占总数的14.7%。包含一个或两个利益相关者的占54.4%,为大多数。
  从表4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5个利益相关者中,国内企业使命陈述最为关心的是社会,88家企业使命中,有58家涉及社会,占65.9%。其次是顾客,45家,也超过了一半。员工为38.6%。而投资者和供应商的重视程度则明显十分不够,只有28.4%和3.4%。
  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企业总体对利益相关者的明确和关注明显不足。企业在发展中关注社会的程度较高。对于顾客和员工的这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前向关联要比资金、原料提供的投资者和供应商这两个利益相关者形成的后向关联重视得多。
  
  3.3 特定内容因素的包含性
  


  表5表明国内企业的使命陈述有效要素包含数目最主要处于1~5个之间,达到所有企业的79.4%。而且完整包括9个使命内容要素的企业没有。没有涉及九个要素中任何一个的企业有5家,占5.6%。要素的总体平均包含个数只有3.38个,不及总体9个要素的一半。
  


  表6则显示出国内企业使命陈述内容对动机要素的偏好,具有动机要素的企业有65家,占73.8%。其中,社会动机的比例52.2%又要高于优秀动机的44.3%。企业理念、竞争手段和未来定向的比例则都在一半左右。行业界定、地理范围和财务目标的忽视相对严重,而目标顾客的区分方面做得最差,只有9%的企业界定了自己的特定顾客群。
  通过对内容要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企业使命陈述的内容要素包含还不够全面。在各个要素中,目标顾客、行业、地理范围和财务目标这些要求比较具体性的要素最少在使命陈述中提出,而理念、动机、未来定向这些比较抽象和方向性的概念比较多的被提及。竞争手段作为企业存活和发展的基础相对受到较多的重视。
  
  3.4 企业发展目标的清晰性程度
  


  从表7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使命陈述大概总体平均具备了2个目标作用,为总体4大功效的一半。其中具备两个目标作用的企业使命数目最多,有31家,占总数的35.2%。其次为1个和3个。具备四个功能作用的有11家,占12.5%。而不具备有效作用的使命也有6家企业。
  表8说明了中国企业使命陈述发挥激励员工作用最大,有65家企业的使命陈述具备激励员工的优秀或社会激励陈述,占73.5%。表明方向和指导决策相对较弱,分别有47.7%和46.5%的企业使命称述可以起到作用。运行控制手段最弱,只有34家企业具备含有运行控制作用的使命陈述。
  
  4. 结论及建议
  
  (1)154家样本企业中有使命声明的只有88家,占57.1%,还有42.9%的企业没有使命声明。这反映了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把眼光集中在“怎样赚钱”上,不大思考“为什么办企业”、“为什么赚钱”的问题。企业战略管理比较薄弱,制度和文化建设不足。企业普遍还处在机会和感觉管理阶段,要求企业进行自我否定和超越,改变观念和行为习惯,尽快向科学和理性发展阶段过渡。
  (2) 在5个利益相关者中,平均每家企业使命宣言中只提及1.86个利益相关者,只有3.4%的企业使命声明涉及5个利益相关者,有14.7%的企业使命声明中没有提及任何利益相关者。这反映了我国企业开放意识不够,合作思维比较欠缺。21世纪的企业要追求卓越、增强凝聚力,就必须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尽义务和责任、交流企业共同的信念、提供鼓舞人心的远景。当今的企业必须是一个能忠实地为利益相关者履行义务的开放系统。优秀的公司正是在履行其社会义务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大到各种利益群体中。其行为不是出于崇高、无私的理想追求,而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利益主体的信任和支持,谋求与外部世界的合作和互惠,扩大公司共同体。
  (3) 在5个利益相关者中,企业使命陈述最为关心的是社会,88家企业宗旨中,有58家涉及社会,占65.9%;其次是顾客,45家,也超过了一半;员工为38.6%;而投资者和供应商的重视程度则明显十分不够,只有28.4%和3.4%。这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创办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通过股权融资,帮助国有企业解困。因此,长期以来都比较忽视投资人的利益。同时,我国过剩经济已成为常态,过度竞争状态愈演愈烈,供应商的利益常常得不到保证。企业要认识到,同供应商建立动态、密切的关系,不但可以解决经营问题,而且可以解决营销渠道、市场开发问题,还可以优化供应链和价值链的管理。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广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体制保障研究”,项目编号:03/04T03;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广东省市县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粤财教2005-126]。
  
