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葱与印度政治
2011年收购了印度加尔各答团购网站SoSasta.com的美国网购巨头高朋网一定没有想到,两年后,会因为洋葱而身陷尴尬。
2013年9月,高朋印度官网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推出了折扣为1折的洋葱团购,由于高朋提供的价格过于诱人,引来了大量网民的抢购,最终导致网站服务器撑不住了。
高朋当天提供的洋葱价格为每公斤9卢比(1卢比约合人民币0.1元),而在一个月里,洋葱在印度的价格一路飙升了5倍,市场售价为每公斤100卢比。
高朋网推出如此低价,再加上印度人民对洋葱的热爱,可想而知,这一团购有多么受欢迎,印度网民把高朋网挤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印度,有关洋葱的段子很多,据说有个中国人在印度的论坛上发言:“我想做印度咖喱鸡,但是我只有一个洋葱。我能不能不用洋葱做这道菜呢?”一位自称是家长的网友回复说:“你需要空气来呼吸吗?你当然需要洋葱。”
就像泡菜于韩国,洋葱是印度菜的灵魂。
洋葱在印度可以称得上是全民食品,不论是富豪,还是乞丐,每餐必有洋葱。从气候和环境而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印度天气炎热,气候干燥,而素食人口众多,而洋葱作为辛辣之物,可以助人排汗,印度人钟爱洋葱便可以理解了。印度人的餐桌缺了洋葱的痛苦,等同于中国人做菜没有了葱姜蒜。
观察印度经济的人士,喜欢关注印度的洋葱价,在这个每年洋葱消耗量达到了1500万吨的国家,小到家庭日常饮食大到宴会聚餐,洋葱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人们几乎每餐必食。如果人民连洋葱都买不起了,那肯定是一个经济大问题。
2010年底,印度蔬菜零售市场中的洋葱价格翻了一番,从每千克35卢比上涨到80卢比,印度总理辛格的办公室就迅速致信农业部和消费事务部,表达了对洋葱价格“异常”上涨的关切,并敦促两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让价格回落至“能够负担的水平”。
要知道,当时因为民众对其在移动电话频段分配一事上导致国家损失约390亿美元税收收入愤怒不已,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政府正处在困境之中,而洋葱价格的暴涨,则几乎让其坠入深渊。
小小的洋葱引发印度政坛震动早有先例,印度的历史上就曾多次有政党因未能控制这种主要食品的价格而付出代价:20世纪80年代,国大党就曾借洋葱价格问题将当时执政党赶下台;1998年,印度人民党也因洋葱价格控制不力而失去了对新德里邦的控制权。可谓是栽在了洋葱头上。
打劫洋葱
2013年8月的一个周日,在德里至斋普尔的高速公路上,一辆大货车遭到抢劫。令人讶异的是,车上并没有装载什么贵重物品。之所以遭遇抢劫,不过是因为上面装载了40吨洋葱。
尼辛是大德里地区的一位著名电台主持人,最近这段日子,他的工作也和洋葱搭上了关系。一些火冒三丈的消费者通过广播来抱怨洋葱飙升的价格,于是,尼辛为了收听率,尝试着在节目中讨论洋葱的价格,结果导致电台热线屡被打爆。
尼辛说:“我们接到了很多热线电话,甚至就连买得起洋葱的中产阶层也给我们打来电话,表达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强烈不满。”
一个听众在电台节目里开玩笑说,今天是他的结婚周年纪念日,他特地准备了一个带有戒指的洋葱作为礼物送给妻子。
笑话归笑话,十亿印度人都在眼巴巴地盯着洋葱飞涨的价格。洋葱身家高涨,储量不足是主要原因,印度在去年和今年先后遭遇了旱灾和洪灾,结果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今年供应市场的当年产洋葱只够食用5个月的时间,随后整个国家就开始依赖储备洋葱过日子。
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次,在2010年,正是因为洋葱价格飚涨,加剧了印度的通货膨胀压力,当时在一个月里,洋葱价格从35卢比/千克狂飙到80卢比/千克,印度贸易部为此不得不限制洋葱出口,直到国内情况改善为止。
当时的农垦专家都以为,这是因为印度西部和南部的洋葱主要产地近期天气异常,降雨量过多,导致供应量减少,推高洋葱价格。结果第二年,印度加种了83万公顷的洋葱,产量达1356万吨,但洋葱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那年的印度正由“一炮走红的国家”沦落为“一败涂地的国家”。
