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建筑行业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绿色建筑更是悄然兴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环保节能理念在社会上的持续推广,使绿色建筑得到公众的认可。要想达到当今社会的节能需求,需在建筑物设计时,遵守不破坏总体功用价值的基本原则,使每种资源均可实现最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应用可再生能源。在此,首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予以介绍,并指出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化方案,希望可以使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对策
1、前言
顾名思义,绿色建筑就是充分利用建筑物附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考虑各种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合理节约的利用资源。在绿色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首先得明确的是行业内部的执行标准,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等,运用到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房屋使用中,了解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在確保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采暖、照明、热水的消耗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使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二者和谐共处。毫无疑问,在我国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十分有必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于建筑设计的长远健康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都十分重大。
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1协调性
建筑设计应与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结合,保证协调性。只有在遵循协调性的原则下,才能促进建筑设计的协调性以及高效性,对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绿色建筑是比较系统化的,设计人员就必须要注重相关要素的协调性,要保持和周边的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最大化的减少和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破坏。
2.2地域性原则
在当前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和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风俗文化等紧密结合,对建筑文化的多样化景象加以突出。综合性分析涉及到的因素,制定和地域性特征紧密联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的指导下,促进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设计优化。
2.3适用性以及节约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和人的需求紧密相关的。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就要从多角度分析建筑的使用功能,结合实际需求与绿色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将绿色建筑的适用性能有效突出。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节约性原则的遵循,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设计理念。在对建筑实际需求满足的基础上,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对自然资源能源充分利用等。
3、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3.1加强土地的科学开发及应用
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正在面对庞大人口数量与相对有限的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而城市化脚步的逐渐加快,不但使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愈发严重,而且还引发了建筑资源有限的城镇化建设难题。所以,科学开发、应用土地资源成为我国现阶段对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所提出的基本策略。加强环保节能及高效开发、应用资源成为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建筑工程与土地资源之间矛盾的重要路径。开展绿色工程建设之前,需对土地资源有一个科学的规划,且高效应用周围环境设施,引进节能型建筑体系与高能建筑材料,推动建筑应用程度达到最优状态,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3.2在原有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社会的飞速进步,导致原有建筑技术愈发难以达到公众对建筑物的要求,在生产效率方面也愈发赶不上社会经济的脚步。所以,对原有建筑技术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成为推动原有建筑技术向前发展的必要路径。对原有建筑技术进行改善时,施工方可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使原有建筑技术绽放出新的光彩,使新形成的建筑技术结构状态更加完善,以推动建筑施工向智能性、现代化方向迈进,最终使原有建筑技术在根本上获得新生。此外,建筑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大幅度改善公众居住条件中的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指标,使其居住体验更为舒适。期间,务必把生态环境承重力这一因素考虑到新型建筑技术结构当中,使能源、资源重复应用更为高效,且对周围环境设施进行综合考量,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推动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3.3科学规划空间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对空间采取科学规划极有必要。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的现实状况有详细的了解,对工程所处的自然因素、地质环境予以全方位的考量,使建筑具备最优的通风设计。因此,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团队需对自然通风种类采取仔细比较,并从中选取最适合该建筑的自然通风方案,其中,要对该通风方案的经济收益、空间规划情况有一个全方位的全面的研究及考量,需将建筑空间整体设计更加紧凑,以求充分保障室内自然通风的效果。
3.4加强采光设计
采光在建筑设计理念中是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环。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设计团队需对采光设计加强重视,一方面要适当提升自然光的利用程度,使房间增加通透感;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其不要直射室内,以防造成住户晕眩等不适感受。设计团队还需对建筑物间距实施科学运算,以求充分保障各个建筑物的正常采光,为公众设计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3.5资源重复应用
针对环保,建筑设计当中需注意加强对已遭破环土地的应用,最好不使用未经开发的土地亦或自然资源,以求达到能源、资源的高效应用。针对节约水资源,绿色建筑设计当中需加强对水资源的充分应用,既需对水资源进行充分保护,以免造成浪费或污染,又需大力推广循环用水理念,主要体现为住宅建筑的水应用、雨水收集运用与中水处理三点。此外,建设方需要构建一整套水资源循环应用系统,把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科学的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中,以求促进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
3.6大力引进节能先进技术
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资源的极速耗损,现今地球上留存的不可再生资源都在愈发变少,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不断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力度。在传统形式的建筑设计理念里,成本排在所有指标的第一位,设计团队没有对大批量资源浪费的现状有足够的重视。而绿色建筑设计,资源节约是其中十分关键的参考依据。它会用到许多能够有效节省资源的先进技术,如室内照明自动调节系统、节水系统的使用等。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行业也初具规模,这一行业的发展使社会能源的应用程度得到有效提升,能够充分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的建筑工程设计过程当中,绿色建筑设计早已演变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将绿色建筑设计充分运用,可促使我国的建筑物生态环保成效显著,并且可发挥其节能、降低环境污染的显著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臧鑫宇.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林保民.重庆市绿色建筑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6.
