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技术人员,各国的教育政策和法规都对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刻不容缓。
  关键词:教师的专业性;专业素质;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
  美国《时代周刊》一篇名为《危急!教师不会教》的文章,引起了人们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担忧。教师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质,这是值得思考的教育问题。在拥有世界最大的教师群体的中国,教师是职业吗?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当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引发了人们对于教师专业素质问题的深入思考。毫无疑问,教师是一种职业,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可以成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指引学生精神的风帆和旗帜。但长期以来,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教师只是一种职业而非专业,好像谁都可以做教师。
  二、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教师这个职业,不是阿猫阿狗谁想当就能当的,要从事教师这个工作,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考取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教师要承担起社会赋予的最伟大的教育教学事业,必须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呢?
  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阐述了一个好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学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爱好”。国外以明文确定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标准,那么,我国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中指出,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专业包含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的内容。林崇德教授和申继亮教授他们认为,教师专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行为和策略。
  三、 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策略
  (一) 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关键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要转变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不间断地进行学习,实现从教育者到学习者的转变。教师应从思想上激发自己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地转化角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教”转变为以“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观性,这样学生就能自己主动去学习、探究、合作和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 注重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对自己的工作具有积极探索的能力,成为研究者。拥有良好的探究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吸取新鲜的研究成果,拓宽知识领域,增强专业知识。所以教师应“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成为学习中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研究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培养教师的地方。学校可以通过介绍前沿科学,开设名师讲座、教学观摩和教研组活动交流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
  (三) 注重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培养
  教育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学者波斯纳同样认为教师的成长是“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林崇德的“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概念指出了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调控其实就是反思,熊川武指出反思性教学以解决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是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师想要在教育教学上迅速地成长,要学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教师要培养自己不断地敢于反思自我,挑战自我,勤于反思,乐于反思的好习惯,在反思中就可以找出自己能力和知识上的欠缺以及观念上的落伍,在不足中求进步,不断加以改善、弥补与更新,达到循序渐进、精益求精,这样逐渐地就会受益于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熟练的教学技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目的。
  (四) 创设终身学习的氛围
  终身教育思想,自古以来中外都有。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书中提出,一个人的教育不能随着学校教育的结束而结束,而是要把教育贯穿到人的一生以及发展的各个阶段当中。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而且时间过得很快,年老很快就会到来,所以必须终身努力学习。庄子也阐述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性,“吾生有涯,学也无涯”。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关于终身教育思想最早的观点。现在的教师是由过去的学习者转化来的,但是不能一旦成为教师以后就不再学习了。教师要想成为一个符合教师标准的专业人士,必须以终生学习为理念,不间断地学习—实践—学习,不断地学习进修,进行研究,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使自身的水平得到发展,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说是没有终点的,一直将会伴随着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因此一个人一旦做了教师,就像是人生的一次旅途,永远都没有终点,在这个旅途过程中,教师学无止境。
  (五)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詹姆斯教授说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如果给予一个人充分的激励,就能激发出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潜能。激励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所以,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教师产生内在的发展动力。如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教師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教师有愉快的心情工作;帮助教师实现高层次需求;学校设置明确具体、难度适当的专业发展目标,让每个教师把学校的发展目标当成他们自己的需要;这些措施都能激发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动机。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何英,江西省鹰潭市,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近期利用工作闲暇,到乡间小住了几日。乡居的日子里,除主人外最热情的要数树上的鸣蝉。它们中气十足地在枝头“知了,知了”地引吭高歌,歌声犹如晨雾覆盖了整个村庄,树上的枝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与社会不断建设,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水平也在不断地进步。小学作为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于处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很陌生,但习作会一直持续到高中乃至大学,对于以后的兴趣培养和工作环境的选择都是极为重要的,所以要想提高习作水平,就要奠定良好的习作基础。对于目前的农村小学来说,师资力量本就薄弱,在习作方面的认识也不够,更多小学生完成习作是为了应付作业和考试,此种情况下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的组织和表征的图形工具,近年来不断受到关注。思维导图作用于人思维层面过程主要有唤醒记忆、发散思维和整合碎片三个环节。应用到写作教学的实践中时,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提升抽象思维,通过问题引导训练发散思维以及通过要点提示培养整合思维。思维导图在写作领域仍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教师应更多地将其利用到写作的各个环节,更多地利用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关键词:思
摘要:中国漫漫泱泱且浩浩瀚瀚的古代传统文化中,有极其重要且无法取代的一部分——诗歌。毫无疑问,高中古代诗歌的教学过程应尽显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古代诗人词人作诗歌无非是为了抒情言志,而现代人读诗歌则是为了感悟人生,体会在诗词作者所在时代的时代精神,自然也能从中感受诗词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所在,感受诗歌中丰蕴典雅的情韵,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水平,丰富自身原本尚为肤浅的内涵。诗歌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为了
本文对新生儿血清雌二醇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本研究测定了不同胎龄新生儿血清E水平变化,分析了其临床意义及与ROP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新生儿生后E水平随日龄
摘要:笔者列举了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卷II和卷III中有关排列组合问题、几何组合计数问题、数列新定义计数问题方面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发现此类题同根同源,其本质是一样的,由此得出数学问题的实质。  关键词:高考真题;案例剖析;揭示本质;提高技巧  2016年高考理科全国卷Ⅱ和卷Ⅲ的排列组合问题新颖有趣,表面上卷Ⅱ考查的是实际模型中的几何组合计数问题,卷Ⅲ考查的是纯数学的数列新定义计数问题,而如
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市高职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卫生部编制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苏州某高职院校抽取的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高职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0.84%,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的比例分别为1.39%、13.37%和73.12%。不同专业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母亲文化程度不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