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芬兰地处北欧,西靠瑞典,北临挪威,是除冰岛和挪威外欧洲人口最稀少的国家,总人口530万,其中60%以上居住在城市。从2000年始,这个小小的岛国总是在“国际学生评量计划”中名列前茅,更令人吃惊、惊艳的是他们的学生还在不断进步,评分一年比一年高。每年都有来自全世界的教育专家来到芬兰研究芬兰教育成功的秘诀,他们最终的结论往往简单到只有一句话:“优秀的教师,自律的学生”。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些优秀的老师呢?教育主管部门是不是像中国那样有一套严格的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呢?
近日,拜读了作家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书后,便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优质的教育必定离不开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优秀的教师则依赖优良的职前教育,扎实的职中培训和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考察芬兰“奇迹教育”背后的教师教育是怎样进行的,可以帮助认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前、职中教育的不足之处,并为我们弥补这些不足提供某些启迪。
一、精选良师
师资即国力,教师愈好,国家就愈强大。芬兰连小学教师都必须取得硕士学位才能获得终身教职,这项规定具有若干积极的意义。首先,硕士学位让他们有更广阔的就业渠道,不会让小学教师感到他们的职业生涯仅仅限于做小学教师,事实上,拥有小学教育硕士学位的年轻毕业生在各个行业都很热门。最重要的是,硕士学位确保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大学里的研究成果。很多教师和校长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在过去的十年,拥有教育博士学位的校长和教师数量猛增。芬兰教师除了必须拥有硕士学位,还必须要修过教育学课程,他们还需通过面试、试讲等多道“关卡”才能最终获得教师资格,而仅面试一项的淘汰率就高达85%。据芬兰第一大报《赫尔辛基邮报》调查,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就是当教师。有资料显示,在2002年,芬兰需要招募教师的人数是693人,而申请人数为13579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的竞争程度。
二、精育良师
芬兰对教师的培养极其严格。芬兰没有专门的师范院校,国家的11所综合性大学设有教育学院,承担了国家师资的培养工作。小学教师需要3年本科学习和2年硕士学习,期间每年都有为期几个月的教学实习,教育教学理论在5年学习中都有所渗透。中学教师则需要5年的专业学习和1年的教师培训,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申请高中教师职位。近年来,这些教育学院除开设常规课程外,还根据芬兰基础教育改革情况,增设了教育咨询专业,用于培养专业咨询教师。每年申请大学师范专业课程的学生只有10%会被录取,这就保证能从那些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也特别强调教师主动学习,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引者。教师的学习模式从传统的行为主义模式改变成动态的建构主义模式,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新的实践,从而对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产生影响,最终改变学校文化。教师教育上出现了以研究为导向,以围绕国家基础核心课程的教学为中心,不断进行国家和国际级的教师教育评估等特点。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更新知识,各大学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并为教师提供终生培训。
三、尊师重教
“平等、品质、公正”是芬兰教育不断强调的,芬兰教师得到教育制度的最大信任,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善待学生,对学生有益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或自己的教学成果拿第一。
在芬兰没有职称评比,没有省市级公开课选拔比赛,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更没有任何的督导和年度考核。他们相信评比与评分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扭曲与竞争反而丧失了鼓励老师自我充实、进修的本质与意义。而且,每个班级、每个孩子的状况都不尽相同,老师既然不能选择学生,就不需要强力去凸显自己的“教学成果”。教师被给予充分的教学自由,可以自由选择教材、制定计划,在这种宽松的评价体制下,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创造力和热忱。当我们评价一所学校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为学校提供支持并帮助教师发展。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罗坎恩先生介绍说,“我们给予学校的是指导而非批评。我们不会公开我们的调查结果,也不会对好校、差校进行排名。”与英国、日本教师相比较,芬兰教师的压力相对较轻。芬兰教师是发达国家中工作时间最短的。芬兰有学校评价,但没有教师考评。芬兰政府认为“教师是知识分子、教育的专家”,所以“检查个人能力、进行等第划分,对作为独立的职业人的教师是不合适的”。而芬兰的学校评价(通过5%~10%样本进行)是为了寻找学校教育教学的问题,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低水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所以,评价结果差的学校反而可以得到更大资金设施设备等投入。1994年芬兰修订国家课程,削减了规定内容的90%,大幅度扩大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1992年,芬兰已废除了教科书检查制度,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科书。芬兰教师的压力来自于必须不断地、自主地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也就是作为独立的教育专家的职责。芬兰没有专门的教师节,但这不是说在芬兰教师地位低了,恰恰相反,芬兰的老师地位非常高,甚至要高于公务员。教师享有高于公务员的待遇,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是中小学老师,一般普通小学老师受敬重的程度要胜于国家元首。在芬兰,当一名教师是足以让人自豪的。调查显示,在芬兰人的职业选择中,教师通常能排在前两位,但与此同时,教师也是最不容易进入的职业之一。
