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中校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创新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cwo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无痕的艺术,尤其是职业中学的班主任应以用心但不留痕迹的教育艺术,进行班级管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的职业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就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创新职中学校班主任工作,我在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收到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我的做法如下。
  一、要有开放性的工作理念
  当今时代的班主任,要力戒空洞的说教,力戒程序化、模式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姆、杀手、警察”形象,而是要彻底地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第一,在培养目标上,不是培养膜拜师长,迷信权威的守旧者,而是造就一批批崇尚真理的企业骨干和实干家,具备生产第一线的基础知识、一手熟练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勇于开拓的创新者。
   第二,在工作方法上,不是灌输、遏制,而是疏导,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融入德育之中,使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其踏入企业后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并了解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第三,在工作角色上,不是学生的长官,而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努力使学生加快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由操作型向智能型、由职业型向社会型、由传承型向创新型人才方面的转化。
  二、要有互动性的工作方法
  首先,心理换位。在进行德育和教育评价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的是从真正意义上让每一位学生在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成败共享性。新课程条件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主客体式的对立关系,而是“你—我”式的平等关系。班级管理目标的达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制定,成则共享其果,败则共担其责。这样,班主任的威信、魅力极易形成,易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士气,使学生学会以坦荡的胸怀面对人生,学会学习,学习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创新。
  三、要有创造性的工作能力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面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学生的认识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理应随之协调发展,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必须能跟上学生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具备创造性的工作能力。
  第一,敏锐的观察力。班主任在余暇时多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穿衣打扮,甚至一些细微的变化,富有预见性方能捕捉到最佳的教育时机,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较高的思维能力。班主任要做到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抓住学生思想变化的根源,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思维能力。
  四、要有细致入微的工作艺术
  用“五心”过“五关”。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学问,职中学校班主任工作尤其典型。相当多的职中学校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精神不振。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尤其重要。
  1. 用“信心”过“动力关”
  “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无论做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必须先树立必胜信心。有了必胜的信心,没有办法会主动找办法;没有信心,遇到问题会使问题更成问题。职中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自信,甚至老师、家长也对他们失去了信心。只有班主任树立了自信,才能帮助职中学生找回自信。同样,也只有班主任树立了信心,才能帮助其他老师以及家长树立对职中学生的信心,才能把大家拧在一起,形成合力。
  2. 以“责任心”过“态度关”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职中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繁杂而艰难,其劳动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进步上,而班主任自身则默默无闻。要像蜡烛,为照亮别人而燃烧自己;像犁铧,为播撒种子而磨损自己。要为人梯,让学生不断攀升;做公仆,为职中教育奉献毕生的心血。
  (2)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的言传,而更应以身作则,发挥身教的作用,正所谓“身教胜过言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须做到,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3. 以“公平心”过“好恶关”
  班主任必须要有一颗公平心,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不管他们过去表现怎样,父母是谁,都要公平地给予表扬和批评。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整个班级全体学生的尊重。
  (1)宽容学困生。古语说得好“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职中班主任应有这样的认识:没有绝对的学困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对所谓的学困生,要用热情和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信任。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沿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2)关注中等生。班主任一定要抱着对所有学生及其家长负责的态度,关注中等生,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关心每一位学生,把握每一位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思想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4. 以“爱心”过“距离关”
  职中生大多数在十六七岁,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心理上容易波动,思想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既是青春勃发的花季,又是容易迷失的雨季。当他们远离家人,来到学校后,非常需要老师的呵护、引导。只有班主任怀着真诚的感情去关爱他们,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用爱心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5. 以“细心”过“迟钝关”
  职中学生思维活跃,自尊心也较强,耐挫折能力弱。因此,班主任工作要细心,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对全班同学要仔细观察和详细了解。
  综上所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如何教育好学生,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再也不能“原地踏步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得当,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对路,把教育工作作为根本,将管理工作为关键,需要在内容上求新,在形式上求活,在方法上尊重科学,应像海绵一样,从社会中、生活中、科学中吸取一切精华,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视野,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宜兴市丁蜀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镇旅游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剖析古镇旅游系统构成要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影响因子。对二者进行关联性分析.实质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影响因子作
摘要:激励性教育宗旨是以“情”为主旨,设置教学目标激励法,利用目标的导向功能,制定课节目标,制定期望目标、激励性评语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产生良好的心态,以行动为核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激励性教育;情态行为激励;目标激励;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教育是一种激情教育。它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从而用意识支配思想,
新世纪出台的《音乐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有很大的创新与发展,它全面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突出了音乐课的审美价值,强调了音乐艺术对于人的全面素质培养。这不仅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于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师实施声乐教学创新进行再分析、再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以形成科学、合理的高师声乐创新教育体系。  一、 创新
人际交往是学生基本的社会性需求,无论是乐于交往还是惧怕交往,都不能避开它。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交往的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生活和事业的成败。因此培养和提高技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地走向社会,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这是给我们技校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更新人际交往观念  市场经济发展到21世纪,随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在人际交往上应该如何适应这些变化,是摆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