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2013年宿州市埇桥区小麦冻害原因分析
2013年宿州市埇桥区小麦冻害原因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2w
【摘 要】
:
从对宿州市埇桥区2013年小麦受冻情况分析,提出在应对冻害时应采取补救性指导意见,主要有:加强宣传引导,强化防灾减灾意识;科学抗旱,积极预防"倒春寒"等。
【作 者】
:
张强
周维军
【机 构】
:
宿州市埇桥区符离农技站,濉溪县农业执法大队
【出 处】
:
安徽农学通报
【发表日期】
:
2013年13期
【关键词】
:
宿州市埇桥区
小麦
冻害
补救措施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对宿州市埇桥区2013年小麦受冻情况分析,提出在应对冻害时应采取补救性指导意见,主要有:加强宣传引导,强化防灾减灾意识;科学抗旱,积极预防"倒春寒"等。
其他文献
绿豆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采用渗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明显提高绿豆单产。从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绿豆渗水地膜覆盖的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期刊
绿豆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Mung bean
Plastic mulch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肌体内钙、磷、镁元素含量与奶牛健康的关系浅析
摘 要:概述了影响和困扰奶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的严重发生,而引发奶牛乳房炎的重要原因是奶牛肌体内血清钙、磷比例失调及含量变化,因此,保持奶牛肌体中正常的钙、磷、镁含量,对奶牛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详细阐述了钙、磷、镁在奶牛肌体内的生理作用、与奶牛健康的关系,以及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 关键词:钙磷镁;奶牛;健康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
期刊
钙磷镁
奶牛
健康
肉制品中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摘 要:天然抗氧化剂因其具有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青睐,在肉类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概述了肉制品中脂肪氧化和蛋白质氧化的发生机理、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机理及其应用,并对植物提取物在肉制品抗氧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开发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肉制品中将会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脂质氧化;蛋白氧化 中图分类号 TS202.3 文
期刊
天然抗氧化剂
脂质氧化
蛋白氧化
Natural antioxidants
Fat oxidation
Protein oxidation
钾磷配施对紫云英的施肥效应研究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KP肥对紫云英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KP配施能促进紫云英生长,显著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增施钾磷肥是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的关键。合理施用P、K肥能明显促进紫云英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量,有利于提高紫云英种植效益。 关键词:紫云英;施肥;产量;养分积累 中图分类号 S5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1-70-02
期刊
紫云英
施肥
产量
养分积累
几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病害的试验示范
为了筛选出适合宣州区防治水稻纹枯病等3大病害的有效药剂,2012年在该区沈村镇太阳村,选用6种药剂,进行防治水稻病害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阿米妙收对水稻安全,防效很好,与爱
期刊
杀菌剂
水稻病害
防治效果
试验示范
炭基复合肥在棉花上肥效试验研究
摘 要:通过炭基复合肥在棉花上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炭基复合肥施肥量45kg、41.8kg的处理,产量位居二、三位,分别为255.76kg/667m2、242.79kg/667m2。按每667m2底肥26.8~30kg,花铃肥15kg配合其他肥料一起穴施,肥效能满足棉花各个生育阶段需要。 关键词:炭基复合肥;肥效;棉花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
期刊
炭基复合肥
肥效
棉花
生物农药防治水稻主要病虫田间药效试验
2008-2010年吉安市植保植检局组织有关单位与县级植保部门,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中,按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生物杀虫(菌)剂新产品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
期刊
水稻病虫
生物农药
防治效果
杨树“一病三虫”防治技术
摘 要:从固镇县杨树营林实际出发,介绍了杨树溃疡病、草履蚧、杨小舟蛾、天牛等“一病三虫”的症状、生物习性、发生特点,详细总结了生产中常用的防治技术,并提出杨树病虫害的防治由只种树不管树逐步向种管并重转变、由以治为主逐步向以防为主、综合治理转变;由专业队防治逐步向群防群治转变等,对沿淮区域杨树病虫害防治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杨树;“一病三虫”;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
期刊
杨树
“一病三虫”
防治技术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