洋葱价格高企最终导致印度的反对党们发起了2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导致执政的国大党大受冲击:新德里部分地区的交通陷入瘫痪。最后,印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补救,安抚民众,包括免除洋葱进口税,禁止出口洋葱,从国外紧急进口洋葱等。
最后,印度不得不从关系紧张的邻国巴基斯坦进口洋葱。洋葱一度被冠以“让新德里哭泣的政治蔬菜”的昵称:早在2005年,印度就从巴基斯坦进口过650吨洋葱,而那一年,中国出口了2000吨洋葱,船舶运到孟买港以紧急救场。
经济晴雨表
曾任国大党主席的英迪拉·甘地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选举中高举一大串洋葱登台为自己造势,她要表达的是:在印度,一个政党如果控制不了洋葱的价格,那就应该下台了。
可见,洋葱在那时候就开始困扰着印度。
如果单从经济增长率来看,印度曾多年保持8%-9%的GDP高速增长,可正是从2011年开始,该国的经济增速下降到6.5%,印度的GDP在今年能是否达到5%,这是许多人的疑问。
印度的洋葱危机,隐隐地与之有着关联。除此之外,印度卢比也在大幅贬值。货币的贬值加剧了通货膨胀,并加快了外资逃离印度的步伐……无怪有经济学家认为,印度正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在印度本土的一些经济学人士看来,印度经济实力的下滑,与国际大环境有关,更与政府的管理不力,官僚间的腐败盛行有关。
尽管印度政府也在想让事情变得更好:为避免经济滑向深渊,印度政府曾邀请在美国任教的前IMF首席经济学家拉詹出任央行行长。同时,为安抚民众对洋葱危机的不满,在新德里,政府设立了150多个流动摊位,以补贴价向民众出售洋葱,而为了确保秩序,所有摊点旁都派有警察保驾护航。
但这样的故事每隔一阵就会上演:11月1日是印度的“排灯节”,这一节日对印度人的重要性犹如春节对中国人。每到这时候恰逢洋葱价格高涨,印度农业部就会召开会议解决危机。而印度的反对党人民党则紧紧抓住这个课题作文章,借机开始要求政府彻查洋葱价格上涨原因,并指责政府工作不力:在野的印度人民党喜欢通过洋葱的价格争取选民的支持,尤其是贫困人口。
德里的一位平民贾娜拉·汗说:“对我们来说,鸡肉和奶酪都是奢侈品。而如今,洋葱也变得跟它们一样贵了。”
提心吊胆的德里政府已经开始采取特殊政策平抑洋葱价格,他们开始向市场提供由政府补贴的洋葱。虽然政府在现场部署了安全部队维护秩序,但是仍然无法控制愤怒的人群:从目前发展看,印度的洋葱危机不大可能在短期内结束。2013年很重要,因为明年就是印度的大选年。
2011年收购了印度加尔各答团购网站SoSasta.com的美国网购巨头高朋网一定没有想到,两年后,会因为洋葱而身陷尴尬。
2013年9月,高朋印度官网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推出了折扣为1折的洋葱团购,由于高朋提供的价格过于诱人,引来了大量网民的抢购,最终导致网站服务器撑不住了。
高朋当天提供的洋葱价格为每公斤9卢比(1卢比约合人民币0.1元),而在一个月里,洋葱在印度的价格一路飙升了5倍,市场售价为每公斤100卢比。
高朋网推出如此低价,再加上印度人民对洋葱的热爱,可想而知,这一团购有多么受欢迎,印度网民把高朋网挤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印度,有关洋葱的段子很多,据说有个中国人在印度的论坛上发言:“我想做印度咖喱鸡,但是我只有一个洋葱。我能不能不用洋葱做这道菜呢?”一位自称是家长的网友回复说:“你需要空气来呼吸吗?你当然需要洋葱。”
就像泡菜于韩国,洋葱是印度菜的灵魂。
洋葱在印度可以称得上是全民食品,不论是富豪,还是乞丐,每餐必有洋葱。从气候和环境而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印度天气炎热,气候干燥,而素食人口众多,而洋葱作为辛辣之物,可以助人排汗,印度人钟爱洋葱便可以理解了。印度人的餐桌缺了洋葱的痛苦,等同于中国人做菜没有了葱姜蒜。
观察印度经济的人士,喜欢关注印度的洋葱价,在这个每年洋葱消耗量达到了1500万吨的国家,小到家庭日常饮食大到宴会聚餐,洋葱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人们几乎每餐必食。如果人民连洋葱都买不起了,那肯定是一个经济大问题。
2010年底,印度蔬菜零售市场中的洋葱价格翻了一番,从每千克35卢比上涨到80卢比,印度总理辛格的办公室就迅速致信农业部和消费事务部,表达了对洋葱价格“异常”上涨的关切,并敦促两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让价格回落至“能够负担的水平”。
要知道,当时因为民众对其在移动电话频段分配一事上导致国家损失约390亿美元税收收入愤怒不已,印度国大党领导的政府正处在困境之中,而洋葱价格的暴涨,则几乎让其坠入深渊。
