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不是良性政治生态的全部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3日《新京报》消息:福州连江县委书记黄金高致媒体的信公开后,其本人随即受到各方高度关注。近日,黄金高再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自称“目前压力很大”,并一度失声痛哭。
  黄金高所自述六年防弹衣为伴的历史若是属实,的确令人痛心。由此引发的“官场潜规则”和政治生态建设的话题清醒地摆在我们面前。逆情悖理却又通行无阻的官场利益共同体是反腐斗争的痼疾。良心媒体多在呼吁以浅层次的制度建设来降低反腐败的成本(包括前一阶段李金华审计风暴引发的“好官保护机制”的呼声),然而,刚性的法律条文并非是政治生态建设中的“诺亚方舟”,尚需要有保障“制度”得以严格实行的组织体系以及“公民社会”建设的护佑。
  在以人治为主的反腐路径中,反腐者智慧永远跟不上有着巨大利益驱动的腐败者智慧,“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幼稚想像,在赤裸裸的利益格斗中徒具精神自慰意义。因此,制度反腐有现实意义,及至在2004年初,中共中央还颁布了《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员纪律处分条例》。
  然而,制度反腐在健全规章制度之下仍存在局限性:首先,基层部门在实施细则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必然有人的因素和单位、部门的利益掺杂其中,无法绝对客观公正;更重要的是,制度要靠人来执行,法律制度的执行是有成本的,法不能责众。如果一个部门群体中,只有一少部分人违法,法律是有效的,而如果大部分人都违法,法律的执行将因成本太高而实质消弭。
  制度只是一个规则,而游戏规则的参与者遵守与否,是在规则本身“效力范围”之外的。从根本上遏止腐败,其核心在于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制度之后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就是保障这些条款能得以严格实行的组织体系,只有这个组织体系的权力架构科学了、合理了,那些条款才能保证实行。
  让行使权力的人找不到权力寻租的漏洞。这是我们由“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的加速器。
  发展和完善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公民社会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代替运动反腐的无序和浅层制度反腐的不足。腐败现象不是孤立的,必有其社会性利益基础和文化土壤。如果作为一个社会基本组成部分的公民集体是自律的,腐败行为能够得以延续的环境就必然受到极大的限制。
  积极的政治生态建设需要制度的基础,权力的金字塔更需要倒金字塔式的对等的组织体系和公民社会的制约。惟其如此,反腐倡廉才能更有成效,也才能让好官不至于在制度面前泪流满面。
其他文献
在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普遍困难的情况下,针对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法,对于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Given the current general diff
摘要:营改增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对我国房地产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营改增的税收变革出发,分析其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同时还为房地产企业提出了几项应对措施,以期为营改增时期房地产企业提供实践性的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房地产企业;影响;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项经济管理规章制度都处于完善的过程中,尤其是税制方面的变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在26例髋臼骨折病人中,22例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治疗。结果:经12~36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解剖复位20例,复位满意1例,不满意1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生产副经理或生产副厂长主管生产,不主管科学技术;而总工程师负责科学技术而不管生产。这样俩人的工作相互脱节,对生产和科技都不利。为加强企业生产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