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心理管理,加强企业营销队伍建设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管理是管理者依据被管理者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被管理者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心理潜力,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实现预定管理目标的管理活动。在企业营销管理实践中,实施心理管理,既有利于调动企业营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化解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压力,调适员工心理情绪,从而提高企业的营销管理效能。
  【关键词】心理管理;企业营销队伍;建设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因素是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心理管理就是管理者依据被管理者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借助于各种媒介形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被管理者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心理潜力,使之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共同目标而实施的管理。实施心理管理,是现代管理人性化回归的必然趋势,也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包括企业营销队伍的管理者不可忽视的必修课程。
  
  1.对企业营销人员实施心理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可分的关系所决定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的动力源泉是某种心理需要,人的行动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调节的。对此,恩格斯也说过:“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①人的行为与心理的关系告诉我们,不了解人的内在心理活动,就难以理解他的外部行为。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想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不仅要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还要了解被管理者的心理活动。只有在了解和把握企业员工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企业管理者才能根据企业员工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各种媒介形式,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其次,这是调动企业营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管理效能的根本要求。企业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企业管理的实质是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要从人的心理与思想的实际出发,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改善人际关系等方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劳动效率和管理效率得以提高的管理方式。实施人本管理的前提条件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要了解和把握企业员工的个性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本管理的核心又是心理管理。古语云:“人事之最难在于知人”。人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而且还具有锁闭性的特征。因此,作为企业的营销管理人员,要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就必须首先要了解营销人员的个性差异,把握他们的个性心理活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一个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再次,这也是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仅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在加快,而且各种压力,包括工作压力都在加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活、工作压力,企业的员工很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挫折感、痛苦、自责、丧失信心等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日积月累,不仅会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效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于一些人来说,甚至可能会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心理管理,解决员工心理问题、缓解员工心理压力、调适员工心理情绪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2.对企业营销人员实施心理管理的几点体会
  
  如何通过加强对企业营销人员的心理管理,化解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压力,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现代营销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长期的营销管理实践中,笔者认为,认真研究企业营销人员的心理活动,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心理需要是实施心理管理的基本前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面的需要既有物质层面的需要,也有精神层面的需要。对于企业的营销人员来说,精神层面的需要是更为重要的。精神层面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四种需要,即尊重的需要、理解的需要、信任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主要指他人,特别是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或高度的评价。这种需要是企业营销人员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也是最关键的需要;理解的需要,主要指企业营销人员渴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理解,工作环境和谐融洽,工作心情舒畅;信任的需要,主要指企业营销人员希望得到认可,得到赏识,得到重用,能愉快地担当重任,发挥才干;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主要指企业营销人员渴望在工作中取得较大的成就,事业的成功。
  其次,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由于种种原因,有的能够得到满足,有的则不能得到满足。一般来说,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往往会给人带来激励的作用,而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则往往又会使人有一种挫败的感觉。因此,实施心理管理,一方面,就是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心理外部环境,充分调动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他们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政策,提供相应的保障,化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从营造良好的心理外部环境来说,对企业营销人员实施心理管理,关键要念好“十四字经”,即尊重、信任、关心、激励、公正、民主和发展。
  (1)尊重员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对于这一点,企业营销人员则更较为敏感。作为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尊重员工。尊重员工,既包括尊重员工的劳动,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劳动,也包括能够及时发现每一位员工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还包括对员工在全面了解基础上的知人善任。(2)信任员工。信任是管理的前提。作为企业营销的管理者必须要相信自己的员工能够干好工作。而企业营销人员则会将领导的信任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在信任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往往会心情舒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在工作中就会表现出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3)关心员工。“情”是心理共融的催化剂。作为企业的营销管理者,要努力学会在“情”字上下功夫,变无情管理为有情管理。即企业的管理者要在政治上对员工多关心、爱护,在业务上要多指导、帮助,在生活上多照顾、体贴,在发展上多创造条件,提供机会。(4)激励员工。管理心理学认为,激励是员工个体和群体积极工作的不竭动力。作为管理者,需要在对每一位员工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对每一名员工的工作进行定量定性的综合性、发展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员工的进步与成绩给以肯定,从而激发和强化员工的工作动机,使其能够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良好工作状态。(5)处事公正。处事公正是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性因素。作为管理者,对待每一位员工不仅要求能够做到制度、规定面前一律平等,而且在工作分配、成绩评价等方面也要坚持公正的原则。同时,也要努力为员工之间的平等竞争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上进的工作环境。(6)管理民主。在现代企业的营销管理实践中,员工普遍具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特别是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中能够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与建议。(7)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员工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是一笔无形的财富,而且也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依靠。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员工不仅要使用,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对员工的培养,首先要制定营销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营销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和梯级业务骨干培养制度;其次还要为员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实施帮扶工程,加速员工由经验型向智慧型的转变。
  从化解企业营销人员的心理压力方面来说,作为营销管理者,需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注重对企业营销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心理辅导与培训,不断提升营销人员应对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基于销售工作收入不稳定的实际要为销售人员提供最基本的收入等方面保障;三是要注意从生活上对营销人员给予经常性的关心和照顾;四是要经常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进企业销售人员之间相互了解,有利于建立起团结、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使员工在精神上得到放松,工作压力得到缓解。
  长期的营销管理实践证明,企业管理重在管心,心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突出心理管理,并将心理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管理绩效。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247.
  