芬兰之所以能具有世界一流的竞争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芬兰政府长期高度重视教育。“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芬兰人常常很自豪地说。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二十九中学)
近日,拜读了作家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书后,便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优质的教育必定离不开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优秀的教师则依赖优良的职前教育,扎实的职中培训和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考察芬兰“奇迹教育”背后的教师教育是怎样进行的,可以帮助认识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前、职中教育的不足之处,并为我们弥补这些不足提供某些启迪。
一、精选良师
师资即国力,教师愈好,国家就愈强大。芬兰连小学教师都必须取得硕士学位才能获得终身教职,这项规定具有若干积极的意义。首先,硕士学位让他们有更广阔的就业渠道,不会让小学教师感到他们的职业生涯仅仅限于做小学教师,事实上,拥有小学教育硕士学位的年轻毕业生在各个行业都很热门。最重要的是,硕士学位确保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大学里的研究成果。很多教师和校长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在过去的十年,拥有教育博士学位的校长和教师数量猛增。芬兰教师除了必须拥有硕士学位,还必须要修过教育学课程,他们还需通过面试、试讲等多道“关卡”才能最终获得教师资格,而仅面试一项的淘汰率就高达85%。据芬兰第一大报《赫尔辛基邮报》调查,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就是当教师。有资料显示,在2002年,芬兰需要招募教师的人数是693人,而申请人数为13579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的竞争程度。
二、精育良师
芬兰对教师的培养极其严格。芬兰没有专门的师范院校,国家的11所综合性大学设有教育学院,承担了国家师资的培养工作。小学教师需要3年本科学习和2年硕士学习,期间每年都有为期几个月的教学实习,教育教学理论在5年学习中都有所渗透。中学教师则需要5年的专业学习和1年的教师培训,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申请高中教师职位。近年来,这些教育学院除开设常规课程外,还根据芬兰基础教育改革情况,增设了教育咨询专业,用于培养专业咨询教师。每年申请大学师范专业课程的学生只有10%会被录取,这就保证能从那些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也特别强调教师主动学习,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引者。教师的学习模式从传统的行为主义模式改变成动态的建构主义模式,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新的实践,从而对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产生影响,最终改变学校文化。教师教育上出现了以研究为导向,以围绕国家基础核心课程的教学为中心,不断进行国家和国际级的教师教育评估等特点。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更新知识,各大学教育机构鼓励教师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并为教师提供终生培训。
三、尊师重教
“平等、品质、公正”是芬兰教育不断强调的,芬兰教师得到教育制度的最大信任,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善待学生,对学生有益处,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或自己的教学成果拿第一。
在芬兰没有职称评比,没有省市级公开课选拔比赛,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更没有任何的督导和年度考核。他们相信评比与评分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扭曲与竞争反而丧失了鼓励老师自我充实、进修的本质与意义。而且,每个班级、每个孩子的状况都不尽相同,老师既然不能选择学生,就不需要强力去凸显自己的“教学成果”。教师被给予充分的教学自由,可以自由选择教材、制定计划,在这种宽松的评价体制下,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创造力和热忱。当我们评价一所学校的时候,我们的目的是为学校提供支持并帮助教师发展。芬兰全国教育委员会罗坎恩先生介绍说,“我们给予学校的是指导而非批评。我们不会公开我们的调查结果,也不会对好校、差校进行排名。”与英国、日本教师相比较,芬兰教师的压力相对较轻。芬兰教师是发达国家中工作时间最短的。芬兰有学校评价,但没有教师考评。芬兰政府认为“教师是知识分子、教育的专家”,所以“检查个人能力、进行等第划分,对作为独立的职业人的教师是不合适的”。而芬兰的学校评价(通过5%~10%样本进行)是为了寻找学校教育教学的问题,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低水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所以,评价结果差的学校反而可以得到更大资金设施设备等投入。1994年芬兰修订国家课程,削减了规定内容的90%,大幅度扩大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自主权,1992年,芬兰已废除了教科书检查制度,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科书。芬兰教师的压力来自于必须不断地、自主地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也就是作为独立的教育专家的职责。芬兰没有专门的教师节,但这不是说在芬兰教师地位低了,恰恰相反,芬兰的老师地位非常高,甚至要高于公务员。教师享有高于公务员的待遇,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是中小学老师,一般普通小学老师受敬重的程度要胜于国家元首。在芬兰,当一名教师是足以让人自豪的。调查显示,在芬兰人的职业选择中,教师通常能排在前两位,但与此同时,教师也是最不容易进入的职业之一。
芬兰之所以能具有世界一流的竞争力,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芬兰政府长期高度重视教育。“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芬兰人常常很自豪地说。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