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有诗为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
那么如何让学生坚持阅读,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让阅读实实在在有效率有效果,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不妨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持之以恒多赏识
记得自己曾经在教学中做过这样一件事,让班上每位孩子都准备了一本“采蜜本”,然后从读过的书中摘抄好词佳句,我定期检查和点评。刚开始,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抢着让我批阅,可日子久了,由于平时的工作量也很大,使检查流于了形式。孩子们也学会了敷衍,抄一些字数少、笔画简单的词句来应付检查。结果“采蜜”计划失败,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反思这件事情,我想: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如果不能坚持,不能落到实处,那只能是空话一句。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放任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应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都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们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句话说得好:孩子是向着掌声的方向成长的。在这里我想说,让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在掌声中成长吧!
二、以身作则想策略
记得前段时间,电视剧《亮剑》热播,我本人很喜欢主人公李云龙这个艺术形象,所以一直很想读读这本小说。一天,我忽然看见班上一位男同学生正在看这本书,我非常高兴,立刻向他借来一睹为快。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强烈关注,他们纷纷开始传阅这本书,而这本书的主人更是觉得自豪。于是我顺水推舟,在班上召开了一个《亮剑》研讨会,让大家谈谈读书后的心得体会,收到相当好的效果。事后我想,老师的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能带来学生这么大的反应,那我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于是,我会抽时间在班上召开读书会、读书研讨会以及好书推荐会,让学生讲述自己阅读后的体会和收获。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读书成才的故事,一些读书的名言,进行对比和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三、行之有效讲方法
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借鉴别人的好方法,我想谈谈自己的做法:
1.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鲸》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了解鲸以及鲸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推荐阅读《人与自然》一书,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做到全身心投入,调动各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斟字酌句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很有必要。
4.摘录批注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是说对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对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把自己订阅的报刊中的好文章剪裁,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实效。
阅读是学习之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理所应当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慢慢地自己就会找书读,慢慢学会读书,自主阅读的意识就会得到增强,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并感受到阅读的幸福。◆(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学校)
□责任编辑:刘伟林
那么如何让学生坚持阅读,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让阅读实实在在有效率有效果,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不妨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持之以恒多赏识
记得自己曾经在教学中做过这样一件事,让班上每位孩子都准备了一本“采蜜本”,然后从读过的书中摘抄好词佳句,我定期检查和点评。刚开始,同学们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抢着让我批阅,可日子久了,由于平时的工作量也很大,使检查流于了形式。孩子们也学会了敷衍,抄一些字数少、笔画简单的词句来应付检查。结果“采蜜”计划失败,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反思这件事情,我想: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如果不能坚持,不能落到实处,那只能是空话一句。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放任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应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都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们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句话说得好:孩子是向着掌声的方向成长的。在这里我想说,让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在掌声中成长吧!
二、以身作则想策略
记得前段时间,电视剧《亮剑》热播,我本人很喜欢主人公李云龙这个艺术形象,所以一直很想读读这本小说。一天,我忽然看见班上一位男同学生正在看这本书,我非常高兴,立刻向他借来一睹为快。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强烈关注,他们纷纷开始传阅这本书,而这本书的主人更是觉得自豪。于是我顺水推舟,在班上召开了一个《亮剑》研讨会,让大家谈谈读书后的心得体会,收到相当好的效果。事后我想,老师的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能带来学生这么大的反应,那我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于是,我会抽时间在班上召开读书会、读书研讨会以及好书推荐会,让学生讲述自己阅读后的体会和收获。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读书成才的故事,一些读书的名言,进行对比和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三、行之有效讲方法
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借鉴别人的好方法,我想谈谈自己的做法:
1.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鲸》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了解鲸以及鲸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推荐阅读《人与自然》一书,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做到全身心投入,调动各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斟字酌句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很有必要。
4.摘录批注法
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是说对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对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把自己订阅的报刊中的好文章剪裁,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实效。
阅读是学习之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理所应当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慢慢地自己就会找书读,慢慢学会读书,自主阅读的意识就会得到增强,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并感受到阅读的幸福。◆(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学校)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