  参考文献
  [1]洪涛.企业呼唤心理管理[J].人力资源,2003,(9).
  [2]吕萌.加强员工心理管理,促进现代企业和谐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8,
  (10).
  [3]张艳丽.企业员工心理管理研究[J].企业活力,2004,(4).
  
  作者简介:王学敏(1972—),男,河北邢台人,邢台金牛玻纤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销售分公司经理。
其他文献
根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规,绩效考评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效果。具体考核目标包括合理薪酬体系的制定、岗位培训与开发、岗位调整与晋升、人力资源战略研究等。辅导员在高校承担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对辅导员的绩效考核不仅是为了年终评优,更重要的是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培养一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优秀辅导员队伍。通过辅导员岗位绩效考评,为辅导员队伍的岗位培训与开发、奖励
提起“家”,和谐、温暖的感觉涌遍全身。“家和万事兴”不仅适合于一个个小家,也同样适合于我们安图县第二幼儿园这个几近清一色娘子军的大家庭。“和”的关键点在于师德,而师德
【摘要】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农村改革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生产率,稳定农业生产,围绕土地流转的法制建设、组织管理、中介组织进行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  【关键词】土地流转制度;法制建设;组织管理;中介组织    目前,我国土地流转速度很慢,规模较小,根源在于土地所有权残缺,即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权是一种不完整的产权,在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
<正>一、城镇化的转变与内涵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通过低成本的人力出口创汇、工业化投资以及拉动居民消费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近年来的制造业衰退、居高不下的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逐步发生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严密。农产品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农产品流通现状的基础上,从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入手研究农产品流通过程影响其质量安全的要素,并试着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绿色物流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世界上粮食产出量、出口量大国,第一产业农业经
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国有企业尤其是以煤矿为主的矿业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面临的挑战来越多.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煤矿企业开展共青团建设工作的主要
摘要: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省各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福建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泉州、福州、厦门、漳州、莆田、三明、龙岩、宁德、南平。文章对此排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结果对福建省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因子模型;物流业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杆,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依赖日益增强。物流业的合理
目的:分析小儿手术麻醉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术麻醉82例,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摘要】随着管理观念的更新,先进管理技术广泛应用,军队财务管理体制、管理办法等方面的调整从整体上推动了军队财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提高部队财务科学化管理水平,本文结合部队财务现状,对加强军队财务科学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制约因素和如何提高军队财务科学化管理进行了表述、探讨,并提出加强军队财务科学化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军队 财务 科学化 管理  军队财务管理是以统筹财力资源配置、组织经费供应
一、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回望教育价值观受社会的、阶级的、认识的以及个体状态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甚至同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阶层、个体认识等的差异,教育价值观也