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情感教育优化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七年级的教学中,数学是必不可少的科目,对于增加学生知识积累、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等有重要价值。但七年级学生刚步入初中数学的学习阶段,且学生心智发展尚属于不成熟状态,难以适应到全新的环境中,使数学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因此,对七年级的数学展开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的实施,以促进高效性数学教学的实现。本文基于情感教育内涵,提出一些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展开情感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教学;情感教学
  在现阶段我国的各级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属于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对教学环境进行创建,并妥善对学生的认知、情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以实现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激发。当前,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要做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对高效课堂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初入七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却不够高,常使有效的數学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因此,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对情感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以实现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从而使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一、 情感教育内涵及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需求
  (一) 情感教育内涵
  当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所用教学模式大多为“唯理智”式,机械性地对知识点进行灌输,并展开大量的题海战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情感方面的需求,师生之间在情感方面也缺乏交流,这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在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健全学生的人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我国古代就有论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教学应该融入情感因素,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二) 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求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基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但七年级学生刚踏入初中,对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较为陌生,加之初中数学有一定难度,学生常有迷茫、畏学等情绪产生,难以适应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因此,七年级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穿插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小学阶段时,数学教学的内容较为简单,步入初中之后,数学教学的知识点更为广泛,教学的进度也比较快,学生难以适应。同时,小学时升学压力较小,教师有更多时间开展课堂、课外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而初中升学压力较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大多过度强调知识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基于此,七年级数学教师应该注重情感教育的实施,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需求与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从而主动学习。
  二、 七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建议
  (一) 结合学生实情开展情感教育
  七年级学生数学教学的知识点比小学更多,教学方式更复杂,学习的难度加大。对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虑,通过合理的手段将情感教育引入到数学教学课堂中。比如,“《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我国原始社会时人类使用的数学技术,如“垒石”“结绳”等,通过此将“大”“小”等数学概念引出,并随之引出字母表示的概念、意义等,以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使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又如,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还可合理将“数字地球”“火箭”速度等与数学有关的科技知识融入,这样,不但可使学生的见闻增加,而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使其数学兴趣增加,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从而确保数学教学活动能够高效开展。
  (二) 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情感教育
  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极为紧密的联系性,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展开教学可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因此,在七年级数学教师中,教师应该合理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熟悉的情感体验,以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探索与表达规律》”的教学中,此部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对此,教师可将古吉普赛人的“读心术”问题引入:任意选1个两位数,将其十位与个位相加,再选任意一个数减去这个和,在图表中找出所得差对应的图形,并记住,点击水晶球,即可得到这个数。通过这个游戏引入数学知识点,这种存在神秘色彩的故事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把未知的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三) 结合课堂知识展开情感教育
  对于情感教育而言,情感、爱是其核心思想,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共同组成完整性学校教育。因此,教师对七年级学生数学教学时,应该注重课本中理论知识与情感教育的有效集合,实现情感与知识的和谐交融,使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得以增强,从而使良好教学效果得以实现。具体而言,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开展时,应该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加工,并对教材知识点中蕴含的内涵、情感进行挖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背景知识中存在的能力有所感受,以实现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提升。比如,教师可积极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引入到课堂中,如“祖冲之与圆周率”“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等,使学生能够了解数学家们的励志故事,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参与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从而使数学教学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开展。
  (四) 强化师生互动实施情感教育
  当前,对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开展时,部分教师大多单方面对数学知识进行灌输,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多,学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将师生距离缩短,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比如,在“《绝对值》”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实施分组,坚持“异质性”的原则把学生分为8人一个小组,随后提出学习任务:给出一组数,让学生自主探究其关系,并分析其绝对值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展开研究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答,学生完成研究后,让其相互交流对研究结果进行汇报,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强调其中的重要知识点。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对知识点进行获取的过程中,而且能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对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构建。   (五) 在学习效果评价中实施情感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解,而且能够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明确,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因此,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对学习效果予以评价,以对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行有效培养。一方面,对于数学成绩较好,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的学生,教師需予以表扬、鼓励,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优势进行发挥,给予其他同学指导,与同学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对于数学成绩不够理想,课堂表现不够良好的学生,教师可对其制订相应的折线图,以对其历次成绩进行分析,一旦发现有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与赞扬,使学生感受到有成就感,从而提升其学习的信心、积极性。总之,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予以学生鼓励性的评价,通过“你真棒”“再努力一下”等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得以提升,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教师对学生实施评价时,还应该对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应用,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让学生自评、相互评价等,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成果有更为全面、正确的认识,不断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从而使其数学成绩得以有效提升。
  三、 结语
  总而言之,七年级的学生对情感教育有较大需求,展开七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情感教育融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合理对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使数学知识点能够有机与情感教育结合在一起,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动力得以增强。同时,教师开展情感教学活动时,还应该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鼓励性评价,以对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进行有效培养,使其提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七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田蕴霞,张新凤.打造感性的理性课堂——小学数学情感教育渗透思路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7):208.
  [2] 徐玲.也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5(5):174.
  [3] 李隽.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35):184.
  [4] 龚元敏.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6(1):49.
  [5] 程芳波.让情感成为学生进步的“不懈动力”——情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6(12):37-38.
  [6] 张浩斯巴雅尔.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情感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速读(下旬),2014(9):146.
  作者简介:张奕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南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对我们学生来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不仅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强烈的实用性,并且对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作用。但是进入高中后,数学知识的难度逐渐加大,庞大的数学知识体系和复杂的内容令学生应接不暇,对我们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以及学习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困扰。对此,本文针对当前高中数学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合理利用相关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以期能够对我
摘要:高中教学之中,由于高中生的心智已经相对较为成熟,拥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行为约束力,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想法会对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数学的学习中,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巩固学习的知识,练习是数学之中相对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高中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较好,在进行自主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本文将从数学练习的针对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练习;针对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
摘要:小学数学所涉及内容较为简单,要想完善现有小学数学教学体系,首先就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问题导学”法在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备受关注,正确的教学形式能够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问题导学”主要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形式,本文将会针对“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等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程研究
摘要:要想提升牧区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是首当其冲。首先计算是数学的基石,无论做什么样的题,无论用什么思路解题,结果都要通过计算来实现,它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其次计算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初中学习的质量。另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关键词:计
目的:分析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为早期诊断RMPP提供依据。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
摘要:中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一种主动性,尤其是對于应用型的数学知识,更是缺乏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局面,就要从学生的实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渠道,因此教师可以妥善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拓展数学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信息化  传统的数学课
摘要:错题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和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下一次的时候避免再次犯错。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些困难,错题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高中数学学习中错题总结的好处。  关键词:高中数学;错题总结;总结;反思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也适用于高中数学的学习,高中阶段的数学是三门主要学科之一,在高考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的长效反馈机制和师生沟通联系的重要渠道,具有启智学生思维、联通教学脉络的突出特点。有效提问需要兼具明确性、趣味性、逻辑性、启发性、实效性、开放性等特点,同时提问的关键点、时间把控、频次、对象都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学生视角,在授课过程中既要强化学生固有知识体系,更要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新知识的理解学习。  关键词:学生视角;简洁直观;趣味启发;逻辑严谨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研究了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方法,旨在说明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帮助农村教学合理正确地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一、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流于形式  在农村学校,很多学校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原因,没有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