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对课改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七种方法进行了介绍,解决了教师如何轻松地教政治科目,学生如何快乐地学习政治课的难题。
关键词: 课改后 思想政治课 教学方法
从任教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探讨政治课怎么上?用什么方法上?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感兴趣?经历了新旧课程改革,我们把两种教材进行比较,得出:课改前的教材注重知识点的突出,强调学生的读记背功;课改后的教材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的突出,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以及参与教学的能力。所以两种课程的方法略有不同,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将课改后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1.概念注入法
因为思想品德中的名词解释很多,接受起来有难度,所以学生在理解知识时很容易厌烦,即记不牢,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进行知识注入。比如,公民这个概念,要求学生看到书上把这句话用特殊符号画出来,然后教师再作详细的分析。为了让学生彻底地理解,教师还可以举一些相对或相反的事例,让学生用特殊符号画的意思就是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属于概念型的知识要引起重视。
2.案例分析法
初中的思想品德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所以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慢慢地形成了。不论是初一、初二还是初三的政治教材上的案例都很多,都适用这方法,教材突出的是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案例分析法完全可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特别是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案例分析法可以分为多种形式,把案例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分析,要求学生用讨论,或表演,或举手回答问题等形式,从而总结出所要学的知识或学过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最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不愿意参与其中,这时需要教师鼓励学生。用一些鼓励的话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参与教学,学生很乐意参与教学中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同时可以充分地体现他们的分析能力、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鼓励教学法
鼓励教学法分为物质上的鼓励和精神上的鼓励。如果有学生连续5次做作业都没有错,或连续2次考试都考得好的,教师可以用笔记本或刚笔或文具盒等进行物质鼓励。物质鼓励不要太频繁,一个学期一个班最多2次就可以了。物质鼓励能让学生有期待,期待回报,于是发奋努力,不要看这小小的物品,对学生来说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在教学中重在精神鼓励,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能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要打击学生,更不能进行人生攻击,而要用表扬的、鼓励的方法诱导他们,让学生知道错了但要接受错误,并改正错误。教师要看到学生好的一面,不要只看到差的一面。如有的同学到讲台上来表演时不知怎么表演了,这时要给学生时间想一想,或委婉地提示一下,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才华。比如,有一次我要求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时,没有人举手,我发现有一个女生想回答又不好意思,于是让她站起来并回答了问题,答案却错了。我并没有怪她,反而对她说:“你表现得非常好,你今天能站起来回答已经很不错了,我相信你以后一定能改变老师和同学们对你的看法。”她点头坐下了。从那以后,以前不爱看书的她开始好好听课并主动回答问题了,还在书上作了笔记。没想到几句简短的鼓励语却发挥了那么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
4.生活指导法
我们的课本内容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起来的,所以在上课时应该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学生自己。这样,学生会有很多的亲身经历而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更感兴趣。例如,在讲消费的内容时,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的消费。老师在学生讨论发言后再总结消费的内容,这样学生既理解又感兴趣。再如,教师在讲有奖销售时可以做这样的活动:让参加抽奖的同学做被采访者,由老师当记者进行采访。老师可以问这样的问题:你参加过几次抽奖活动?你每次花了多少钱?每一次抽到多少现金或物品?根据学生回答的数据让全班同学算一算,参加抽奖的同学总体上是亏了还是赢了?学生算出亏了,由此老师讲解有奖销售的弊端,从而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上当受骗,指导学生学一些有关消费的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去消费等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学会独立生活,如何学以致用。
5.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方面是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老师给学生的兴趣。首先谈一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要求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调皮和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因为学生最喜欢做他们感兴趣的事,从而对他们对症下药。其次谈一谈教师给学生的兴趣,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在课堂上需要用绘画、讲故事、说笑话、唱歌、小品,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到男女生的差异时,教师用简笔画把男女画在黑板上,让学生指出各自不同。又如,老师讲礼仪时要求学生和自己唱国歌,从而教育学生升国旗时应注意哪些礼仪。通过这些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们的注意力被集中起来。这样老师讲起课来很轻松,学生很容易接受并记住知识。总之,兴趣教学法很受学生的欢迎。
6.“小先生”授课法(学生授课法)
小先生授课法:一节课完全由学生来组织上课,也就是让学生走进课堂,参与教学,完全让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将一个学期的学生授课计划安排好,每月的第一周布置学生的任务,再给学生指导如何备课、如何上课,最后教师进行评课,补充不足,在评课时尽量表扬学生的优点,激励他们的勇气和胆量。用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勇敢、坚强的意志。这种方法在政治课中的作用很大,是一种好方法。
7.知识区别法
教师把教材上一些相近或相似的知识归纳出来,以表格或条目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作相应的讲解时,使学生一目了然。教材上有很多知识都可以用这种形式给学生讲解。例如违法行为的比较。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老师们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地变化,不要一味地像以前那样“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变换方式方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爱上所学内容。所以我认为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很有用,它适合许多教材的教学内容,不妨参考参考。