  参考文献:
  [1] Lance Leuthesser& Chiranjeev Kohli, "corporate identity: the role of mission statements"[J], Business Horizons, 1997( may-june):77-78.
  [2] Barbara A. Bartkus,Myron Glassman& R. Bruce Mcafee, "a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European, Japanese and U.S. mission statements"[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Vol. 22, No.4, pp393~401.
  [3] R. Duance Ireland& Micgeal A. Hitt, "mission statements: importance, challeng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ment"[J], Business Horizons, 1992(may-june ):102.
  [4] Lance Leuthesser& Chiranjeev Kohli, "corporate identity: the role of mission statements"[J], Business Horizons, 1997, may-june:77.
  [作者简介]黄燕(1963-),女,湖北荆州人,汉族,经济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企业理论。陈旭剑(1982-),女,汕头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信息化程度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农村地区的劣势已经开始扭转,交通、信息等方面开始与城市比肩,而在环境、人居诸多方面又具有先天的优势,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了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5-0019-03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无论是社会舆论、理论界还是政府,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的民营经济的“二次创业”都给予了充分关注,针对这种状况,民营企业也给予了热情的回应。然而,在我们与民营企业家们的实际接触中却发现,他们大多热情有余,行动不足。我们为此所做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种状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资本还有更
期刊
内容提要:对于资源高依赖型的甘肃省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和区域竞争力弱等严峻问题。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构建了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一般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甘肃省资源和经济现状,提出了甘肃省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化;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1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5-007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概括了当前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过程中特许经营所面临的有关法律法规、政府监管、政府承诺等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特许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以便为推动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许经营;公用事业;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7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5-0091-04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国家开始的以提高效
期刊
内容提要:科学处理城乡关系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实现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西部城乡矛盾和实现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协调互动与一体化融合,是构成中国当前实现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在考察中外处理城乡关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提升概括总结了促进城乡关系良性互动发展的相关启示,为西部地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借鉴。  关键词:城乡关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以白银石嘴山等资源型工矿城市为例,着重分析了西北资源型工矿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产业结构失调经济效益低下基础设施滞后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系列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其进一步发展所应采取的策略措施,如优化产业结构,转换人才资源观念,实施“绿色矿城”战略,加强城市区域协作,加快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等,从而避免“资源竭城市衰”的厄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西北;资源型工矿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
期刊
内容提要: 产业化进程中,兰州百合产业显得有“优势”而无“规模”,有“名气”而无“品牌”。本文在分析兰州百合产业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兰州百合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和对策。   关键词:兰州百合;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4-0056-02  1998年国家将兰州百合发展列入“国家山区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为百合产业化的进程创造了有利
期刊
内容提要:我国的石油资源地主要分布在边疆民族地区,富饶的贫困现象是这些地区的显著特征;针对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国内石油进口量的不断上升,石油问题已经触及到了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加了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成本;树立立足国内、和谐发展的能源战略,形成国内石油资源探采利用与资源地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持局面,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需。  关键词:石油资源;地方性;资源地经济;资源税征缴
期刊
编者按:2006年3月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学习的“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共同邀请王一鸣副院长就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访谈,王院长着重提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需要深化研究的7个问题,在此特别刊出,期待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内在动力;要素成本;产业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4-0007-03  这些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边远落后地区,特别是江河源头地区和地理上相对独立的盆地环境洁净,建立绿色农业不仅可以回避农业污染发展的路径依赖,直接推动边远落后地区的农业进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而且具有发展潜力大、技术可靠、投资少、政策配置简单和容易建设等多方面的优势,并有利于逐步向农业发达地区推进、分批建设我国绿色农业体系,是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最优途径。本文以青海门源盆地绿色农业基地为例,分析建设绿色农业基地的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