小小的洋葱引发印度政坛震动早有先例,印度的历史上就曾多次有政党因未能控制这种主要食品的价格而付出代价:20世纪80年代,国大党就曾借洋葱价格问题将当时执政党赶下台;1998年,印度人民党也因洋葱价格控制不力而失去了对新德里邦的控制权。可谓是栽在了洋葱头上。
打劫洋葱
2013年8月的一个周日,在德里至斋普尔的高速公路上,一辆大货车遭到抢劫。令人讶异的是,车上并没有装载什么贵重物品。之所以遭遇抢劫,不过是因为上面装载了40吨洋葱。
尼辛是大德里地区的一位著名电台主持人,最近这段日子,他的工作也和洋葱搭上了关系。一些火冒三丈的消费者通过广播来抱怨洋葱飙升的价格,于是,尼辛为了收听率,尝试着在节目中讨论洋葱的价格,结果导致电台热线屡被打爆。
尼辛说:“我们接到了很多热线电话,甚至就连买得起洋葱的中产阶层也给我们打来电话,表达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强烈不满。”
一个听众在电台节目里开玩笑说,今天是他的结婚周年纪念日,他特地准备了一个带有戒指的洋葱作为礼物送给妻子。
笑话归笑话,十亿印度人都在眼巴巴地盯着洋葱飞涨的价格。洋葱身家高涨,储量不足是主要原因,印度在去年和今年先后遭遇了旱灾和洪灾,结果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今年供应市场的当年产洋葱只够食用5个月的时间,随后整个国家就开始依赖储备洋葱过日子。
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次,在2010年,正是因为洋葱价格飚涨,加剧了印度的通货膨胀压力,当时在一个月里,洋葱价格从35卢比/千克狂飙到80卢比/千克,印度贸易部为此不得不限制洋葱出口,直到国内情况改善为止。
当时的农垦专家都以为,这是因为印度西部和南部的洋葱主要产地近期天气异常,降雨量过多,导致供应量减少,推高洋葱价格。结果第二年,印度加种了83万公顷的洋葱,产量达1356万吨,但洋葱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那年的印度正由“一炮走红的国家”沦落为“一败涂地的国家”。
洋葱价格高企最终导致印度的反对党们发起了2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导致执政的国大党大受冲击:新德里部分地区的交通陷入瘫痪。最后,印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补救,安抚民众,包括免除洋葱进口税,禁止出口洋葱,从国外紧急进口洋葱等。
最后,印度不得不从关系紧张的邻国巴基斯坦进口洋葱。洋葱一度被冠以“让新德里哭泣的政治蔬菜”的昵称:早在2005年,印度就从巴基斯坦进口过650吨洋葱,而那一年,中国出口了2000吨洋葱,船舶运到孟买港以紧急救场。
经济晴雨表
曾任国大党主席的英迪拉·甘地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选举中高举一大串洋葱登台为自己造势,她要表达的是:在印度,一个政党如果控制不了洋葱的价格,那就应该下台了。
可见,洋葱在那时候就开始困扰着印度。
如果单从经济增长率来看,印度曾多年保持8%-9%的GDP高速增长,可正是从2011年开始,该国的经济增速下降到6.5%,印度的GDP在今年能是否达到5%,这是许多人的疑问。
印度的洋葱危机,隐隐地与之有着关联。除此之外,印度卢比也在大幅贬值。货币的贬值加剧了通货膨胀,并加快了外资逃离印度的步伐……无怪有经济学家认为,印度正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在印度本土的一些经济学人士看来,印度经济实力的下滑,与国际大环境有关,更与政府的管理不力,官僚间的腐败盛行有关。
尽管印度政府也在想让事情变得更好:为避免经济滑向深渊,印度政府曾邀请在美国任教的前IMF首席经济学家拉詹出任央行行长。同时,为安抚民众对洋葱危机的不满,在新德里,政府设立了150多个流动摊位,以补贴价向民众出售洋葱,而为了确保秩序,所有摊点旁都派有警察保驾护航。
但这样的故事每隔一阵就会上演:11月1日是印度的“排灯节”,这一节日对印度人的重要性犹如春节对中国人。每到这时候恰逢洋葱价格高涨,印度农业部就会召开会议解决危机。而印度的反对党人民党则紧紧抓住这个课题作文章,借机开始要求政府彻查洋葱价格上涨原因,并指责政府工作不力:在野的印度人民党喜欢通过洋葱的价格争取选民的支持,尤其是贫困人口。
德里的一位平民贾娜拉·汗说:“对我们来说,鸡肉和奶酪都是奢侈品。而如今,洋葱也变得跟它们一样贵了。”
提心吊胆的德里政府已经开始采取特殊政策平抑洋葱价格,他们开始向市场提供由政府补贴的洋葱。虽然政府在现场部署了安全部队维护秩序,但是仍然无法控制愤怒的人群:从目前发展看,印度的洋葱危机不大可能在短期内结束。2013年很重要,因为明年就是印度的大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