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破解学生阅读困惑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语文考试阅读所占的分值大幅提高,虽然师生在阅读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却事倍功半,阅读收效甚微,让多数学生有“谈阅读色变”之感。怎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自信心、传授阅读方法,破解学生的阅读困惑,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就自己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怎样破解学生阅读困惑与大家交流学习,希望能够得到同仁们的指导与帮助。
  一、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孩子们喜欢做阅读,那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多数孩子讨厌做阅读,一听说阅读,眉宇间就拧成了一个疙瘩。听听孩子们的心声:“我讨厌阅读题……”“一看到阅读,我头就快爆炸了!”“如果不考阅读,那该多好!”……态度直接影响阅读效果。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解开孩子的心结,端正其态度,增强他们自信心,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的快乐。
  1、以情激趣,引人入胜
  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也喜欢阅读妙趣横生的课外故事,教师应抓住孩子的兴趣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好阅读题里的故事,创设各种情境,精心设计导入语,激发孩子们阅读的欲望,为学生架起阅读和兴趣之间的桥梁,让他们在阅读中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2、激励评价,增强自信心
  孩子们阅读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心,总觉得题太难做不起,望而生畏,根本就没有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思考,而是随心所欲地做。“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阅读中点滴进步,运用激励评价,增强其自信心。
  当孩子们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收获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并真诚地赞赏:“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抓住了文章的主题!”“你的见解与众不同!”……当发现孩子的某一道阅读题回答得比较准确时,要么写下激励性的语言,要么给他们加分,做得特别好的,还可以给他们加星。一句句真诚而又热情洋溢的赞语,一个个充满肯定而又鲜艳的“星星”,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孩子们在教师的赏识中循序渐进,慢慢就不再害怕阅读。
  二、传授阅读方法,克服恐惧心理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领和点拨,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孩子阅读方法,就是教给孩子打开阅读大门的钥匙。正确引导孩子从几个方面去阅读。
  (一)抓住题目,直击问题
  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题目总能或隐或显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线索、主要内容或中心,能让读者了解文章的主要人物、事物、事件,甚至能领悟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引导孩子阅读时,一定要从题目入手,反复阅读题目,思考:从题目知道了什么,产生了什么疑问,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带着问题去读文章。例如《献给守林人的女儿》,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守林人的女儿,同时会产生很多疑问: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要把什么送给守林人的女儿?为什么要送给她?
  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文章,就能迅速地捕捉文本的重要信息,帮助学生理解。
  (二)领悟内容,直面问题
  欲速则不达,要做好阅读题,必须把文章读懂。何为读懂呢?“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孩子通过略读、浏览、精读,读思结合。
  1、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先要快速默读,理清文章的思路,初知各段大意,整体把握文章大意。重点了解写了什么,能够知道文章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2、 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作者写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写作意图,往往是通过一些重点句、段来表达的。主要有中心句、过渡句、段,总起句、总结句、作者直抒胸臆的句、段,细节描写的句、段,修辞句等,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抓住这些地方,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通过反复研读这些句段,揣摩、参悟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或赞美、或敬佩、不满、贬斥或批评等思想感情。
  3、深思熟虑,剖析文章
  在反复阅读文本后,要能解答阅读文章题目时产生的疑问。那些轻而易举就解答了的问题,就可以将其勾画出来,如果在领悟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后都还不能解答的,就得再次进入文本搜寻、筛选目标,尽量扫清阅读障碍,能将心中的疑难清晰地解答,才算把文章读懂。
  (三)注重审题,锁定问题
  许多学生做阅读题时,往往答非所问,离题万里,不中要害。这就是没有找到答题的诀窍——准确审题。准确审题 ,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快速地解答问题。这就需要认真分析题干,琢磨该题的设计意图,把握题干中隐含的答题信息,寻找答题思路,明确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有些题干还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主旨,可以引导学生先浏览所有阅读题目,抓住题干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检验阅读时是否把握准了文章主题。
  认真审题,我们还能发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我们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哪个句子,哪个词。只要找准了文本的相关区域,联系上下文,抓准关键词、句,就能准确地把握答案的相关信息,许多答案是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的。
  (四)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做阅读,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落在“做”上。要将自己的想法写清楚,写明白,否则,前面所做的一切功夫都是白费。可以先做一些有把握的题,有一定难度的题可带着问题读对应的文段,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回答,确保文从字顺。答题时,一定要做到题目问什么答什么,有几问就答几问,做到“我手写我心”, 怎么想就怎么写,要心手合一,使所答清楚明白、准确到位、有条有理。
  总之,要把握新课标各年段阅读重难点,善于分析各种阅读的特点,针对不同文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指导,丰富孩子们阅读积累,让他们能快速地捕捉阅读信息,提高阅读效率,克服恐惧心理,自然就破解了学生的阅读困惑。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国初中的英语使用了译林版牛津教材,这部教材在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教材的组成部分和设计上、语言素材的真实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先进性。下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中学生学习物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文章从物理教师、物理学科特点、课堂改进以及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等角度,阐述了如何去激发中学生学习
英语学习中单词是根本,阅读和写作则是学习效率的双翼,必须并举,不可偏废。在学习中我们必须知道需要学的是什么,然后使用具体、合理的方法,将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训练结合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追求的是“有效教学”、“教学质量”。数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桥梁,也是初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代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高效利
【摘要】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进程。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挥棒”,是所有教学行为的“指路明灯”。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表述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它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但传统教学目标的制定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忽视了学情。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整体到局部把握教材,更要解读学生,分析学情
优质高效的英语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的课堂,尤其是要看全班学生是否都愿意学,主动学以及学得效果如何,在课堂上要能获取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教师的教学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但如果我们教师能做到在明确并吃透新大纲和新课标写作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施以正确指导和规范的训练,三年如一日,我们有理由相信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教育逐渐被社会和家长所重视,这是因为他们的语文基础不是很好,可三五年之后他们要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走出课本贴近生活,培养
初中政治课程教学,是提高中学生思想以及觉悟的一门重要课程之一,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尤其是教师合理、正确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程讲解.而这种合理、正确的教学方法就
本文主要探讨3维自催化模型的混合模式振荡曲线的动力学行为。首先,我们给出3维自催化模型,并且模拟当分岔变量滋,微小变量着固定时,随着时间的增加,模型表现出不同的混合振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