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因素之四:以德立足 德育为先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lo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成人,再成才
  ——张可伟 苏州市教育局职教处副处长
  抓教育质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上到下各个层面的努力。我觉得职业教育体现质量有两句话:以德立足,以能立身。还有耳熟能详的“德育为先”。为什么呢,因为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他们招收员工最看重的还是品质,包括文明礼貌、工作态度、工作热情等等,对于知识或技能的要求相对还是次要的。高技能的人才企业当然欢迎,但这些人肯定是凤毛麟角,所以面广量大的员工他们更为看重的还是基本素质。职业教育不能仅仅教给学生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我们区别于职业培训的根本所在。
  职业学校的德育内涵,我觉得应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落实进行,对于中职生来说,就是很具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重点是做人的态度也就是人生观。有如下层面:一、对自己而言,要建立一种自信。应试教育的失败者身份使得职校学生很大一部分没有自信。因此职业学校文化课的学习不能太难,要因材施教,要开展大量的选修课和社团活动,让他们在这些兴趣课程和社团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获得自信。二、对他人而言,要有诚信。做人要老老实实,对人要以诚相待,借了东西要还,不能抄袭、作弊之类,从小事做起。三、对家庭而言,要有一种爱,要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通州中专曾演过一个教育学生孝敬父母的小品,这种形式非常好,我们要积极寻找相应的教育途径。四、对社会而言,要有一种责任感,不能做对社会有害的事。“德”始终应是我们职业教育放在首位的。目前技能大赛的导向力量太强大了,一些学校就忽视了德育的地位,这是要不得的。有才有德是人才,有才无德,只是偏才。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先成人,再成才,再成功。成人是第一位的,成才靠技能,成功指创业有所成就。
  德育为先,不是指教育时间或教育过程上的先后,而是指地位的问题。如何体现呢?一方面我们要抓住德育课的主阵地,相关德育内容要全面开设;另一方面,又不能仅仅把德育课作为德育的唯一渠道。所以我们提出12个字:人人育德、事事育德、处处育德。人人育德,就是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我想建议省厅,德育培训不能只局限于德育教师,而应是全员培训。2013年,我们打算在苏州所有的职校各学科教师培训中增加这一内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虽然这个话是老生常谈,但远没有落到实处。事事育德,职校学生学习的内涵很多,要上课,要实训,要实习,我们要把德育内涵渗透进各个学习环节。所以不仅要进行教师的培训,最好还要进行企业带教师傅的培训。这一点看似很难,但不是做不起来。校企合作可以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一次两次地搞沟通,为什么不能就德育问题进行一两次沟通呢?但现在这个环节却缺失了。曾经出现过这种现象:学生本来都还比较好的,实习回来好的东西没学到,企业里的自由散漫和吊儿郎当倒是学会了。所以我们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有所遴选,要选有责任心的企业。不能为了解决学生的实训,就随便找个企业。处处育德就更宽泛了,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尤其是家庭,要把家庭教育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职校学生的家庭一般来说对德育这块普遍不重视,我们应该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惠民政策进行充分宣传,让家长持有一份感恩之心,从而参与到学生的德育管理中来。这是个非常值得探索的课题。我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先抓一些典型,比如班级里一些比较突出的孩子,我们要把握好,重点了解这批家庭,从而以点带面。
  德育为先,就是要融入人人,融入事事,融入处处。这三个融入抓好了,“先”的地位就能保障了。
其他文献
9月,是属于教育的时间;9月,更是属于教师的日子。  职校班主任,诸多教师中特别的一类。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班主任在学校里“官职”最小责任最大,职校班主任的差事尤其任重道远: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将被直接输运到各行各业的生产和服务一线,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个人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最基本层面的运转与建设;他们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自我意识与对他人、社会认知观念初步形成的年龄阶段。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和人生方向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一)顶层设计框架  回过头来看国家近十年来的发展。国家顶层设计的基本框架包括哪些呢?我觉得至少包括:第一在发展的指导理念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布局问题,也就是回答“建设什么”。从十六大以来一直到十七大,我们党始终与时俱进。十六大提出三个文明一起抓。从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央提出四位一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条线索,纵向线索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隐性线索:横向线索是必修课和选修课,这是显性线索。两条线索纵横交错,贯穿整个标准体系。  标准的总目标是基于学生的职业需求、终身学习以及和谐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基本要求,既包括语文的学科性目标,又反映出职业教育对语文学科的特殊要求,体现了人文性
【摘 要】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源于五年制高职教育实践。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分院立足于专业,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构建“以校为主,校企融合”的培养模式,即:以学校为主体,由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参与专业通识延展式、主辅课程式、平行链式等形式的课程结构的构建;学校与企业一并实施“人才需求剖析—岗位能力对接—课程体系优化—职业能力培养—顶岗实习跟踪”五个教学要素的循环。实践证明
摘要:教师在某方面可以独当一面,这就是领导型教师。本文主要从指导同事、与同事合作、与同事分享经验这三个方面着手,阐述了教师的领导地位,以促使教师与同事形成和谐的关系。  关键词:教师 领导 领导艺术  一般教师充其量不过是“孩子王”,说自己要领导同事,甚至校长,会让人大跌眼镜。其实,教师领导同事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是指教师以自己超脱的人格魅力感染同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感化同事,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引领
作家是生活的发现者,他们以文学的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生活之窗。正是作家独到的发现,使读者知道了许多习焉不察的人与故事。那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物,那些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到了作家的笔下都变得让人难忘,令人深思。读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便有被叩心扉的颤动与感触。  纵观胡适先生一生,无论政治地位还是文学影响力,在中国的政治和文坛上都可算举足轻重。能取得如此卓越辉煌的成就,除个人努力勤勉之外,我
质量提升归根结底在于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作为  ——周仁满 湖南省隆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在起草学校管理类文件的时候,总能听到领导们忠告:学校的兴衰完全在于办学质量,应该秉着“质量兴校”为起点做文章,切不可责难政府,更不可评议教育行政管理不作为。但我个人认为:职业教育(学校)的质量提升归根结底还在于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作为。  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十余年,在职业学校办公室从事过文秘宣传工作,在专业科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职数学面临着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的现状。为了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思维导图的辅助作用来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职数学 有效性 教学探讨  一、中职数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加上把数学当作副科来看待,因而把主要时间与精力
摘要:吉林省四平市作为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交汇处,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枢纽,所以四平市的中西文化教育对研究中西方文化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四平市 中西文化 对外经贸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深,各国不仅要面向国内,还要面向世界其他国家,努力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一些国家为了吸引人才,纷纷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和学费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外人才前来留学。这些政策的制定和
【摘 要】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涵。以五年制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物理课程的设置为例,从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角度,对专业建设中文化基础课的定位与重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修订和物理教材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标准 教材 物理  新方案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