关键词: 课改后 思想政治课 教学方法
从任教以来,我们一直都在探讨政治课怎么上?用什么方法上?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感兴趣?经历了新旧课程改革,我们把两种教材进行比较,得出:课改前的教材注重知识点的突出,强调学生的读记背功;课改后的教材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的突出,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以及参与教学的能力。所以两种课程的方法略有不同,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将课改后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探讨如下。
1.概念注入法
因为思想品德中的名词解释很多,接受起来有难度,所以学生在理解知识时很容易厌烦,即记不牢,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进行知识注入。比如,公民这个概念,要求学生看到书上把这句话用特殊符号画出来,然后教师再作详细的分析。为了让学生彻底地理解,教师还可以举一些相对或相反的事例,让学生用特殊符号画的意思就是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属于概念型的知识要引起重视。
2.案例分析法
初中的思想品德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所以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慢慢地形成了。不论是初一、初二还是初三的政治教材上的案例都很多,都适用这方法,教材突出的是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案例分析法完全可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特别是对分析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案例分析法可以分为多种形式,把案例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分析,要求学生用讨论,或表演,或举手回答问题等形式,从而总结出所要学的知识或学过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最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不愿意参与其中,这时需要教师鼓励学生。用一些鼓励的话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参与教学,学生很乐意参与教学中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同时可以充分地体现他们的分析能力、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3.鼓励教学法
鼓励教学法分为物质上的鼓励和精神上的鼓励。如果有学生连续5次做作业都没有错,或连续2次考试都考得好的,教师可以用笔记本或刚笔或文具盒等进行物质鼓励。物质鼓励不要太频繁,一个学期一个班最多2次就可以了。物质鼓励能让学生有期待,期待回报,于是发奋努力,不要看这小小的物品,对学生来说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在教学中重在精神鼓励,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或一句话能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要打击学生,更不能进行人生攻击,而要用表扬的、鼓励的方法诱导他们,让学生知道错了但要接受错误,并改正错误。教师要看到学生好的一面,不要只看到差的一面。如有的同学到讲台上来表演时不知怎么表演了,这时要给学生时间想一想,或委婉地提示一下,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才华。比如,有一次我要求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时,没有人举手,我发现有一个女生想回答又不好意思,于是让她站起来并回答了问题,答案却错了。我并没有怪她,反而对她说:“你表现得非常好,你今天能站起来回答已经很不错了,我相信你以后一定能改变老师和同学们对你的看法。”她点头坐下了。从那以后,以前不爱看书的她开始好好听课并主动回答问题了,还在书上作了笔记。没想到几句简短的鼓励语却发挥了那么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
4.生活指导法
我们的课本内容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联起来的,所以在上课时应该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学生自己。这样,学生会有很多的亲身经历而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更感兴趣。例如,在讲消费的内容时,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的消费。老师在学生讨论发言后再总结消费的内容,这样学生既理解又感兴趣。再如,教师在讲有奖销售时可以做这样的活动:让参加抽奖的同学做被采访者,由老师当记者进行采访。老师可以问这样的问题:你参加过几次抽奖活动?你每次花了多少钱?每一次抽到多少现金或物品?根据学生回答的数据让全班同学算一算,参加抽奖的同学总体上是亏了还是赢了?学生算出亏了,由此老师讲解有奖销售的弊端,从而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上当受骗,指导学生学一些有关消费的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去消费等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学会独立生活,如何学以致用。
5.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方面是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老师给学生的兴趣。首先谈一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要求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调皮和成绩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因为学生最喜欢做他们感兴趣的事,从而对他们对症下药。其次谈一谈教师给学生的兴趣,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老师在课堂上需要用绘画、讲故事、说笑话、唱歌、小品,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到男女生的差异时,教师用简笔画把男女画在黑板上,让学生指出各自不同。又如,老师讲礼仪时要求学生和自己唱国歌,从而教育学生升国旗时应注意哪些礼仪。通过这些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们的注意力被集中起来。这样老师讲起课来很轻松,学生很容易接受并记住知识。总之,兴趣教学法很受学生的欢迎。
6.“小先生”授课法(学生授课法)
小先生授课法:一节课完全由学生来组织上课,也就是让学生走进课堂,参与教学,完全让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将一个学期的学生授课计划安排好,每月的第一周布置学生的任务,再给学生指导如何备课、如何上课,最后教师进行评课,补充不足,在评课时尽量表扬学生的优点,激励他们的勇气和胆量。用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勇敢、坚强的意志。这种方法在政治课中的作用很大,是一种好方法。
7.知识区别法
教师把教材上一些相近或相似的知识归纳出来,以表格或条目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作相应的讲解时,使学生一目了然。教材上有很多知识都可以用这种形式给学生讲解。例如违法行为的比较。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老师们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地变化,不要一味地像以前那样“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变换方式方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爱上所学内容。所以我认为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很有用,它适合许多教材的教学内容,不妨参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