[3]李建勋,荫铂辰.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路与实践意义解析[J].智能城市,2016,2(06):244.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对策
1、前言
顾名思义,绿色建筑就是充分利用建筑物附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考虑各种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合理节约的利用资源。在绿色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首先得明确的是行业内部的执行标准,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等,运用到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房屋使用中,了解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物用能系统效率,在確保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采暖、照明、热水的消耗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使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居环境二者和谐共处。毫无疑问,在我国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十分有必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于建筑设计的长远健康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都十分重大。
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1协调性
建筑设计应与社会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结合,保证协调性。只有在遵循协调性的原则下,才能促进建筑设计的协调性以及高效性,对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绿色建筑是比较系统化的,设计人员就必须要注重相关要素的协调性,要保持和周边的生态环境平衡发展,最大化的减少和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破坏。
2.2地域性原则
在当前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和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风俗文化等紧密结合,对建筑文化的多样化景象加以突出。综合性分析涉及到的因素,制定和地域性特征紧密联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的指导下,促进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设计优化。
2.3适用性以及节约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是和人的需求紧密相关的。所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就要从多角度分析建筑的使用功能,结合实际需求与绿色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将绿色建筑的适用性能有效突出。设计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节约性原则的遵循,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设计理念。在对建筑实际需求满足的基础上,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对自然资源能源充分利用等。
3、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3.1加强土地的科学开发及应用
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正在面对庞大人口数量与相对有限的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而城市化脚步的逐渐加快,不但使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愈发严重,而且还引发了建筑资源有限的城镇化建设难题。所以,科学开发、应用土地资源成为我国现阶段对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所提出的基本策略。加强环保节能及高效开发、应用资源成为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建筑工程与土地资源之间矛盾的重要路径。开展绿色工程建设之前,需对土地资源有一个科学的规划,且高效应用周围环境设施,引进节能型建筑体系与高能建筑材料,推动建筑应用程度达到最优状态,推动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3.2在原有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社会的飞速进步,导致原有建筑技术愈发难以达到公众对建筑物的要求,在生产效率方面也愈发赶不上社会经济的脚步。所以,对原有建筑技术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成为推动原有建筑技术向前发展的必要路径。对原有建筑技术进行改善时,施工方可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使原有建筑技术绽放出新的光彩,使新形成的建筑技术结构状态更加完善,以推动建筑施工向智能性、现代化方向迈进,最终使原有建筑技术在根本上获得新生。此外,建筑技术的应用,目的是为大幅度改善公众居住条件中的阳光、空气、温度、湿度等指标,使其居住体验更为舒适。期间,务必把生态环境承重力这一因素考虑到新型建筑技术结构当中,使能源、资源重复应用更为高效,且对周围环境设施进行综合考量,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推动建筑业的长远发展。
3.3科学规划空间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对空间采取科学规划极有必要。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的现实状况有详细的了解,对工程所处的自然因素、地质环境予以全方位的考量,使建筑具备最优的通风设计。因此,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团队需对自然通风种类采取仔细比较,并从中选取最适合该建筑的自然通风方案,其中,要对该通风方案的经济收益、空间规划情况有一个全方位的全面的研究及考量,需将建筑空间整体设计更加紧凑,以求充分保障室内自然通风的效果。
3.4加强采光设计
采光在建筑设计理念中是需要考虑的重要一环。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时,设计团队需对采光设计加强重视,一方面要适当提升自然光的利用程度,使房间增加通透感;另一方面还要控制其不要直射室内,以防造成住户晕眩等不适感受。设计团队还需对建筑物间距实施科学运算,以求充分保障各个建筑物的正常采光,为公众设计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3.5资源重复应用
针对环保,建筑设计当中需注意加强对已遭破环土地的应用,最好不使用未经开发的土地亦或自然资源,以求达到能源、资源的高效应用。针对节约水资源,绿色建筑设计当中需加强对水资源的充分应用,既需对水资源进行充分保护,以免造成浪费或污染,又需大力推广循环用水理念,主要体现为住宅建筑的水应用、雨水收集运用与中水处理三点。此外,建设方需要构建一整套水资源循环应用系统,把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科学的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中,以求促进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
3.6大力引进节能先进技术
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资源的极速耗损,现今地球上留存的不可再生资源都在愈发变少,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不断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力度。在传统形式的建筑设计理念里,成本排在所有指标的第一位,设计团队没有对大批量资源浪费的现状有足够的重视。而绿色建筑设计,资源节约是其中十分关键的参考依据。它会用到许多能够有效节省资源的先进技术,如室内照明自动调节系统、节水系统的使用等。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行业也初具规模,这一行业的发展使社会能源的应用程度得到有效提升,能够充分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的建筑工程设计过程当中,绿色建筑设计早已演变为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将绿色建筑设计充分运用,可促使我国的建筑物生态环保成效显著,并且可发挥其节能、降低环境污染的显著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臧鑫宇.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林保民.重庆市绿色建筑推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6.
[3]李建勋,荫铂辰.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路与实践意义解析[J].智能城市,2016,2(0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