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理案例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xi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即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地理案例教学己成为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尤以《高中地理》(必修下)较为突出。高中地理下册内容主要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为线索,旨在以案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课本中介绍的知识少,图上内容较为丰富,学生由于掌握的知识容量小,其综合分析能力较欠缺,这需要教师有较扎实的基本功。
  传统地理教学一味讲求系统传授知识,面面俱到地讲授各种领域的完整知识,事无巨细都要求学生学习、记忆等做法,其实学生并不能记住多少,而是往往记少丢多,出现了“考前死记,考后忘记”的怪现象。地理案例教学与此相反,提倡敢于大胆进行“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辈子都能记得住的地理知识。在今天科技迅速发展,信息量和知识量急剧增长的时代,想什么都教,无异于从事一项毫无取胜希望的竞赛运动,因此地理教学必须注重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地理案例教学不仅在于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已学会学习地理,传授其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有关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和作用。
  
  一、地理案例教学的特点和作用
  
  第一点是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从地理教学内容看,案例都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需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第二点是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从地理教学过程来看,案例教学应以师生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或在课堂上组织对地理案例进行研讨和评析,或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搜集、整理地理案例,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第三点是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从地理教学目标看,地理案例教学不但能丰富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意识,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其实际运作能力。
  地理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地理原理,使之在学到一系列地理概念后反省思索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实施地理案例教学时要精选地理案例组织教学,使学生在逐步了解地理知识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地理思想,学会发现地理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地理认识的能力,最终为学生掌握地理系统知识服务。
  
  二、地理案例教学的内容
  
  第一,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地理某一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
  第二,让学生了解实践中有关地理的典型事例。
  第三,教学要反映地理学的思维特征,达成思维的某些技能和习惯。
  综合的、联系的、区域的以及立体的思维方式特点,是地理学思维的重要特征,案例选择要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体会地理的思维方法。如讲农业区位时,可选择中国商品粮、棉基地的案例(如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帮助学生从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府决策等经济、自然、社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和变化方面去考虑。再如在讲工业区位时,可举四川攀枝花钢铁企业案例,说明地形、原料、动力、技术和长江便利的运输条件对其有什么影响;同时还可通过对上海宝钢和辽宁鞍钢的区位进行比较,说明原料和燃料对工业企业的区位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和技术对工业的区位影响则是逐渐增强的。
  
  三、在实施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地理案例学习中的角色,要求学生养成通读地理案例,并对地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习惯,提出自己的的观点,不断改进自己的地理思维水平和分析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要注意其指导方法是否有效恰当,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地理案例时提供有关的地理信息,启迪学生思路,为学生学习案例,分析、讨论案例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而为学生学习地理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在组织案例教学时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个人的良好准备阶段,小组讨论阶段,班级讨论阶段。教师应该改变消极的单一评价方法,向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方向发展,如可以采用操作评价、答辩会评价、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在学习案例中的口头发言、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将学生的自评、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三方面结合等。从而从多方面、多角度调动学生参与案例学习的积极性,调控学生学习案例的过程,使得案例教学能长期高效地进行。
  总之,在进行地理案例教学时应遵循其基本思想,那就是要求教师用精选的地理案例来进行教学,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通过地理案例教学引进新的地理概念,向学生介绍新的地理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和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养成独立判断和认识地理事物及其地理现象,从而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境”是教学环境,既指物理环境,也指教学双方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即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情与境和谐统一方为情境。  研究性学习是现阶段出现在中学教学中的新事物,它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了以往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充当“导演”的角色。这无疑是教学中的一
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或“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身心健康知识、技能、技巧以及品行进行培育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soci
学位
摘要: 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究其原因,其中就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新课程理念要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作为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本文分知识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探讨了各种方法。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堂提问 探索    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我们
细胞凋亡(apoptosis)对多细胞生物个体的发育、正常细胞更新、各组织保持正常结构与功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卵母细胞的发生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卵母细胞发生时,
摘要: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适应社会能力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人才创新、观念创新、教育创新、手段创新是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如此课堂效果可大有改观。为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本文希望从地理课堂教学作为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